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歆,你來了,坐吧。”
“皇兄,臣妹來是有事相求。”
“坐下說吧。”
“皇兄先聽完臣妹的話吧。”
皇上看慕容軒嵐堅持不肯坐,馬上就警醒,看來慕容軒嵐要求的事不是什麼好事情。
“既然你這麼堅持,說吧。”皇上說著倒端起一杯茶,一邊喝著,一邊看著慕容軒嵐。
“皇兄,關於嵐芫閣的事情,我聽說了。”
“哦?臣妹有什麼想法,說來聽聽。”
“皇兄,臣妹認為,我們可以借助嵐芫閣的行為,為朝廷打下好名聲。”慕容軒嵐說。
“這從何說起?”皇上好奇。
“皇兄,父皇不在了,現在有人借助父皇的名聲為百姓做事,雖然他們的做法有為朝廷的秩序,不過嵐芫閣給百姓的東西都是應該被沒收的東西,那些東西被嵐芫閣拿去,我們是沒有辦法再把那些東西入國庫,這個時候,既然有人拿這些東西來做好事,我們是不是可以把這種好事冠上朝廷的名義,這樣的話,嵐芫閣是受朝廷所托,實際上為百姓做事的是朝廷,這樣豈不是一舉兩得。”
“哦?怎麼個一舉兩得法?”慕容軒嵐的主意聽上去新鮮,而且咋聽上去好像是對朝廷有利,沒有毛病,可是仔細一想,還是要把太上皇的名頭放進去,拿一個已經入土的人的名頭做文章,讓已經入土的人走的不安生,這是皇上不願意做的,皇上好奇,慕容軒嵐怎麼會願意拿最疼愛她的父皇的名頭做文章?
“一方麵,百姓感恩朝廷,另一方麵,朝中大臣知曉皇上清除貪官汙吏的決心,自然也就不敢再有違聖意。”
“確實是一個一舉兩得的好辦法。”皇上說著,放下手中的茶杯,突然表情嚴肅,語氣嚴厲:“怡歆,為什麼突然要拿父皇的名頭做文章,你讓父皇怎麼走的安心。”
“皇兄,如果這件事情你不處理好,父皇才會走的不安心。”慕容軒嵐也絲毫不示弱:“現在有人在拿父皇的名頭做文章,你能保證在父皇下葬之日前就能找到罪魁禍首,平息流言?與其讓父皇在流言蜚語中走,不如讓父皇光明正大的在百姓的歌功頌德中離開。”
慕容軒嵐的一句話驚醒了皇上,確實,皇上沒辦法保證在太上皇下葬之日之前抓到嵐芫閣的罪魁禍首,沒辦法確定在下葬之日之前能平定流言蜚語,這個嵐芫閣藏於暗處,並不好對付。也許慕容軒嵐是對的,既然平定不了,不如借助這個事情,把朝廷的名聲傳出去。可是……
“怡歆,你先回去吧,你說的事情我會好好考慮。”
“好,臣妹告退。”
冷瀧芫跟著慕容軒嵐對皇上盈盈一福,行禮離開。
慕容軒嵐離開,皇上本來準備第二天再召來潘石磊了解情況,如果實在不行,就讓潘石磊停止抓人,下皇榜宣告嵐芫閣的合理存在,可是事情總是出乎人的意料之外。
皇上還沒來得及召潘石磊進宮,當天晚上又發生事件,結果第二天傳出的消息便是:皇上有意把貪官貪汙的民脂民膏歸還百姓,嵐芫閣才能如此大膽行事。
此消息一出,百姓更加開始議論紛紛,“皇上真是好皇上,為百姓著想”,“皇上為什麼沒有通過官府的途徑把這些東西歸還給百姓”,自然也有人跟風回答“那些貪官汙吏怎麼會同意,皇上也是沒辦法才會采用這種江湖俠士的形式”……
次日皇上聽到這些消息不但沒有高興,反而勃然大怒!
“朕還沒有下任何旨意,是誰泄露了消息!”
皇上在禦書房,盛怒之下隨手把手中的杯子摔了出去,碎了一地,在一旁伺候的全德子默不作聲,心中有猜疑,卻不能說。這件事情皇上隻跟慕容軒嵐說過,當時整個書房就隻有慕容軒嵐、冷瀧芫、皇上和全德子四個人在。
“全德子,你天天跟在朕的身邊,你說,會是誰泄露的消息?”
全德子沒想到皇上會轉身問他,全德子趕忙躬身請罪:“皇上恕罪,奴才不知,請皇上責罰。”
皇上沒有理會跪在地上的全德子,自言自語了起來。
“哼,朕很想知道,跟在怡歆身邊的那個小姑娘到底是誰,怡歆說是她的徒弟,究竟是什麼樣的徒弟能讓怡歆寸步不離地帶在身邊,來和朕見麵說那麼私密的問題都帶著她。”
皇上的語氣讓全德子膽寒,皇上渾身散發著全德子多年不再遇到過的殺氣,全德子低頭,不敢說一句話。
“青龍。”皇上叫來青龍,全德子已經知道皇上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