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年頭,領導發財的秘訣,一是搞基礎建設項目,二就是調整人事。隻是,我不知道各個官位的價格如何,江海是經濟不發達地區,官價自然是不能和南方發達地區相比的,應該是比較便宜一點的,這也是符合市情。
新市委書記上任後,我每天從報紙上了解到他的行蹤,主要是到各縣區去視察工作,這是新領導上任後的慣例。
突然,我腦子裏一閃,市委書記好像到現在都沒有大駕光臨南江縣,去宋明正的領地去看看。
為什麼?是還沒來得及去,還是有別的原因呢?
我腦子裏突然就閃現出市委書記當市長的時候從背後對宋明正那冷冷的一瞥,想起那扳倒一大串官員的磁帶,想起那進了監獄的嚇了前市長一大跳的前衛生局書記,想起了借助磁帶而走馬上任縣委書記職位的宋明正,想起了那次偷聽到的梅玲和馬書記的對話,想起了王勇……
我的心裏不由隱隱感到幾分不測,我不知道隨後將要發生什麼事情。
但是,我知道,江海縣級機構權力的重新大分配就要開始了,這是一次新市級班子上任後的重新全麵洗牌。江海官場的一場新的權欲鬥爭即將拉開帷幕,或許已經開始了,隻是我沒有覺察。我感覺,這場鬥爭,或許比之前更加血風腥雨,更加殘酷殘忍。
在這次權力大分配當中,不知幾家歡樂幾家戳,不知我周圍的哪些人要有新的變動。
當然,我最關心的還是柳月。
當然,馬書記和宋明正也在我的關注視線之中,包括梅玲。
我想關注新市委書記動向的,不僅僅是我,還會有很多人,新官上任,一舉一動都會受到下麵很多人的高度關注,往往新領導的動向,代表著他的某種不會溢於言表的好惡。那些善於察言觀色的人,往往會從這裏揣摩出新領導對某些人的心思。
當然,從官場的大麵子上說,新市委書記沒有到南江去視察,可以找出一大堆合理合法合情的理由,領導忙嘛,日理萬機,各行各業、各縣各區,都要關注都要理清,不可能在短時間內都去跑一遍。
領導關注的是全市的方方麵麵,怎麼能把精力專門放到你這一個縣裏呢?基於此,即使市委書記不到南江,任何人都說不出什麼來,宋明正更提不出意見來,而且,現在,宋明正也未必就敢提意見,老市委書記走了,雖然是提拔了,但是,當了個省人大副主任,等於是半個退居二線,這年頭,誰都知道,到了人大政協,就等於閑置了,雖然名義上依舊牛逼,但是,沒有人會真正把他當回事了。
新市委書記各縣區都跑了一遍,唯獨漏了南江縣,這絕不是工作的疏忽,也絕對不是偶然的,我想,包括我在內的很多人都會看出什麼倪端,那就是你宋明正在新市委書記眼裏不吃香,新市委書記不鳥你。
這對宋明正,絕對不是一個好事情,市委書記在市裏,是一手遮天,所有幹部的命運和仕途,都在他手裏攥著,他隻需要一句話,就能決定一個幹部的政治命運。
官場向來是喜歡跟風,特別是喜歡跟領導的風,在市委書記和縣委書記之間,該跟誰,不言而喻。
我想,宋明正不傻,他心裏一定非常明白,這些日子,他肯定過的不舒坦,不僅僅是不舒坦,恐怕是寢食難安。
但是,此時此刻此景此情,沒有人能幫得了他,誰也不知道他在即將來臨的縣級班子調整中會麵臨怎麼樣的命運,能挽救他的,隻有他自己。至於他將怎麼樣挽救自己,隻有他自己知道。
這天下午,陳靜到我辦公室裏來聊天,說今天上午剛去參加采訪了了全市縣區委書記會議。
我說:“見到宋明正了嗎?”
陳靜說:“見到了,坐在會議室的角落裏!”
我說:“哦……市委書記對他咋樣?”
陳靜說:“很好啊,市委書記對每一個縣區委書記都很好啊,就是提拔了副市長之後空缺了縣委書記暫時主持工作的兩位縣長,市委書記對他們也很熱情……”
我說:“宋明正表現咋樣?”
陳靜想了想,說:“嗯……宋明正對市委書記表現地很殷勤,態度很謙卑恭順,不過,大家似乎對新書記都是這樣的態度,就快要調整班子了嘛,誰不想給市委書記多留點好印象。”
我說:“那……對宋明正的工作,市委書記是怎麼評價的?”
陳靜說:“沒評價宋明正啊,評價的是南江縣委縣政府啊,評價還不錯,中肯的評價,沒有特別表揚,也沒有批評,不過,市委書記對其他縣區的工作,可都是提出了專門表揚……宋明正似乎顯得很頹喪……他在發言的時候,態度很誠懇,懇求市領導有時間一定親自到南江去蒞臨視察指導工作,懇請啊……這態度,嘖嘖……”
我說:“哦……市委書記怎麼表態的?”
陳靜說:“市委書記表情一直帶著微笑,還點了點頭,說要根據全市工作安排來考慮,說有一天一定會去南江的……”
我聽了,心裏一沉,有一天,是哪一天?宋明正離開南江的哪一天?市委書記這話說得可是夠陰的。
陳靜突然想起了什麼,說:“哎呀,我剛才排了下隊,市委書記上任後,各縣區都去了,就南江沒去,難怪宋明正要懇請市委書記到南江視察工作呢?暈倒——怎麼回事呢?難道市委書記對南江的工作不滿意,有看法?還是市委書記對宋明正有看法呢?”
我說:“你亂猜疑什麼?不要胡說八道!不可以在背後議論領導!”
陳靜沒理我,繼續沉思著說:“對了,不光市委書記沒去南江,新市長也沒去過,不光他倆沒去過,好像最新一屆市委常委都沒有去過南江……哎——這是咋回事……”
陳靜這麼一說,提醒了我,我想了想,是這麼回事,看來,大領導都是很看重程序,很講政治動向的,都在暗中注視著市委書記的一舉一動,市委書記不去南江,那麼,他們就不會去,沒有人傻到看不透事情的程度。
我越發覺得宋明正的處境不妙了。
不管我對宋明正看法如何,特別是在磁帶事件上,但是,我還是不希望看到宋明正倒台,畢竟,他是妮妮的爸爸,畢竟,他對我還是不錯的。
734等候迎接
正在這時,劉飛推門進來了,說:“江總,馬書記通知,楊部長要到報社來視察工作,所有黨委成員到樓下等候迎接……”
我答應著,劉飛看了陳靜一眼,笑了笑,走了。
陳靜也起身告辭。
我忙到辦公樓下,馬書記和報社其他領導都在樓下等候,歡迎新宣傳部長來報社視察工作。
這也是楊哥商人宣傳部長後第一次來報社視察工作。
報社的辦公樓前掛起來一條紅色的大標語:歡迎上級領導老報社蒞臨指導檢查工作。
這條橫幅,是一條老橫幅,多次在領導視察的時候掛出來,適應範圍很廣,那一級的都適用,來了領導就掛出來。
很快,楊哥來了,柳月跟隨一起來的。
馬書記站在最前麵,大家依次排在後麵,梅玲其次,我站在最後一個。
楊哥下了車,和大家依次熱情握手問好,大家都恭敬地和楊哥伸出雙手握手。
楊哥和我握手的時候,表情沒有任何異樣,仍然是微笑著,隻是握住我的手的時候,稍微用了一下力。
柳月站在旁邊,沒有跟隨楊哥和大家握手,隻是衝大家點頭微笑了下。
然後,馬書記對楊哥說:“楊部長,是先看還是先座談?”
楊哥說:“還是先看吧……”
馬書記說:“怎麼看?先看外麵還是先看裏麵?”
楊哥笑起來:“嘯天,客從主便,那就聽你安排了……”
馬書記也笑了,說:“要不,先看報業大廈吧,還有職工宿舍樓,這兩個基建項目都快竣工了……”
楊哥說:“行——”
然後,大家一起上車,直奔報業大廈建設工地。
梅玲這時活躍起來,跟在馬書記身後,開始繪聲繪色向楊哥介紹報業大廈的建設情況,展望大廈建成後的勝景。
楊哥微笑著,邊聽邊點頭。
然後,又去看了職工宿舍樓建設項目,依然是梅玲為主做介紹。
其實,報社的這兩個基建項目,雖然工程已經接近尾聲,卻再次陷入了停頓狀態,原因隻有一個:缺資金,沒錢了。
這也難怪,報社一年隻有幾百萬的光廣告收入,是無力承擔如此巨大的基建項目的,隻能靠從外麵弄資金,外麵的資金,主要是從銀行裏套。看來,銀行的資金也不到位了,所以建設項目又陷入了困窘。
不僅是這兩個基建項目陷入了困頓,整個報社的經濟狀況,也開始顯得十分窘困,入不敷出,報社職工已經有3個月沒發工資了,現在是8月份,工資隻發到了5月份。工資發不下來,自然會人心浮動,大家背後議論紛紛,但是,沒有人敢當麵公開說什麼,有意見,隻能在背後說。
而馬書記也公開開大會說過,報社目前的發展麵臨著資金困難,但是,這困難是暫時的,希望大家要以大局為重,理解報社目前的處境,這是發展中的困難,大家要用發展的眼光來看待目前的困難,困難會很快過去的,目前大家需要的是拿出主人翁的姿態,和報社黨委同舟共濟,一起渡過難關。越是在有困難的時候,越是考驗大家的大局意識和主人翁意識的時候,希望大家能經得住考驗。
馬書記這麼說了,大家誰也不好再說什麼,看來,大家都隻好勒緊褲腰帶過日子了。
其實,勒緊褲腰帶的是廣大職工,領導是不需要的,雖然報社資金很苦難,但是,領導的小車照跑,高檔的酒宴照樣招待,公款的花銷照舊報銷。有職工私下說:“再難不能難黨委,再窮不能窮領導……”甚至還有一種更大膽的言論在私下流傳:“發不出工資,找梅社長啊,梅社長隻要拿出家財資產的一半,就能保證我們全年的工資……”
外表平靜的報社其實暗流浮動,危機四伏,不安定因素時隱時現。
當然,這一切,誰都不敢在馬書記麵前說,大家在馬書記麵前,必須要唱頌歌,報喜不報憂。
馬書記似乎也對這些言論有所耳聞,在報社黨委會和各部室主任會上放過狠話:黨委成員和部室主任,任何人不得推波助瀾傳播不利於報社發展的言論,不得說不利於團結的話,不得講不負責任的流言蜚語,誰在這個時候犯了規定,必將遭到革命紀律的製裁!
馬書記在借助強權來壓製群眾的呼聲,希望依靠他的威望和權力來保持報社的穩定。這個時候,穩定對於他來說,太重要了。
視察完基建項目,大家回到報社,楊哥又到印刷廠去看了看,然後依次到各部室去看望大家。
看完後,楊哥在馬書記為首的黨委成員簇擁下,到了二樓會議室,開始聽報社的全麵工作彙報,彙報人是馬書記。
馬書記例行彙報了報社這幾年的發展情況,首先彙報的是編務方麵的,主要是如何圍繞黨委和政府的中心工作,開展好新聞宣傳報道的,然後,彙報了報社經營方麵的情況,除了報社三大主業廣告印刷發行之外,著重彙報了適應市場經濟需要,發展多元化經營,成立報業實業公司,開拓報業經濟發展新思路的實踐。
楊哥認真地聽著,麵帶微笑,偶爾做著筆記,時不時點點頭。
最後,馬書記彙報了報社目前因為基建投資而麵臨的資金困難,說目前報社的資金全部投入到了基建項目,報社內部的資金運轉出現了暫時的困難,同時,基建這一塊,因為國家目前收縮銀根,銀行貸款暫時凍結,基建項目暫時陷入了停頓。
最後,馬書記表態,有市委的正確領導,有宣傳部領導的大力支持,報社黨委一定會客服目前的困難,帶領大家走出困境,報社的發展一定會很快走上快車道。
馬書記很明智,知道有些問題是回避不了的,無法遮掩的,不彙報反而會帶來負麵影響,幹脆不如自己主動提出來。
馬書記彙報完之後,楊哥開始發言,照例說了一大通場麵上的官話,無非是對報社這幾年在新聞宣傳、報業經營方麵的成績給予了肯定,對報社目前的發展思路給予了讚同,然後,楊哥又輕描淡寫地談到了馬書記剛才提到的困難。
“發展中的困難要用發展的眼光來解決,困難哪裏都是有的,不然,還要我們領導幹什麼?我們當領導的,就是來解決困難的……報社基建當中遇到的問題,我相信,有報社黨委的努力,有馬部長的領導,會解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