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條諺語說:行為培養習慣,習慣形成性格,性格決定命運。
習慣是一種力,是一種能量。它看不見,摸不著,但它能使事情變得省力,變得容易。好習慣使人不由自主去學習、去工作、去助人,為什麼?回答:學慣了,不學難受;幹慣了,不幹難受;幫慣了,見到人有困難不幫便難受。壞習慣使人不知不覺地,很省力地,很輕鬆地去拖拉,去懶惰,去幹擾人。為什麼那麼做,細想起來也都是因為習慣了。很多人都屬於這種情況。冷一陣子,熱一陣子,無一定計劃,無一定規律地生活、學習,習慣了。因此家長要培養孩子的習慣,不能批評一通,訓斥一通,上一通政治課,講一番大道理就完事。重要的是要從孩子的行為入手,引導孩子把決心、把口號落實到行動上。
行動從哪裏開始?從做力所能及的家務開始、從珍惜時間開始、從按時作息開始、從專心致誌開始、從與人合作開始……並最終以好習慣取代所有壞習慣。
有一條諺語說:行為培養習慣,習慣形成性格,性格決定命運。
習慣是一種力,是一種能量。它看不見,摸不著,但它能使事情變得省力,變得容易。好習慣使人不由自主去學習、去工作、去助人,為什麼?回答:學慣了,不學難受;幹慣了,不幹難受;幫慣了,見到人有困難不幫便難受。壞習慣使人不知不覺地,很省力地,很輕鬆地去拖拉,去懶惰,去幹擾人。為什麼那麼做,細想起來也都是因為習慣了。很多人都屬於這種情況。冷一陣子,熱一陣子,無一定計劃,無一定規律地生活、學習,習慣了。因此家長要培養孩子的習慣,不能批評一通,訓斥一通,上一通政治課,講一番大道理就完事。重要的是要從孩子的行為入手,引導孩子把決心、把口號落實到行動上。
行動從哪裏開始?從做力所能及的家務開始、從珍惜時間開始、從按時作息開始、從專心致誌開始、從與人合作開始……並最終以好習慣取代所有壞習慣。
播種行為,收獲習慣;播種習慣,收獲性格;播種性格,收獲命運。
好習慣使人終身受益。
運動健身是一種習慣。每天清早的晨練,可使你神清氣爽;每天中午的小憩,可使你精力充沛;每天傍晚的散步,可使你養精蓄銳。俄羅斯大文豪列夫·托爾斯泰一生熱衷於體育事業,堅持鍛煉身體,使他以充沛的精力寫出了不朽的巨著《複活》、《戰爭與和平》。正如愛默斯所說:“健康是人類第一大財富”。隻有珍惜自己的健康,成功之門才有可能向你打開。
珍惜時間是一種習慣。在每周日的晚上,台燈下可有你奮筆疾書的身影;在每天的早自習,可有你抄寫作業的身影?五彩繽紛的電視節目固然美好,變幻莫測的電腦遊戲固然刺激,可漫漫人生路又有多少光陰任你浪費。“一寸光陰一寸金”,短短的十分鍾便可瀏覽一下新聞,摘抄一篇文章,熟記幾個單詞。要像魯迅那樣將“早”字深刻於心中,讓分分秒秒不在身邊悄然流逝。
勤儉節約是一種習慣。水龍頭中的長流水,辦公室中人去燈不熄,中午的剩菜剩飯,垃圾桶內的小食品成山……勤儉節約真是一種過時的觀念而應該丟棄嗎?答案是否定的。從厲行節約的晏嬰到“一錢太守”的劉寵,從一代名相魏征到民主革命家孫中山,都為後人留下一份份憂苦萬民、勤勞天下的珍貴遺產。隻有勤奮才能創造勞動成果,隻有節約才能珍惜勞動成果,反之,則是社會衰敗,文明倒退。
人生就是這樣,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溝溝坎坎。它們可能是健康的危機、時間的匆逝、勤儉的考驗。而你也會不難發現,幾個好習慣,便可幫你度過險境,使你終身受益無窮!
都說“性格決定命運”,而良好的性格卻取決於習慣。讓孩子從小養成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對孩子的將來會產生積極的影響。從孩子剛剛有自我意識起,就重視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對孩子的言談舉止、行動坐臥加以規範。盡可能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讓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學前穿脫衣服、洗臉洗腳、整理房間玩具、疊被子、洗襪子、手絹都能做。要有意識教育孩子“勞動是人的生活需要”,會勞動是人的一種重要的本領,在生活中要處處多學習、多參與。家務活進行分配,讓孩子承擔自己的一份,洗碗、拿碗筷、盛飯、掃地、給客人倒茶端水等。
在學習上,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教育孩子當天的事當天完,有時間觀念,認真完成作業,多督促多檢查。
顯然,培養孩子的習慣包括日常的方方麵麵,有生活上的也有學習上的,要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必須要有方式、有方法、有切人,效果才會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