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個年齡段時,我們的寶貝小手夠到什麼都會往嘴裏塞,拿開他的小手後,他還不聽話,對此父母們不要惱怒。因為小寶寶的身體正在發育,不同時期,其身體的不同感官部位的敏感占據主導地位。將近2歲時,寶寶的嘴巴相當敏感,他會通過吸吮等刺激方式來自我滿足。當寶寶沉迷於此時,父母不要大驚小怪。心理學家把這個時期稱為“口欲期”。起初,嬰兒的吸吮是為了生存,但很快,嘴成為敏感區,成為快樂之源,這時候的吸吮開始成為一種獲得快感的方式。父母們要正確對待寶寶這個時期的行為,這隻是一種正常的性反應。眼下,任何東西都可以用嘴嘬、用嘴咬,以獲得愉快的刺激。對孩子來說,沒有髒東西,什麼都是好吃的!你千萬不要總是阻止他往嘴裏放東西,從而剝奪他的這種體驗。如果覺得不衛生或者危險的東西,你應該在孩子發現之前就把它們清除掉。
有些寶寶有可能會發展成咬人的習慣,隨著長出第一顆牙,孩子出現了咬人的欲望,就像抓別人頭發和眼鏡,摳別人的眼睛一樣。對於這樣的情形,父母應該毫不猶豫地立即製止,同時給他別的東西充當替換物讓他發泄。比如,給他一個絨毛玩具讓他暫時轉移注意力等。此外,還應該給孩子設立一定的規矩,教會他尊重別人,以免孩子亂咬東西成習慣而傷害到別人。
這裏要重點強調的是,為了滿足寶貝在口欲期的特殊需要,媽媽最好用母乳喂養,提倡母乳喂養不僅讓寶貝獲得必要的營養,同時也能帶給寶貝極大的快感。但是有些媽媽卻盲目地采取突然斷奶,讓寶寶無所適從。下麵我們就來了解下斷奶對寶寶的重要性,怎樣斷奶才能保護寶寶不受傷害呢?
1.不宜過早斷奶
“我真搞不懂,為什麼他老是咬人呢?”亮亮媽說她2歲半的兒子總會習慣性地咬人。
“您是否很早就給孩子突然斷奶了?”醫生問。
“亮亮3個月的時候我的產假結束了,如果不去工作我的工作就保不住了。但這和亮亮咬人有什麼關係呢?”亮亮的媽媽一臉的詫異。
“正因為你剝奪了他正常的性欲要求,所以才造成了這種情況呀。”醫生笑著回答。
“性欲要求?開玩笑吧?這麼點小孩也有性欲?”美麗的媽媽臉上掛滿了問號。
當寶寶處於“口欲期”時,寶寶不僅從吮吸乳汁中獲得營養,同時還可得到極大的快感,並對其他口唇、口腔活動也極感興趣。他們經常從吹泡泡、咯咯發聲、咀嚼東西等活動中取樂,還喜歡吮吸手指、把手頭能拿到的東西塞進嘴裏。所以,母乳喂養對嬰兒心理健康的發育很重要。一般以出生後10~12個月斷奶為宜,過早或過遲都可能對嬰兒的心理發育不利。
若斷奶過早使嬰兒口欲不足,可能成為兒童貪食症與異食癖的心理根源,也可能引發成年後貪食、嗜飲(酒)與吸煙癖。若斷奶過遲,可能成為幼兒與青少年神經性厭食與神經性嘔吐的心理根源。若突然中斷哺乳,由於對嬰兒的口欲剝奪,就很可能形成“口欲攻擊”——包括習慣性咬人、咬壞東西與口頭攻擊或習慣性穢語等。
盡量母乳喂養,或讓寶貝使用安撫奶嘴是解決這種問題的比較穩妥的方式。這就是為什麼在不少西方國家1歲左右的孩子幾乎都使用安撫奶嘴的原因。
2.給孩子斷奶的誤區
有些媽媽以為往奶頭上塗墨汁、辣椒水、萬金油之類的刺激物,把孩子嚇過一兩次就可以幫助孩子斷奶了。對孩子而言,這簡直是殘忍的“酷刑”,會讓孩子感到受了欺騙,對母親甚至世界產生不信任感,更會引起孩子的憤怒和焦慮。媽媽以為孩子會因此對母乳產生反感而放棄母乳,而結果卻適得其反,而且孩子還會因恐懼而拒絕吃東西,從而影響了其身體的正常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