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 自信——成功的開端(3)(1 / 3)

歌唱家的成名之路納爾一聲不吭,悄悄地抽泣起來。她花了很大代價,辛辛苦苦地學了8年,可是仍然沒有能跨進歌劇院的大門。父親則已盡了全部努力,此時已經年邁,健康狀況也每況愈下,不久便關閉了製造鼓風機的公司——這個為支持納爾而辦起來的工廠,最終還是沒能“造”出一個歌劇明星來。

為了付每周的房租,納爾經常在教堂裏參加唱詩班;為了尋找職業,她不停地在街頭徘徊,排在千百個處境同她相似的“歌星”的行列裏,以謀求一個試聽的機會。但是,她每次得到的答複幾乎都是同樣的一個聲音:“對不起,這裏沒有名額了。”

到處碰壁,生活沒有著落,納爾最後幾乎要放棄她的事業了。她在一次給家裏的信中寫道:“我正準備作最後一次嚐試,如果不成功的話,就不想再幹了。”當時,納爾聽說蘇黎世的國家歌劇院需要年輕歌手,於是便借了錢坐船去瑞士,徑直走進了國家歌劇院。但是,劇院經理卻冷冷地說:“對不起,今年我們所需要的演員已招聘滿了。”

“我從3000裏之外趕到這裏,就是為了讓您試聽一下的。”她並不因碰壁而離去,“您就讓我試唱一下吧。”於是,她也不管劇院經理同意與否,拉開嗓門便唱了起來。不一會,劇場經理便被她那圓潤甜美、感情深沉的歌聲吸引住了。

“等等,”劇場經理說,“要唱的話也得給你找個伴奏呀!”經理當場聘用了她。不久,納爾便成了蘇黎世國家歌劇院的主要演員。她在瑞士漸漸地贏得了聲譽。

納爾23歲的時候,從歐洲回到美國度假。一天,父親猶豫了好一陣,終於問道:“納爾,你什麼時候才能體麵地回來?我的意思是說,你什麼時候才能到紐約的大都會去演唱?”

“我很快會到那裏去演出的!”

“他們邀請你了?”

“他們還沒有邀請我,但是他們會這樣做的,假使……假使明年冬天我在日內瓦聲樂比賽中獲勝的話。”

“你說在日內瓦的什麼比賽中獲勝?”

納爾笑了笑,隨後說:“那是國際性的音樂比賽,全世界優秀的年輕音樂家都會參加的。在這項比賽裏,還沒有哪個美國人獲勝過。”

納爾在日內瓦取得了戲劇性的成功。她在比賽中唱了歌劇《預言家》中的一段難度極高而又很富激情的詠歎調。當她一曲終了,歐洲的歌劇巨星伊麗莎白·舒曼竟忘了自己的高齡,站起來久久地鼓掌,足足鼓了15分鍾!觀眾也跟著她長時間地熱烈鼓掌,於是整個樂隊也都站了起來,一個勁地敲打釵鈸和鼓。當納爾走下舞台時,她已成了——正如舒曼說的——“和她同時代的歌唱家中的佼佼者。”

哈佛家訓隻要勤奮努力,理想一定能夠實現!

醜陋的聲音。

一位日本女孩,自小就嗓音沙啞,同齡人都因她“醜陋的聲音”而不願與她交朋友。但這個女孩從未因此而鬱鬱寡歡,她一直積極而快樂地尋找著每一個展示自己的機會。

終於有一天,她爭取到了參加一個社團演出的機會。那次,日本著名的漫畫家藤子不二雄恰好觀看了這位女孩出演的話劇,女孩特異的聲音立刻吸引了他。此時他正為籌拍中的卡通片《機器貓》中的主人公物色一名配音演員,這位有著沙啞嗓音的女孩讓他如獲至寶。女孩果然不負眾望,她魅力無限的獨特聲音伴著卡通片像長了翅膀一樣,飛遍了世界各地。她成為了家喻戶曉及孩童們爭相模仿的天才配音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