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忽感清和之極之音在耳邊奏響,他虛心靜聽,隻聽這清和之音合五音之妙,集眾聲之美聲樂忽而舒緩忽而急促,曲音雖然變幻莫測卻異中有和,美中有樂,樂中有甘,就當曲調到甘美至極之處,曲調便止於甘境,然後頓覺妙音感人。
項羽這時頂在前方,而應龍和女魃緊隨其後,就在不自覺間一陣玄妙之音便響徹在了項羽的耳後原來這便是那飄颻虛美的《承雲曲》,這曲調一出便覺風雅照人,八音感之以太和,導其神氣,讓人感覺浸育於靈液之中,沐浴在鴻流之裏。這陣玄妙之音如綻放的流光溢彩,不僅僅能深入耳根之中,更加的能絢爛自己眼眸。
曲調終了很久之後依感自己脫離流俗淺近,聽過之後自己的身上仿佛已經被洗淨,所有的汙垢已隨著那原本狂躁的心而去,剩下的隻有心中那最本初的赤子之心,因為一切都已被蕩滌開去。
“這便就是《承雲曲》嗎,我仿佛脫離了塵世,而自己駐足在涅槃之境之中,不僅僅使我的身心得到神微氣爽,而且自己的思想此時也得到了解放,因為我感覺到自己已經不是自己,而是脫離了這具皮囊的束縛的而得到超脫的自己,不偏執,不沉迷,而自己已經超脫了欲望,內心中便不再有多餘的想法,沒有瑣碎的雜念自己順天而生,明理超達,順自然而無為。”
應龍聽到了項羽的感觸,便也道:“《承雲曲》本就是聚和了人的八種情感,便就是喜怒哀樂愛憎慚懼,生者已這八種情感傳遞情愫,但是這八種情感能使人變得懂得感情不再是那時蠻荒未化的心境,使得人們不再是一具具行屍走肉,使得人們更加具有血性,但是這八種情感的交替,使得人們具有靈魂之時,讓人們極易的沉迷於其中,所以《承雲曲》在一首曲調之中便融入了人們的八種情感,使得人們一時間能體會到了所有的喜怒哀樂,愛恨慚懼,當人們通過《承雲曲》感受到了這些情感之時,這些情感便會化為優美的曲調使得人們經曆,承受,感悟,最後便能得到超脫。”
“既然一首《承雲曲》能了結了那麼的夙願但是為什麼世間還會有如此多的亦虛亦幻的感情。”
“因為人的情欲本身就是無盡的,即使此時你徹底的悟透了這時的情欲,但是隨著時間地推移你還是會產生更加強大,更加深入骨髓的情欲,所以光憑著這一時的超脫遠遠是改變不了自己的本身的。隻有有著能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的大聖之人才能真正的將自己多餘的東西放下,而大多數人自以為看透了人世,便將自己極端的想法用來屈解這個世間,誰知他便就是真正的不能看透這個世間不得超脫之人,可是心中所想卻與自己的行動相悖,有多少人能真正地做到超脫,因為這個世間有太多我們所留戀的東西,我們不能完全的放下,所以我們所能做的便就是在此時做到暫時地超脫罷了。”
項羽此時若有所思地說:“其實真正可以忘記的東西,自己不用用太多的氣力便就會淡忘了,但是自己不能忘記的東西,無論你想著怎樣忘記,這些留戀的人和物都會在自己的心中刻下深深地烙印,任憑自己如何努力地暗示著自己忘記卻越想忘記就越覺得難忘,既然如此我們我們放不下,就不要強迫著自己丟棄這些感情吧,因為我們隻是駐足在自然之中的過客,如果連那些難忘的喜怒哀樂,愛恨慚懼都無法留下,那麼我們生活在這個自然之中的唯一的依據都不會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