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東日報社新聞采訪車停在了崔家嶺村的屯中。韓北冰和一位女記者從車裏走了出來。
韓北冰向圍上來的村民問道:同誌,這是鎮中縣的崔家嶺村嗎?
村民們回應著:對,是崔家嶺。
韓北冰:你們有誰是這裏的老戶?
村民們道:我們都是這裏的老戶……
我們都在這裏住幾輩子了……
這裏的八百年穀子千百年的糠,我們都知道……
韓北冰說:能找個屋跟你們嘮嘮嗑兒嗎?
村民們:中啊。
韓北冰對那位女記者道:你去車裏坐著等我吧,別人托我問個私人的事。
女記者點了點頭,回到了采訪車裏。
韓北冰對村民們道:走吧,咱們就近找一家吧。
一村民:到我家吧,那兒就是我家。
韓北冰隨著那位村民走進了他的屋裏。村民們也都好奇地跟了過來。
韓北冰問道:大爺,這個屯兒過去來過知青吧?
那位村民:來過,有的現在都當上大官兒了。
韓北冰:都誰當了大官兒了?
那位村民:現在那個副省長王明哲,早先是大東市委書記。還有這咱在大東當市委書記的周德玉,跟王明哲都是我們這個屯集體戶的。
韓北冰一震,又問道:現在咱們大東市委書記不是叫周德雨嗎?
那位村民:那咱他叫周德玉,後來不知咋的就改了名兒了。
韓北冰沉思著,又問道:周德玉和周德雨會不會是雙胞胎呀?
那位村民:哈雙胞胎呀,人家周德玉就哥兒一個,獨苗。
韓北冰:你們沒認錯人吧?
那位村民:啥認錯人哪,我們屯的崔五爺,就是現在蹲監獄那個崔五洪,當年救過王明哲、周德玉,還有這咱我們鎮中縣崔書記的命。他們仨原來年年都來看崔五爺,周德玉來的次數最多。他跟大夥還說過呢,他改名了,不叫周德玉了,叫周德雨了。
2、在返回大東市的上,韓北冰心情特別複雜,一言不發。
女記者膽怯地問道:總編大姐,您……您怎麼了?
韓北冰:沒什麼,就是頭有點不舒服。
女記者:是不車跑得太急了?
司機:也有可能,減減速吧。
韓北冰:不用,和車速沒關係。
3、此時,秦子瑛正在她的辦公室接電話:哎呀,你們市建設局的電梯檢測中心和勞動局的電梯檢測中心,我哪一家也得罪不得呀。我的電梯安裝公司的技術人員剛剛由勞動部門培訓完,可你們建設部門還要進行培訓,你們這樣重複培訓,不是在浪費我們的時間和精力嗎?……我知道你們市建設局執行的是省建設廳的文件,可市勞動局說,關於電梯安裝技術人員的培訓,省勞動廳也有文件哪?……我看那樣好不好,反正勞動局已經培訓完了,你們市建設局的培訓班我們就不參加了,但培訓費我們公司照樣交給你們,一分不差。可以嗎?……好好好,太謝謝你們了。
這時,市勞動局電梯檢測中心的兩名工作人員敲門走了進來。
男工作人員:秦總,我們兩位是大東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電梯檢測中心的……
秦子瑛熱情地:啊,認識,咱們見過麵。請坐吧。
女工作人員:秦總,我倆今天來主要是一件事。
秦子瑛:說吧。
女工作人員:關於電梯檢測的事,請秦總的公司今後凡是給每個用戶安裝完電梯後,最好先把檢測的請示函打給我們,因為省勞動廳有文件,電梯的使用,必須要經過勞動部門檢測合格後才能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