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年齡的增長,這種安全感會逐漸沉澱為一種潛意識。有了這種潛意識的成人會信任值得信任的人,一如兒童時期信任爸爸媽媽那樣。他們很少猜疑別人的心思,但如果有明確的理由告訴他,一個人不值得信任,不值得愛,他們會堅決地離開這個人,而少做蠢事。他們也會受傷,但他們的傷口總是會比較快地痊愈。
但是,有的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他們的安全島逐漸地瓦解,他們被父母、學校“遺棄”了,他們的安全島四分五裂。於是,他們去網絡上構建新的、虛幻的安全島,因為在網絡上,有人無條件地支持他,聽他傾訴,對他無任何要求。
幫孩子找到自己的優越感
網絡遊戲成癮就像煙酒或藥物成癮一樣,那種生理和心理上的依賴感是強烈的,難以抗拒的。對於缺乏自製力的青少年來說,抗拒誘惑更是艱難。這也就是為什麼很多青少年一旦迷上網絡遊戲就很難放棄的主要原因。
想讓孩子不再沉迷於網絡遊戲,有三個方麵要考慮。
首先,要幫孩子發展多方麵的興趣,用其他的嗜好替代網絡遊戲。比如閱讀、音樂、運動、藝術等,通過其他的一些興趣愛好,來代替網絡遊戲,這樣他就沒有多餘的時間去想網絡遊戲,漸漸地對網絡遊戲的依賴就會減輕。
不管是煙酒、藥物或是其他什麼成癮,轉移注意力都是一種不錯的解決方式,沒有空閑時間,就不會時常想起癮源,抗拒就會變得容易很多。
第二,要增加孩子其他某方麵的優越感。作為父母,要幫孩子找到他自身的優越感。有的孩子在生活中一塌糊塗,學習不好,人際交往也有障礙,誰都瞧不起他,但是在遊戲裏他很棒,他隻能在遊戲中找到優越感,因此他才迷戀上了遊戲。優越感是孩子成長必需的,孩子需要得到別人的肯定,讓他覺得自己很棒。因此,父母要肯定孩子,幫他構建自己很棒的感覺。比如,在生活中,父母可以找到孩子的優點,挖掘他的閃光點,讓他感覺到自己在某方麵還是有優勢可言的。一旦孩子形成了優越感,就不會那麼強烈地需要遊戲補償了。
第三,製定一定的規則。比如,告訴孩子,玩遊戲可以,但是要有時間概念,周末的時候可以玩兩個小時,爸爸不僅允許你玩,而且還幫你玩,跟你一塊兒玩,給你買好的遊戲資料,但是過了這個時間,就不能再玩,也不能開電腦,不能上網。如果孩子超過了規定的時間,那麼就要製定一個懲罰措施,如超過一小時則將下次玩的時間縮減一小時,超過兩小時則下次不能再玩,超過三小時那麼連續兩周不能碰電腦等。
在強製執行時,如何才能避免孩子在心裏排斥父母呢?在製定玩遊戲的規則時,應該和孩子一起商量,不能不聽孩子的想法就強迫他遵守。比如說,孩子需要多長時間,能不能遵守,如果遵守這些時間怎麼安排,是每天的什麼時候。等將這些都跟孩子商量好之後,可以和孩子達成協定,並且告訴孩子“這是我們共同達成的協定,你要按照協定去執行”。實際上,這也是鍛煉孩子自我管理的一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