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童年,孩子懵裏懵懂地跨入了青春期。進入青春期的女孩,無論是身體還是心理,都在悄悄發生著一係列的變化,各種各樣的小煩惱也隨之而來。這時候,最能給她答疑解惑的應該是媽媽……
1告別兒童節
“六一”兒童節,淼淼學校舉行遊園活動,遊園完畢,進行少先隊隊員退隊儀式連同共青團員的入團儀式。
頭天中午,淼淼就坐在飯桌前把這件事向我們宣布了,最後又悵然若失地添了一句:“明天就是我能過的最後一個兒童節了,以後就再也不能過了……”
“嗯……”我和她爸爸低頭吃飯,誰都沒把這個當回事兒。
她咕噥了一句什麼,便上學去了。說的什麼,我們也沒聽清。
下午放學後,爸爸外出沒回來,淼淼坐在桌前跟我隨意聊:“媽媽,我們學校普通班的孩子差不多人人手裏都拿著手機了。作為一名初二的學生,你覺得有這個必要嗎?”
“我覺得沒有這個必要。第一,你們天天在學校裏,沒有那麼多的業務要聯係;第二,現在的手機信息亂七八糟,你們又分辨不出好歹來,可能會給你們帶來不好的影響。若真有什麼要緊事聯係,可以找老師幫忙。”
“哦。”
往下,沒再說什麼。吃過晚飯,她乖乖地去上晚自習了。
晚上回家,我就發現她的臉陰著,不太好看。問她有什麼不開心的事,她搖搖頭說沒有,匆匆洗漱完就關門睡覺去了。
“淼淼好像不太開心呢,不知道為什麼。”躺在黑暗中的床上,我開始擔心她。
“你們今天下午鬧不愉快了?”她爸爸問。
“沒有啊,今天下午還跟我聊96班同學,說同學們都帶手機了。”
“你怎麼說?”
“我給她分析了目前不能帶手機的原因。”
“那她又怎麼說?”
“她也接受了我的意見。”
“哦……”
我們正悄悄聊著,還沒聊出個結果來呢,隔壁屋裏已傳來她壓抑的抽泣聲。那聲音由小到大,越來越清晰地傳到我們的耳朵裏。
我們兩人一下子慌了,幾乎同時從床上跳下來,去叫她的門。過了老半天,她才極不情願地開燈、開門,讓我們進去。我們看到她一個人把頭埋在枕頭裏哭得傷心呢。
“淼淼,怎麼了,哪裏不舒服嗎?”
“……”
“還是在學校受了什麼委屈?”
“……”
“老師批評你了?”
“……”
不管怎麼問,她回答給我們的都是抽搭聲。急得我頭上的汗都下來了,心裏也有點莫名地火。但我還是告訴自己,要沉住氣,她哭得這樣傷心,總是有她的理由的。
到底還是她爸爸心更細一點,忽然想起明天的日子:“寶貝啊,爸爸媽媽原本想給你一個驚喜的,想明天早上再送你一份特殊的兒童節禮物,你是不是以為爸爸媽媽把你的節日給忘記了?”
“送什麼禮物給我?”
老天爺,總算開口講話了。看來,爸爸的話點到穴位上了,隻是把我搞得有點措手不及。什麼節日,什麼禮物,我全沒當回事呢。一直都以為她是讀中學的孩子了,沒想到還惦念著兒童節呢。
“這是人家少年時代過的最後一個兒童節了,過了明天,以後就是共青團員了,你們一點表示都沒有……什麼意思嘛……人家本來就要比別人少過一個兒童節,要是你們不讓我那麼早讀書上學,我今年才讀六年級呢……”淼淼見我們總算理解她了,話也慢慢多起來。
“既然都已經說破了,咱也不搞得那麼神秘了。寶貝,說,你最渴望的禮物是什麼,我們明天就去給你準備。”
“自己想。”
“買個大的玩具娃娃?”爸爸問。
“幼稚。”
“送你一套書?”媽媽問。
“從小到大,年年兒童節你都送我書,能不能換點新鮮的?”
“給你買套新衣服?”媽媽再問。
“我櫃子裏的衣服多著呢。”
“我看這樣吧,爸爸送你一部小手機,你上學啊外出啊,方便我們跟你聯係。你看如何?”爸爸再問。
“什麼顏色的?”她不哭了,瞪大眼睛瞧著爸爸的臉。
繞了這麼半天,問題就在這裏。看著她那張還掛著淚的臉,我有點哭笑不得。
“天啊,你想要手機可以直說啊,讓爸爸媽媽費勁猜這麼半天。”我輕輕抬手抹抹額上的汗,長長地籲了口氣。
“我還要怎麼直說?我跟你還沒開口談多少呢,你就把種種不能帶手機的原因給我擺在那裏了,我再開口不是自討沒趣嗎?”
“你媽媽的擔心也是有道理的,現在有好多孩子都被手機信息給影響了,做一些不適合你們青少年做的事情。”爸爸說。
“你們就那麼不相信我?每次外出,我都得借同學的手機給你們打電話報平安,你們好意思,我都不好意思了。給同學留聯係方式,也全是你們大人的,我就不能有自己的空間嗎?”一番話,倒說得我們有幾分不好意思。
“對,淼淼講得很對,都少年了,是應該有自己的空間了。其實,凡事有利也有弊,關鍵看你自己如何來對待。就如現在普及的網絡,有人沉溺其中,玩遊戲上癮,把學業、事業都耽誤了;有人卻能有效地利用網絡提供的便利,學到很多東西為自己所用。我和媽媽相信淼淼的辨別能力與自控能力。”她爸爸最會順勢引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