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關於整頓機關作風一事,周德雨再次與楚家風交換意見。
楚家風道:你的關於整頓機關作風的意見,我認認真真地考慮了一下。你下鄉調研這一段,我一直在考慮這個問題。
周德雨:好哇,說說你的想法,怎麼個整頓法效果才能更大一些。
楚家風:德雨呀,我把我的真實想法講給你,你可千萬不要生氣。說一句無原則的話,我這也是完全為了你著想。
周德雨有些不解:具體怎麼個整法,我也沒有更成熟的具體意見。之所以先跟各位打了個招呼,目的就是想聽聽各位常委的意見。
楚家風:整頓機關作風,非搞不可嗎?
楚家風的這個想法是周德雨萬萬沒有想到的。他不禁一怔,思忖片刻,說道:家風,把你的意見說透。
楚家風:說實在的,我也說不清不搞的道理,但我的感覺告訴我,我應該提醒你,整頓作風,還是不搞為好。
周德雨:跟著感覺走?
楚家風:我這個感覺應該說是理性的,是負責的。你可能會覺得,是我不支持不配合,對你不負責任。但時間和實踐將來都會驗證,這恰恰是我對你的一種高度負責。將來你也會了解我,我對你是坦誠的,也是真誠的。
周德雨:你把我給弄糊塗了。
楚家風:好哇,難得糊塗啊!
周德雨一片茫然。
楚家風繼續雲裏霧裏地說道:這些天,我掐手指頭算了一下。近十幾年來,大東市的幹部提到省裏擔任廳長副廳長的就有十五名,幾乎是一年一個。提到副省的還有四位,也包括你的前任,王明哲副省長。這在全省市地當中,提拔到省裏的幹部,咱大東市是位居第一呀。這種結果得益於什麼?就得益於大東市的穩定。
周德雨:你的經驗和意見是,大家最好是都當一個太平官兒,相安無事?
楚家風:實際確實如此,但話不能那樣說。我這也是反複地權衡利弊,經過再三考慮,才鬥膽向你說出我的想法的。我已經老了,五十出頭了,此生做官已經“封頂”了。再幹個四、五年,到市人大當個主任或者到市政協當個主席,幹到六十三歲也就行了。可你的前途還無量呢,千萬不能在整頓作風中……怎麼說呢?翻了船哪!
周德雨:有那麼嚴重?
楚家風:弄不好比這還要嚴重。
周德雨:你這麼一說,倒堅定了我整頓機關作風的決心。我必須要試一試,究竟能翻多大的船。
楚家風:你在省裏當建設廳廳長時,雖然咱們接觸不多,但你的性格和為人,以及你的黨性原則,我知道,但倔強不得呀。
周德雨:前段時間,我和羅寧去了一趟鎮中縣的蛤蟆塘村……
楚家風:你怎麼扯到那兒去了?
周德雨:你聽我說完。
楚家風:好,我聽著。
周德雨:蛤蟆塘村多年來一直沒有小學校,孩子們要到十裏以外的學校去讀書。由於路途遙遠,孩子們紛紛輟學。患了小兒麻痹症的趙恒仁,自學了小學課程。長大以後,他為了蛤蟆塘村的孩子們不再目不識丁,靠養雞賣蛋錢辦了一個小學校,並且跪行著挨家挨戶去勸學。到如今,趙恒仁同誌跪行施教三十年哪!他培養出來的孩子,有的已經考取了北京大學。
楚家風:我知道趙恒仁,他是省裏的勞動模範,也是咱大東市的勞動模範。
周德雨:鄉親們為他集資買了輪椅,可趙恒仁卻把它賣掉了,把錢又投到了教學上。這樣的人,農民們能不敬嗎?我們有些幹部,缺少的就是趙恒仁對老百姓的真情啊!
楚家風:我聽羅寧同誌跟我說了,蛤蟆塘村的農民非常尊敬他。
周德雨:蛤蟆塘村農民到縣裏上訪,我們的各級幹部任何人也勸不回去,可趙恒仁同誌那兩句既無權威又無分量的話,蛤蟆塘村的農民們聽了,卻是聖旨。為什麼?這種威望是用真情換來的。我們有的幹部們說話,老百姓為什麼不聽,就是因為沒有用真情去換真情。這作風建設不加強,機關作風不整頓,怎麼得了?
這會兒,楚家風的手機響了:……什麼?等我簽字,今天務必報到省裏去?好好好,我馬上回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