衛鷹靜坐於十尊雕像前,這十人為了這片地域的安定、繁榮,奉獻了一生。最後甚至以生命為代價,鎮壓怨靈,使得生活在這片地域的人們不受凶靈襲擾,這樣的人值得每一個人尊重。
衛鷹目光肅然起敬,躬身一禮,隨後目光專注於一尊雕像上。
這人手執長劍,麵容硬朗如刀削一般,身軀挺拔、偉岸。
“這裏十尊雕像,是四大城十大勢力的老祖。上一個在這裏獲得獎勵的是城主張輔,想必他正是在這裏參悟了張家老祖武道意誌,才一躍而出,成為邊梁城主的吧!
這樣看來,要想悟到他們的武道意誌,唯有這十人的嫡係後代才有可能。而我想要獲得,基本沒有可能。不過,還是得試試。”
盯著眼前雕像看了許久,半點端倪也不曾看出,衛鷹心有不甘,並不願意放棄。
這十人,每一個都是精彩絕倫之輩,不要說是悟透十人武道意誌,就是悟到一絲,對衛鷹的好處也是無法想象的。
衛鷹目光專注於眼前持長劍中年身上,穩定心神,不再多想,混元經悄然運轉,腦海漸漸空明。
這一次,隨著混元經運行,腦海裏仿佛多了些模糊畫麵,衛鷹震驚不已。
“混元經竟然還有如此逆天的一麵?”
一路走來,混元經這部功法,帶給了衛鷹太多驚喜,這一次也沒例外。隨著功法運行越來越快,腦海中模糊的畫麵漸漸變得清晰起來。
一名五、六歲的幼童,手執木劍,於院子裏不停揮舞。幼童雖沒言語,但那不時望天之舉,清澈的雙眸目光堅定,那是對武道的追求。
一轉眼,幼童已是八九歲童子模樣,小身板變得非常結實、有力。童子依舊每天揮舞木劍,勤奮練習,風雨無阻。
畫麵再轉,童子拿出鍛肉的丹藥,開始突破,曆經萬般折磨,幾次生死後,終於成為鍛肉境武修。
隨後這童子幾乎是以半年一次的破境速度,飛速成長,在十二歲之時,既已達到通脈境巔峰。少年運轉功法,引天地元氣入體,滾滾元氣流經渾身筋脈,最後彙聚於丹田處。
元氣開始撞擊丹田,少年連連吐血,但少年依舊咬牙堅持,運轉經法,控製元氣不停撞擊丹田,直至丹田完全碎裂,與天地元氣融彙在一起。
透過畫麵,衛鷹可以清晰地看到少年體內丹田處,那破碎的血肉與元氣一起,在功法控製下,逐漸凝聚成一團模糊中空圓球。
隨著畫麵流轉,圓球越來越大,變得更加凝實,直到圓球達到某個極限,完全凝實成黑色圓球,至此少年從通脈境進階到凝丹境。
隨後,少年參加了家族大比,以一把木劍,披荊斬棘,過關斬將。更是以凝丹境的實力戰勝培元境初期,從而在家族大比中獲得冠軍。
從此,少年走出家族,開始四處挑戰,一場場大戰下來,少年獲得了一場又一場麵勝利,無一敗績。每一場大戰之後,少年都會引體內元力衝刷丹元,排擠丹元雜質。
直到某一天,少年體內丹元從黑色逐漸演變成淡金色,這也標誌著少年進入培元境初期。
挑戰依舊在繼續,即便是麵對強敵,遍體鱗傷,少年始終如一,沒有絲毫退卻,迎難而上,最張戰勝一個個強敵。
少年體內丹元也在元力蘊養下,從淡金色,變成了淺金色,再到深金色,二十歲時,更是達到了深金色,成為了培元境巔峰強者。
這一年,青年與諸多天才強者一起,進入了一座巨大、繁華城池,憑借著出色的戰鬥天賦,青年一路過關斬將,成為了這城池的一名軍官。
青年帶著手下士兵,征戰四方,立下赫赫軍功,成為了城主手下數十名主力戰將之一。
某一天,強敵來襲,數百上千萬敵軍包圍了城池,一場大戰就此拉開。
青年一人仗劍,立於高空,獨對數十名同階敵人,麵色傲然,一劍出,激蕩八方,但,終因寡不敵眾,青年身負重傷,自高空跌落。
身負重創的青年,並未停下爭戰腳步,與十名同僚一起,帶領一群青少年從城池四方殺出重圍,青年獨自帶著一群人,往西而去。
青年帶著這些人隱沒於山林中,修養生息,勵精圖治,曆經百年,開辟出一座巨城。百年間,少年因那一場大戰重創,修為未有寸進。這時的青年也是垂暮老人。
老人見城池穩固,開始四出尋找療傷丹藥,經過數十年尋找,老年終得所願,修為也突破到凝魂境,隨後,老人一發不可收拾,又過數十年,接連突破到凝魂境巔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