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神州浩土,有數不盡的仙山奇穀,神島魔窟,這其中有一座仙山最為奇特。
\t此山不高,卻終日有祥雲環繞於山腰,其七座主峰,猶如仙島般位於雲海之上,與北鬥七星之位相應。有道是山不在高,有仙則靈。傳說當年天傾西北,女媧便是從此處取五色石補天,由於取的匆忙挖漏了地氣。於是七座主峰之上各有一眼仙坑,坑中不斷的飛散出天地間的靈氣。
\t或許是受了靈氣的滋養,山上的草木也生長的分外高大蒼翠,將半山的祥雲都映照成了碧綠之色,於是人們便稱此山為碧雲山。
\t六百年前,業已半仙之體的紫玄道長遊曆天下至此,發現碧雲山乃天地靈氣交彙之所在,仙坑中散發出的靈氣對於修真得道大有裨益。於是便不曾離開,直到百年之後,他參破天機,化做一道虹光而去。而其親傳弟子便在此處繼續修真,漸漸的人丁興旺,為感念紫玄祖師化作虹光而去,故而取名為虹光派。又有第四代掌門天雲道長,歸納前人修練的精髓,結合道家仙法,從北鬥七星四季方位變化中獲得靈感,創出兩套劍法:虹光劍法和十字劍法,以及一絕世劍招。與其說是劍法,不如說是仙法,隻因天雲道長得到了一把曠世仙劍--天愁劍,故而將所彙總出的仙法以劍為載體,教習座下弟子修練。自此,虹光派便憑兩套仙法縱橫於江湖,曆經500餘年長盛不衰,如今更是與法相寺、無憂穀、天龍幫並稱天下正道四大支柱。若非17年前慘遭重創,上輩高手全部戰死,如今早已成為天下第一大門派。
\t由於虹光派的壯大,碧雲山下的一座無名小村莊逐漸發展成了一座小鎮。而這小鎮因位於碧雲山下,便被人們叫作雲下鎮。故事便是從這裏下開始的。
\t毛毛細雨讓雲下鎮看起來有些蒙朧,仿佛與不遠處祥雲繚繞的碧雲山融為了一體。
\t絲絲細雨打在青瓦之上,一粒粒的小水珠好像千百顆的珍珠,終於,這下“珍珠”相互的合並,變成了大水珠順瓦而下,砸在了地上,也砸到了柱子的頭上。
\t柱子頓時高興了起來,他喜歡下雨,因為他是雲下鎮李記米店的小夥計,隻有下雨之時,他才能休息片刻,坐到米店對麵茶館的門檻上,聽著說書的王瞎子講著仙魔法術的故事,看著不遠處祥雲環繞的碧雲山,向往著那仙境般的地方。
\t“修道,便是修真,修真便是修心。一個人資質的高低,除了其本身努力之外,便是看其心了。不論是仙術魔法,若想有成,必需有一顆強大的心。”王瞎子說到這裏,突然眉梢微微一跳,空洞的眼睛向空中看去。
\t空中一聲的鶴鳴,忽然風雲突變,一陣風過,居然吹散了雲下鎮上空的雨雲,片刻之間便露出了太陽。在太陽的照射下,一條巨大的彩虹自碧雲山腳而起,直飛向遠方。
\t鎮上的人們紛紛走出房屋,驚訝的看著空中的異像。
\t此時,祥雲之上飛下來一個小黑點,接著傳來了幾聲鶴鳴,一隻體型巨大的仙鶴從雲上飛下,沿彩虹飛來。飛近之時,大家又是一陣的驚呼,原來鶴背之上還騎著兩人,一對少男少女。
\t不知何時,王瞎子也走了出來,愣了片刻,自語道:“虹光派以天虹迎賓,必是來了十分重要的人物,看來山上有大事發生了。”
\t柱子聽到王瞎子的自語,連忙回頭看去,隻覺身旁輕風一掃,哪裏還有王瞎子的影子。難道是自己聽錯了?就在柱子驚訝之間,忽聽鶴上的少年一聲的輕喝,巨鶴居然停在雲下鎮上空。鶴上的少男不停的向遠處張望,果然在迎候什麼人。
\t鶴上的女孩不似男孩那般的嚴肅,而是不時的朝下看看,而趁此時機,眾人看清楚了她的容貌,忍不住齊聲的驚歎。
\t仙女!
\t那一對男女大概十七八歲的年齡,男子玉樹林風、女子花容月貌,而且二人舉止親密,任誰看過一眼後隻會有一種感覺:這是天造地設的一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