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噓!我也有我的性秘密(1 / 2)

“孩子也有性秘密?”

不可能吧?提起這個話題,很多人會持懷疑態度。但事實上,孩子的性萌動從兩歲半就開始了。兒童的成長伴隨著性的發展,兒童的性發展與他的其他的行為同時發展。性的種子(性染色體)在兒童的身體裏,什麼時候發芽,什麼時候抽枝,什麼時候開花,什麼時候結果,都是有其自然規律的。了解幼兒的性狀況及其發展,才能更好地幫助孩子成長。

1.兒童性教育發展階段

在兒童性教育這個方麵,如何做到有的放矢,這就必須了解兒童對性知識需求的發展階段。科學研究發現,兒童對性的了解需要分四個基本階段:

(1)身體認識階段(0~4歲):大多詢問身體器官的名稱及區別等問題。

這個階段的孩子處於嬰幼兒階段。這時他們的性心理發育往往具有兩個特點,一是自發性,二是好奇性。尤其在幼兒時期,他們的性意識開始孕育,對性的愉快體驗也開始從無意漸漸走向有意。因此,有些男孩會用手觸摸陰莖,有些女孩會用桌子邊角或者其他物體去觸摸陰蒂。這種行為並不說明孩子有什麼性目的,隻是一種自發的現象。隨著年齡的增長,自我意識的產生,孩子開始意識到自己的性身份和性角色。尤其當發覺自己和他人有差別之後,他們就會有意識地表現出對性的好奇和關心,也會不斷地提出各種關於性的疑問。如:為什麼媽媽的乳房很大,爸爸的乳房很小?為什麼男的和女的要進不同的廁所?

這時,父母應采取正確的態度,使用科學的名詞,告訴孩子身體不同部位的名稱。父母可參考一些專業書籍,利用圖片讓孩子認識男女身體上的器官及其不同,或者在與孩子一起洗澡的時候,幫助孩子了解人體各方麵的構造。

(2)生命起源階段(4~8歲):大多詢問生命起源及生育等問題。

此階段的孩子大多生活在幼兒園或者小學低中年級,他們開始認識到自己的重要性,因此對自己的歸屬感非常敏感。他們提問的重點主要是與“生命的起源”相關的一些問題。如:我是從哪裏來的?我是怎麼生出來的?爸爸沒有生我,我為什麼要叫他爸爸?爸爸怎麼還能生孩子呢?媽媽是誰生的?生孩子是不是真的很疼?剖腹產是怎麼回事?

這時,父母盡量不要以謊言來應對孩子,如對孩子說:“你是從石頭縫裏蹦出來的”、“你是從路上撿來的”等,而應該讓孩子清楚地了解,自己是爸爸媽媽相愛結合而生下來的。

(3)“性”知識階段(8~12歲):大多詢問一些與性有關的問題。

這個時期,孩子已經進入了小學中高年級。由於智力快速發展,語言能力迅速增長,他們提出的純粹與“性”有關的問題要遠遠多於前兩個階段。如:為什麼男生沒有月經?女生幹嗎有時可以不上體育課啊?什麼是性夢?性騷擾是騷擾哪裏啊?睾丸裏裝的到底是什麼?叔叔阿姨進了洞房都幹什麼啊?

這個時期父母對孩子的性教育內容之一,就是科學地、大方地回答孩子的性提問。為了及時做出恰當的回答,父母應該學習一點有關兒童性教育的知識。

(4)愛的教育階段(12~16歲):大多詢問一些與愛情、婚姻、性相關的事情。

在這個階段裏,孩子一般進入了青春期或者青春前期。這也是孩子發育最快的階段,這時不僅孩子的身體迅猛發展,各種性征也漸漸出現,以生殖器官和第二性征明顯發育為特征。這時,孩子往往會對自己的生理發育速度、第二性征以及生殖器的大小和形狀等產生憂慮。因此,他們特別渴望得到性知識。但他們提問已經不會再如同小時候那麼直接,而是間接地、策略地提出來。如:一個人老想看見另外一個人,就是喜歡他嗎?遺精是怎麼回事?如果一個女孩的夢裏老有一個男孩出現,這是不是不好的現象?手淫是不是下流?什麼樣的愛情才是真正的愛情?

這個階段,父母要給孩子一定的關懷與指導,注意孩子的性生理、性心理變化,確定恰當的教育時機,對孩子進行針對性的性教育。

2.兒童性教育貫徹到日常生活

現在的小孩發育快,心智也更早熟,女孩子八九歲就來月經的不乏其人,孩子平常在電視、電影上也早就看過許多親熱鏡頭,因此不要老是指望等到時機成熟,才和子女來一次促膝長談,解決所有的大問題。應該隨時把握機會,從孩子開始問:“我是從哪裏來的?”或“為什麼爸爸站著尿尿,我卻蹲著?”就開始和孩子談性。

把討論性問題,變成生活中一件極其自然的事情。當小孩進入青春期時,才會尋求父母協助。然而很多父母擔心如果給孩子進行性教育,會不會給孩子分心呢?其實,不要擔心,因為孩子不是生存在真空中,父母不能讓孩子在無菌倉裏,我們這個社會就是色彩繽紛的社會,市場經濟還在進行之中,有一些東西還沒有屏蔽,所以要進行適當的教育,讓孩子知道我們的性器官和所有器官是一樣的,和我們的循環係統、呼吸係統,和我們的消化係統同等重要,他知道都是平等的,就沒有什麼值得奇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