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章 打造完美性格一定要做的事(2)(1 / 3)

每個人的情緒,都是會有波動的,應該主動擺脫不良情緒。當有什麼事使孩子煩惱的時候,不要讓他悶在心裏。當事情不順利時,教育他不妨避開一下,改變一下生活環境,可能會使精神得到鬆弛。如果要辦的事情較多,應先做最迫切的事,把全部精力投入其中,一次隻做一件,把其餘的事暫時擱在一邊。如果孩子自我煩惱,試著讓他幫助別人做些事情,你會發覺,這將使他的煩惱轉化為振作,產生一種做了好事的愉快感。

善變的情緒會對你帶來不必要的麻煩。在情緒低落時,要找到緣由,想辦法解決,及時調整自己,使自己冷靜下來,理智地麵對遇到的困難。

我們應當做自己情緒的主人,培養自己愉快的心情,調節好自己的情緒。

提高適應環境的能力,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

一天,美國前陸軍部長斯坦頓來到林肯那裏,氣呼呼地說一位少將用侮辱的話指責他偏袒一些人。林肯建議斯坦頓,寫一封內容尖刻的信回敬那家夥。

“可以狠狠地罵他一頓。”林肯說。斯坦頓立刻寫了一封措辭強烈的信,然後拿給總統看。

“對了,對了。”林肯高聲叫好,“要的就是這個!好好訓他一頓,真寫絕了,斯坦頓。”

但是當斯坦頓把信疊好裝進信封裏時,林肯卻叫住他,問道:“你幹什麼?”

“寄出去呀。”斯坦頓有些摸不著頭腦了。

“不要胡鬧。”林肯大聲說:“這封信不能發,快把它扔到爐子裏去。凡是生氣時寫的信,我都是這麼處理的。這封信寫得好,寫的時候你已經解了氣,現在感覺好多了吧,那麼就請你把它燒掉,再寫第二封信吧。”

既然壞情緒會使得對方的情緒變得惡劣,從而使他討厭你,而良好的情緒也能感染對方,讓他愉快地接受你。因此,學會控製調節自己的情緒就是我們第一步要掌握的。

自己的情緒自己來控製。旁人的稱讚會使你獲得良好情緒,但是現實生活中還存在著種種不如意的挫折以及反對的意見等。所謂自己來控製自己的情緒,就是不等待別人的鼓勵和暗示,自己利用積極的心態來控製和改善自己的情緒。

找出使自己情緒不好的原因,努力排除它。當你情緒不好的時候,你要問一下自己,是什麼使自己不高興?然後想這件事是否真的有那麼重要?即使它真的很重要,你也應該保持健康的心態積極麵對,完全沒有必要被它困擾。最後你應該用實際行動排除掉那些煩擾你的事情,釋放你的心靈。

有時,引起你情緒不好的原因很難排除。這時候,你就先接受它,然後進行自我暗示。常用的自我暗示的方法就是自我鼓勵,或者,心情開始不好的時候,去忙忙別的事情,使自己沒有時間去思考不愉快的事情,這也是一種有效的辦法。

將自己不愉快的事情說出來。人在情緒不好的時候,應當有節製地發泄,把悶在心中的不快傾訴出來。你可以試著把煩擾自己心靈的事情說給自己的好友或者家人聽,這樣也許能得到他們的安慰、開導,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所以說寬容是美德,實因它是成功事業之基石。古人有言:“有容乃大,一如大海。”正因為海洋大度地接納了所有的江河、小溪,才有了它最壯觀的遼闊和豪邁。在市場經濟激烈競爭的今天,更需要這種精神,因為在人際頻繁而默默的交往中,寬容之心能夠讓你拋棄所有無謂紛爭。所以,社會學家說:競爭,而迫使人的生活要寬容,唯有寬容才能在競爭中獲取勝利。美國的林肯競選總統成功之後,準備啟用一名曾迫害過自己的政客而遭到同僚們的一致反對。然而,林肯對他的屬下作了這樣的解釋:“把敵人變為己人又有什麼不好呢?我這樣做的結果是:既可消滅一個敵人,而又會多得到一個朋友。”所言精到。曆史和現實告訴我們:寬容可免卻世間諸多的困擾,以成就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