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章 不斷提升自我一定要做的事(1)(2 / 3)

說幹便幹,經過多次試驗之後,洛克菲勒研製出37滴型焊接機,但是該機焊接出來的石油罐偶爾會漏油,質量缺乏保障。他並沒有因此而灰心,又研製出38滴型焊接機,這次效果令人非常滿意。不久,公司便推出了這種機器,采用了落克菲勒的焊接方式。

新機器節省的雖然隻是一滴焊接劑,但長年累月下來,為公司節省的卻是很大的一筆開支。

因為善於發現、思考和解決問題,這位平凡的美國青年從最平凡的工作中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績,為自己的人生打開了成功之門。

洛克菲勒的故事給我們的啟示是:每個人都能成為成功者,隻要你善於思考和發現!

一個不會用心思考的人,無論做什麼事都是難有作為的。

北宋時期著名的書法家米芾,自幼喜歡書法,但苦於一直沒有突破性的進展。後來,他聽說村裏來了個書法很好的秀才,於是跑去請教。

秀才拿本字帖給他說:“向我學寫字,必須用我的紙。”米芾說:“一定照您的指示去做。”秀才說:“但是我的紙非常貴,要五兩銀子一張。”由於紙張很貴,米芾隻是用手指在桌麵上來回照著寫來寫去,久久不肯下筆。

秀才知道了,責問:“不寫如何練書法?”米芾就非常用心地寫下了一個字,結果寫出來的字比字帖上更有力量。秀才說:“以前你寫字總是不能用心。這次由於紙張很貴,所以你就很用心地去思考,然後再落筆。現在,你已經突破了你自己,將來定能成為個大書法家。”

這個世界從來不缺會幹活的人,缺的是會思考的人。每個人都是與身邊的人在一起學習或工作,智商差異並不太大,差距就在於看誰思考得多、思考得深、思考得對。要積極引導孩子成為從小就愛思考的人,告訴他:坐在那裏默默沉思是一種思考,把自己的所讀所想記述下來、表達出來,也是一種思考,長期思考下去,必有大進步!

體會主動自覺的力量

常言說:“牛不喝水強按角。”強按角牛會喝水嗎?如果一個人沒有自覺、主動、學習的內心願望,別人的一切強製性行為都是沒有效率的。

學習的自覺、主動性既是一種興趣,又是一種習慣,還是一種能力,是要從小就開始培養才能取得。

要想體會主動自覺的力量首先要自立。所謂自立就是自我獨立的能力。自立能力是一個人的重要素質,是以後培養實際工作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基礎,一個良好的自立能力將對人生起積極的作用。

孩子在精神上是否開始獨立,隻要看一看他自理生活的情況就明白了。生活自理是一個人自立於社會的基礎,不能想象一個不會管理好自己日常生活的人,能活躍在社會舞台上。

陶行知先生說過,自理能力必須在幼兒期就開始培養。這一時期幼兒的可塑性最大,且容易接受新的,好的東西,錯過了便難再找回來。

一個大學生連一個蛋也不會剝的悲劇不能再重演了。所以,從小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是迫在眉睫。

任何人在沒有興趣時,做事不會主動;在沒有目標時,做事不會主動;在認為不是自己的事情時,做事不會主動;在不開心時,做事不會主動;在沒方法時,做事不會主動;在心裏恐懼時,做事也不會主動……那我們該如何培養孩子的主動自覺性呢?

第一,父母以身作則,影響孩子,從小培養孩子的孝敬心,培養孩子為社會大眾服務的大心量,是根本、是大計。

第二,想讓孩子自覺、主動地處理問題,首先要調動他內在的主動性,開啟他心靈的發動機。激發其興趣,使其專一化、簡單化。

如:想讓孩子寫作好,要讓孩子產生一種內在的驅動力量。把書中的知識化為己有,從小以寫日記的方式開始培養,把每天有趣的事記下來,把每天印象深的事記下來,先養成習慣,在不知不覺中孩子就能寫出好文章。

第三,任何正確的作法都需要不斷激發興趣,要不斷改變方法。如,讓孩子寫作,往往不占孩子多大的時間和精力,都是一種內在的激發和興趣的培養,讓孩子輕鬆、快樂地去寫作。

用啟發性的提問,有意激發大腦去思考,引導其去正確的思考。以清晰的思路激起他(她)對未來美好前景的想象和向往,以調動學習的欲望。

第四,對孩子的學習,要給他一個主動選擇的空間和時機。

對於孩子所作所為,一要有理智,二要有原則性,三要有耐心,四要有方法。讓孩子有選擇的空間和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