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章 智慧——處世的技巧(1)(2 / 3)

父母對芭芭拉成長過程湧現出來的智慧火花給予了最細心的嗬護。就連芭芭拉不想上學了,他們也支持。父親還明確地告訴老師不得向他的孩子布置家庭作業。因為一天6小時在學校就已經夠多了,應該多讓孩子到大自然中去玩。

父母希望孩子學到的是學習方法,提高素質,而不是背過了多少知識。

因此,當其他學生都在按部就班地接受老師和課本上的現成知識的時候,芭芭拉卻請求老師讓她自己去尋找答案。

嚐到思考樂趣的芭芭拉喜不自禁地說:“那真是一種快樂啊,整個尋找答案的過程都充滿了快樂。”

芭芭拉·麥克林托克獲得了1983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哈佛家訓

父母不給孩子太大壓力,讓孩子在玩中學,從而提高孩子的學習效率,這個做法非常有效。鼓勵孩子思考,即使錯了也不在意,隻要孩子思考了就會受到表揚,讓孩子享受到思考的樂趣,提高孩子思考的積極性,孩子才會更願意思考。

老師的“絕招”

早在七年級時,羅莎琳一度對數學非常感興趣;上中學時,一位傑出的化學老師卻又使她對化學產生了興趣。在大學的一次物理課程上,老師又使她對物理產生了興趣。

那時羅莎琳選修的物理學是在午飯後上課,這是一段最難取得效果的學習時間,因為已經睜了半天的眼皮在這會兒絕對不怎麼聽使喚。

老師很明白這一點,為了趕走學生的瞌睡蟲,有一天,他想出了一個辦法:在講授的內容裏故意加進了兩項錯誤的內容,然後讓同學們尋找。

這一招還真管用,同學們一下來了興趣,開始尋找老師的錯誤。還是羅莎琳的腦子轉得快,她很快就找到了錯誤之處,不過不是兩項,而是三項。

這下該輪到老師自己尋找錯誤之處了。他不禁對羅莎琳的觀察能力驚異萬分,對她大大讚揚了一番。

羅莎琳當了老師後,也經常用這種方法來提高學生的注意力。

哈佛家訓

孩子的好勝心強,喜歡挑戰,喜歡證明自己比別人強,這是人性的弱點,更是人性的優點。挑戰是任何成功人士和有能力的人最喜愛的一種競技方式。給他一個表現自己的機會,他可以證明自己的價值——這也是教子的技巧之一。

別具匠心方顯獨特

在美國耶魯大學的入學典禮上,校長每年都要向全體師生特別介紹一位新生。去年,校長隆重推出的是一個自稱會做蘋果餅的女學生。學生部感到奇怪,耶魯不乏多才多藝之人,為何推薦一個僅僅擅長做蘋果餅的學生呢?最後校長自己揭開了謎底。耶魯大學每年的新生都要填寫自己的特長,而幾乎所有的同學都填寫諸如運動、音樂、繪畫等為特長,從來沒有人填過自己擅長做蘋果餅。因此,這個女學生便脫穎而出。

這真是一個聰明的學生。如果她在履曆表上填上“擅長廚藝”,結果會怎樣?肯定不如“擅做蘋果餅”打動人心。那些填寫擅長運動、音樂、繪畫的,可能也就是會踢兩腳足球、吹吹口哨或者畫幾筆素描之類。但是,他們沒有具體寫明,非要寫上一個籠統而堂皇的概念。細細想來,這背後更多的是心虛。

但“細化”自己的特長,則顯示出一種天真的可愛和拙樸,同時也是一種自信。

珍妮求職時,在簡曆上“有什麼特點”一欄中寫道:“說謊時容易臉紅。”

這比起那些自稱“從不說謊”的人來,要真誠得多,更能打動招考者。這些特長,雖然微不足道,但是由於你在這方麵比其他人“特”和“長”,因此照樣可以讓你受用一生。

特長不在於“長”,而在於“特”,多一點別具的“匠心”,就很容易給別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成功地展示自己。

哈佛家訓

一個人要有獨特的成就,就必須從常人的思維中超脫出來,因為隻有具有創新思維,才會使人感到你的見解確實與眾不同。

細節激發創意

位於美國俄勒岡州的紐波特海灣,一年四季風光旖旎,海風習習,寧靜而安詳。在海灣的一個小鎮上,人們仿佛過著遠離塵世的生活,除了海浪撲向海岸的聲音,其他的一切都沉睡著。沒有搖滾,沒有“嬉皮”,沒有“朋克”,一切來自大城市的汙染都沒有。偶爾有三三兩兩的遊客到這裏來轉轉,顯得特別顯眼。莎莉斯和科利爾決定在這裏開設他們的旅館。

這無疑是一個冒險的舉動。靠旅客吃住的旅館,麵對的卻是每日寥寥無幾的外來人,來小鎮辦事的人大都住在政府開辦的招待所。朋友和親人都這樣認為:他們簡直瘋了。

但是8年後,當人們再看到莎莉斯和科利爾這家名為“西裏維亞·貝奇”的旅館時,紅火的生意讓人眼饞,每年有數以萬計的遊客在這裏下榻。現在想來住宿,需要提前兩個星期預訂房間。當然,小鎮也因此人氣漸旺。

莎莉斯和科利爾是如何把遊客吸引來的呢?

謎底是小說。8年前,莎莉斯和科利爾還在俄勒岡州的一家大酒店裏供職。在工作中他們發現,很多人在旅遊之際,不願意去酒店裏的酒吧、賭場、健身房這些娛樂場所,也不喜歡看電影、電視,而是靜下心來在房間裏看書。時常有遊客問科利爾,酒店裏能不能提供一些世界名著?酒店裏沒有,愛看小說的科利爾滿足了他們。問的人多了,莎莉斯就留心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