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英特爾SSD 311係列20GB固態硬盤評測(1 / 2)

新知

作者:

在前段時間,英特爾已經推出了3個係列的SSD:310、320、510,然而從路線圖上看,今年英特爾至少要推出10個係列的SSD。

英特爾最近發布的就是SSD 311係列,SSD 311是一個特別的係列,實際上它是和Intel的Z68芯片組同時發布的,它被設計用於與Z68搭載的Smart Response Technology智能響應技術搭配使用。SRT這個名字可能不容易理解,不過隻要知道它之前曾被稱為SSD Caching就清楚是什麼技術了。智能響應技術的原理就是將一個SSD作為一塊或一組傳統硬盤的Cache,從而達到提升該傳統硬盤組合性能的目的。在理想的100% Cache命中情況下,這一塊或者這一組傳統硬盤的性能就表現為SSD的性能,實際應用中總有Cache Miss未命中,因此得到的性能會介於SSD和傳統硬盤組性能之間。

小容量但高可靠

和英特爾所有其它3係5係的SSD不同,而和未來將會推出的7係SSD一樣的是,SSD 311使用的是SLC(Single Layer Cell) NAND芯片,其它3係5係使用的是MLC(Multi Layer Cell) NAND芯片。在結構上,SLC和MLC的區別在於一個晶體管內用來存儲電子的Floating Gate浮柵層的層數,MLC具有多個層而SLC隻有一個層,因此SLC相對容量密度較低。

由於結構更為複雜,因此MLC比SLC的性能要低,例如,一個2比特的MLC,讀取時間是SLC的兩倍,寫入時間則是四倍。此外,由於芯片進行寫入/擦除時需要施加一個高電壓,讓電子穿過氧化絕緣層在浮柵層和源漏極間的p-Well區之間來回躍遷,在長期高電壓操作下,這個氧化絕緣層將會逐漸失效,因此MLC/SLC都具有壽命限度。對於MLC來說,它通常為1萬編程/擦除次數,通常使用的MLC SSD為5000次左右。對於SLC,由於電子來回躍遷的次數要少得多,因此壽命更長,通常可以達到10萬次,是普通MLC的10�倍。SLC曾經被認為是企業級SSD的惟一選擇。英特爾的7係列就全部屬於使用SLC的企業級SSD。

然而SSD 311並不是一個企業級的SSD,它是為了搭配Z68這個桌麵芯片組而生的桌麵級SSD,它的目的就是為Smart Response智能響應技術提供性能以及可靠性基礎。關於智能響應技術,筆者將會專文解釋,在這裏我們隻需要知道,擔任Cache角色的SSD需要一定的隨機性能和可靠性。因為對於Cache來說,裏麵保存的內容全部是隨機的、來自不同硬盤不同位置的區塊,而不是通常的SSD裏麵保存的連續的文件,在正常情況下,係統大部分的操作都在這個Cache內完成,因此它承受了係統大部分的負荷。

係列名的由來

看過之前係列英特爾SSD評測文章的將會清楚,3係的SSD使用的全部是英特爾自家的主控芯片,並且310和320其實使用的都是同一個型號,隻是外圍電路以及Firmware不同,因此320多了不少功能,性能也有所提升。311使用的也是同樣的主控芯片:PC29AS21BA0,並且在電路板設計上和之前的X25-M G2一樣,並沒有使用320係列的增強設計,因此它的型號隻是310的微小進步版:311。其型號也表現了這一點:SSDSA2VP020G2,後綴是G2,也就是第二代產品。SSD 311目前隻有20GB,也就是SSDSA2VP020G2這個型號,使用了5顆IMFT生產的34nm 29F32G08CAND2 SLC顆粒,每顆4GB,搭配的緩存是ISSI的IS42S16160D-7TLI,容量為32MB。從各種方麵看,它和英特爾的X25-V很相似,5顆芯片表明它僅使用了主控的5個通道,這將會限製某些方麵的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