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家訓。
擁有堅定的信心和適當的夢想,加上不斷的努力,就能夠克服所有的困難。人在困境中往往總是能夠創造意想不到的奇跡,正是困難的環境造就了敢於拚搏者的成功。
高空跳傘的體驗。
紫博拉是一位精力充沛、熱愛冒險的女性,但她可不是一開始就是這個樣子。她是經過一個自我認定的轉變才成為現在這個樣子的。
從小時候起,她就一直是個膽小鬼,不敢做任何運動,凡是可能受傷的活動她一概不碰。
在參加過幾次發揮潛能的研討會後,她有了一些新的運動經驗(潛水、赤足過火和高空跳傘),從而知道自己事實上可以做到一些事,隻要有一些壓力即可。雖然她是這麼想的,可是這些體驗還不足以使她形成有力的信念,改變她先前的自我認定,頂多她自認為是個“有勇氣高空跳傘的膽小鬼”。依她的說法,當時轉變還沒發生,可是她有所不知,事實上轉變已經開始。她說其他的人都很羨慕她那些表現,告訴她:“我真希望也能有你那樣的膽子,敢嚐試這麼多的冒險活動。”一開始,她聽到大家誇獎她的話的確很高興,聽多了之後她便不得不質疑起來,是不是我以前錯估了自己。
隨後,紫博拉開始把痛苦跟膽小鬼的想法連在一塊兒,因為她知道膽小鬼的信念使自己設限,從而她決心不再把自己想成是個膽小鬼。事情並不是這麼說說便完了,事實上她的內心有很強烈的爭戰,一方是她那些朋友對她的看法,一方是她對自己的認定,兩方並不相符。
後來又有一次要高空跳傘,她把它當成是改變自我認定的機會,要從“我可能”變成“我能夠”,而讓想冒險的企圖從而擴大為敢於冒險的信念。
當飛機攀升到1.25萬英尺的高空時,紫博拉望著那些沒什麼跳傘經驗的隊友,多數人都極力壓抑著內心的恐懼,但故意裝作興致很高的樣子。她告訴自己:“他們現在的樣子正是過去的我,而此刻我已不屬於他們那一群,今天我可要好好地玩一玩。”她運用了他們的恐懼,來強化出她希望變成的新角色,她心裏說道:“那就是我過去的反應。”隨之,她很驚訝地發現自己剛剛已曆經了重大的轉變,她不再是個膽小鬼,而成為一個敢冒險、有能力、正要去享受人生的女性。
她是第一位跳出飛機的隊員。下降時,她一路興奮地高聲狂呼,似乎這輩子就從沒有過這麼有活力和興奮過。她之所以能夠跨出自我設限的那一步,主要的原因就在於,她一下子采取了新的自我認定,從而自心底想好好表現,以作為其他跳傘者的好榜樣。
紫博拉的轉變很完全,因為新的體驗使她能一步步淡化掉舊的自我認定,從而做出決定,去拓展更大的可能。
哈佛家訓。
當我們換了個自我認定,很可能就此超越了過去及現在所貼在身上的一切標簽。這樣,我們就會發現一個完全不同的我。
錢攥得太緊反而會失去安妮是一位中年婦女,正在紐約一所大學攻讀文學。她被介紹給一位職業作家,說她可以幫助這位作家編輯他已經撰寫的一係列小故事。安妮過去從來沒有編輯過小說,但是15年以前她在澳大利亞期間當過一位紀錄片編輯的助理,她對戲劇有一種自然的本能。在美國的15年裏,安妮遇到了不少坎坷,日子過得很清苦。為了謀生,她常常被迫幹一些令人厭煩、工資很少的苦力活兒。她恨透了這個世界,對金錢和人們的態度十分消極。
6個月之前,她被從推銷舊汽車的工作上解雇。她又一次失業了。
盡管安妮沒有顯示自己天賦的事業記錄,但是作家感覺到她具有編輯的直覺。見到她以後,他決定讓她試一試。作家同意3篇短小說付給安妮3000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