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7章(1 / 1)

直到女兒離開後,蘇銘韜方重重地咳了一聲,以引回他的注意,趙弘佑忙拱手行禮:“見過蘇大人,弘佑一時走岔了路,誤進此處,還請大人見諒。”

雖心裏待眼前之人頗有些意見,但蘇銘韜到底還是謹記身份,微微側身避過他的禮。天底下誰人不知皇長子是板上釘釘的未來太子,皇上雖未正式下旨,但明裏暗裏已是選定了他,隻待他參政後便正式降下冊立旨意。

頓了頓終覺不甘,意有所指地道:“天底下果真有如此巧合之事,偏偏寧先生關門弟子乃殿下嫡親舅舅,又偏偏殿下事隔數年後到寒舍來卻走岔路了,更是偏偏遇上了小女阿寶。”

一連幾個‘偏偏’,直說得少年呐呐不敢言。

喬崢‘噗嗤’一下笑出了聲,笑睨了一眼臉帶尷尬的外甥,忙打圓場道:“竟不知師父口中的忘年之交原是蘇大人,更不知佑兒這幾年四處尋的趣致玩意原來是送與寶珠小姑娘。”

蘇銘韜自然不會不賣他的麵子,順著他的意轉移了話題,幾人邊走邊談,很快便離開了原處。

趙弘佑摸了摸鼻端,抬腿跟上。

若說趙弘佑對小寶珠有什麼別的心思,這倒是冤枉了他,十三歲的少年,雖已是慕艾之年,但對方一個五歲的黃毛丫頭,哪怕再討人喜歡,也絕不可能讓他生出歪心思。

他就隻是覺得這小丫頭活潑伶俐,不同尋常所見的同齡小姑娘。更何況,人皆有愛美之心,蘇小姑娘生得粉雕玉琢,加之性子又是愛笑愛鬧的,一逗她,便會逸出一連串銀鈴般的清脆笑聲,讓人聞之心喜,自是對她又添了幾分歡喜。

另一個緣故,便是蘇銘韜的態度,少年都有些許逆反心理,不讓他做的,他偏要去做。蘇銘韜防他防得緊,一副生怕他將寶貝女兒搶走的模樣,更是激起了他的逆反心理。故而跟著寧溪師徒賴在蘇府的這段日子,隻要蘇銘韜一不留意,他便會溜去尋小寶珠。

經過好些日的留意,他早已摸透了小姑娘的生活習性,是以每回都能選在小姑娘玩得開心時出現,然後陪著小丫頭瘋一陣子,愈發讓小丫頭樂得不可開交,漸漸地,便將爹爹的耳提麵命拋到了九霄雲外,隻一聲甜似一聲地叫著‘大哥哥’。

唯一讓他覺得礙眼的,便是那個安安靜靜,隻比他小兩歲的淩小公子淩淵。尤其是小丫頭總是‘淩哥哥淩哥哥’地叫個不停,無論去到哪兒都要拉著他,有什麼好吃的好玩的也從來不會忘了他。相比他每回偷偷摸摸地來尋她,淩淵可就光明正大多了,便連小丫頭讀書寫字,也是淩淵在陪伴著。

比如現今。

趙弘佑頗有些吃味地望著小寶珠從那碟鬆軟甜香的點心當中,挑出一塊送到安靜地捧著書的淩淵麵前,笑眯眯地道:“淩哥哥,你嚐嚐這個,可好吃了!”

直到淩淵接過送到嘴裏,她這才轉身趙弘佑,同樣遞給他一塊。

看著倒是不偏不倚,可這先後順序卻分清了親疏遠近,小小的孩童不懂得什麼待客之道,隻知道將喜歡的東西第一個分享給親近之人。

很明顯地,這個親近之人不是他趙弘佑。

他食不知味地盯著低著頭看書的淩淵,腦子裏回想關於淩淵有限的資料。

淩淵之父一年之前犯了事被免職,淩父帶著妻子與幼子淩淵回歸故裏江閩,與江閩總督府比鄰而居,淩夫人與蘇夫人孫氏一見如故,兩家自此有了來往,小寶珠亦是因此而結識了淩淵。

一個書呆子……他很快便下了結論。

也許是存著與淩淵比較的心思,趙弘佑更是想方設法可著勁對小寶珠好,簡直是到了有求必應的地步,小丫頭可就高興了,淩哥哥雖好,但是從來不會主動地帶著她去玩,可這個大哥哥不同,他懂的東西可好了,還會抱著她飛來飛去。

天色暗沉,江閩總督府正院內,蘇銘韜正摟著妻子,心滿意足地躺在床榻上,夫妻二人有一搭沒一搭地閑聊。

“我瞧著殿下對阿寶是真心疼愛,他是何等尊貴的身份,竟也會為了哄阿寶高興而做出那樣多匪夷所思之事來,你日後待人家也好一些,便是不瞧著他的身份,也看在他待女兒的這份心意上。”蘇夫人柔柔地道。

蘇銘韜撫著她順滑長發的動作一頓,不以為然地道:“我的阿寶乃天底下第一可愛的小姑娘,誰人不喜?那小子心思太深,誰知道他又會打著什麼主意,想當年他才多大?竟也敢做出那樣之事來。”

蘇夫人無奈輕笑,下頜抵著他的胸口取笑道:“是是是,你的女兒是最好的,天底下誰也比不過!”

蘇大人得意一笑,他的心中寶掌上珠自然是天底下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