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半島明珠米蘭城(1 / 2)

半島明珠米蘭城

作者:喂馬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條條大路通羅馬。這些流傳甚廣的智慧之語讓外邦的人們得以初窺古代亞平寧半島經濟和文化的發達程度。如今,提到意大利,與擁有迷人的海灘,溫潤的地中海氣候,氣勢恢宏的羅馬城形成對照的是北部的時尚之都米蘭。這裏也是7次奪得歐冠冠軍、18次奪得意甲聯賽冠軍的AC米蘭足球俱樂部的誕生地。

米蘭是意大利商業、文化和藝術的中心。她是意大利北部最重要的城市,也是意大利倫巴第大區的行政首府,坐落在帕達那平原和阿爾卑斯山之間,這裏是意大利的第二大城市,擁有人口1370000 人。這座美麗的城市是歐洲工業的中轉站,意大利最著名的公司均在這裏設有主要機構,它同時也是意大利經濟最為活躍的地區,因為擁有最好的地理環境,是意大利的交流、運輸和貿易中心,國家的高速公路係統以米蘭為根據地,保證了威尼斯、博洛尼亞、羅馬、那不勒斯、熱那亞和都靈的暢通運轉。

米蘭曆史悠久,早在公元前300 年就已經被羅馬人所垂青, 凱爾特人將這裏稱為中部平原,而羅馬人稱這裏為梅德拉姆。公元222 年,羅馬人的領袖斯科皮奧帶領他的軍隊征服了這裏,由此,這個地方就成了當年的西羅馬帝國的首都,這段輝煌的曆史持續到公元5 世紀。此後,聖人安布羅塞憑借自己的傳播特長,又將這裏變成了基督徒的新的集結地,於是,這個地區一時成為當時的大都會。大約到公元1000 年的時候,這裏就已經成為意大利人口最多的地區,同樣,這裏也是帕達納平原地區的商業中心,利用周邊的自然資源,這裏以生產羊毛、絲綢、金屬和武器著稱。

11 到13 世紀,這個地區成立自由的開放社區,成為霸權主義者眼裏的一塊肥肉。弗雷德裏克·巴巴羅薩為了重新建造新的帝國,將這裏據為己有。14 到15 世紀,這裏成為兵家必爭之地,先後成為維斯孔蒂的西格諾裏亞和斯福紮兩個帝國的重要地區。直到最後,被米蘭公爵王國所占有。在15 世紀末,法國的路易12 王占領了這個公爵國,1535年,法國路易王國將這裏讓給了西班牙侵略者。1707 年,奧地利人控製了這個地區,經過和拿破倫軍隊的鬥爭,直到在1848 年慶祝完他們的“米蘭五日”的狂大慶祝後才被法國人完全統治,為了讓奧地利人徹底放棄這個地區,法國人將奧地利的所有羽翼都剔除出這個地區的勢力範圍之外。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時候,米蘭城是受到打擊最為嚴重的城市,但迅速就恢複了正常的秩序。1946 年以後,米蘭成了一個歐洲一流的城市,他們在工業、金融、宗教等個方麵都取得長足進步。

米蘭在羅馬人統治時期就有了很豐富的藝術底蘊,許多的古世紀建築至仍今仍然保存,在3 世紀時期著名的聖洛倫索長方形教堂和雕刻有16 個科林蒂安人的浮柱的建築是米蘭隊的文化瑰寶。此外還有很多碑銘、雕刻、磚瓦、馬賽克等藝術價值很高的古世紀的物件仍然收藏在米蘭著名的考古學博物館裏。

中世紀的米蘭則更加具有時代的氣息,米蘭城文藝方麵顯示了很大的成就,他們和羅馬、拉文納、那不勒斯同是這個時期的驕傲。

米蘭大教堂是這一時期的代表作。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哥特式教堂之一,規模雄踞世界第二,僅次於梵蒂岡的聖·彼得教堂。大教堂坐落於米蘭市中心的大教堂廣場,可容納35000人。意大利米蘭大教堂還是歐洲中世紀最大的教堂,可供4萬人舉行宗教活動。它始建於公元1386年,到公元1485年才完成。這座教堂全由白色大理石築成,大廳寬達59米,長130米,中間拱頂最高45米。教堂的特點在它的外形。尖拱、壁柱、花窗欞,有135個尖塔,像濃密的塔林刺向天空,並且在每個塔尖上有神的雕像。教堂的外部總共有2000多個雕像,甚為奇特。如果算上內部雕像總共有6000多個雕像,是世界上雕像最多的哥特式教堂。因此教堂建築格外顯得華麗熱鬧,具有世俗氣氛。這個教堂有一個高達107米的尖塔,出於公元15世紀意大利建築巨匠伯魯諾列斯基之手。塔頂上有聖母瑪利亞雕像,金色,在陽光下顯得光輝奪目,神奇而又壯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