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見不得別人比自己好
嫉妒是每個人都有過的一種情緒體驗,孩子也有嫉妒心。有嫉妒心的孩子,往往愛指責別人,或想辦法讓別人不如自己。家人眾星捧月般的寵愛讓許多孩子染上了“嬌”“驕”二氣,嫉妒已成為一種愈來愈嚴重的通病。
【成長的天空】
“哼,她有什麼了不起的!”
小茜和文怡小學時就是好朋友,後來小茜家搬家了,兩家隻隔著一棟樓,自那之後,兩個人更是形影不離。小學畢業後,她們兩個人一起考上了同一所中學,並且還進了同一個班級。兩個小夥伴更是整天膩在一起,晚上放學後也一起寫作業,有了喜歡的東西也喜歡和對方分享。
但是最近,媽媽發現,小茜似乎對文怡有些反感,平時放學也不和文怡一起走了,作業也是自己一個人寫,也不去找文怡玩了。有時候文怡過來找她玩,她也是愛答不理的。媽媽感到很奇怪。
這天放學後,小茜又是獨自一人回來了,到家後,就不聲不響地回到自己的房間裏寫作業。過了一會兒,電話響了,媽媽接起來後,是文怡打來找小茜一起出去玩的。
“茜茜,文怡叫你一起出去玩。”媽媽叫小茜接電話。
“我不去,就說我正在寫作業呢。”小茜悶悶地說。
“茜茜,你怎麼了?”媽媽握著電話不知道該怎麼說。
“我都說了不去了,真煩。”
“對不起啊,文怡,小茜她有點不舒服,今天就不去找你玩了,明天讓她過去找你好嗎?”媽媽隻好這樣告訴文怡。
放下電話後,媽媽進了小茜的房間,小茜正在玩鉛筆,悶悶不樂的。
“茜茜,你怎麼不理文怡了,你們不是好朋友嗎?”媽媽和藹地問女兒。
“沒有呀,隻是我今天心情不好。哎喲,媽媽,你讓我一個人靜會兒吧。”媽媽隻好出去了。
晚上吃晚飯時,爸爸說:“小茜,聽說文怡被評為‘市三好學生’了,怎麼沒聽你說過啊?”小茜突然就放下了碗筷,一臉的不服氣:“哼,那有什麼了不起的!真是的,有了一點點的成績就到處炫耀……”
媽媽忽然明白了,怪不得小茜最近不理文怡呢,原來文怡被評為了“市三好學生”,而小茜卻與此無緣,多年的好朋友之間出現了不平等。於是小茜因為嫉妒,而不願意與文怡交往了。
【心理點撥】
嫉妒是一種十分自然的反應
希臘著名心理學家喬治?卡納卡基斯說:“其實嫉妒是一種十分自然的反應,每個孩子都會嫉妒。”“孩子的嫉妒心理從很小的時候就會有所反映,而引起嫉妒的原因很多。在許多情況下,這種嫉妒甚至會達到折磨人的程度。”
英國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4個月大的嬰兒就已經具有嫉妒心了。有人做過實驗,15個月的孩子,如果媽媽當著他的麵抱別的孩子,他就會有所反應,非要讓媽媽放下別人抱自己,並緊緊摟住媽媽,好像在說:“這是我的媽媽,不是你的。”
生活中我們發現,好多種情況都能使孩子產生嫉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