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二娘道:“高手比拚較量,最忌的便是這些小動作。但凡天下無二的大高手,在交手之際往往要全心全念,一點不能分心。隨便一聲輕咳,就能散去大半的功力。他在此關頭若是無事咳嗽,豈不是製自己於死地?”
白炎聽了,恍然大悟道:“難不成是他受傷了?”
連二娘望向道士,道:“還請道兄明言。”
道士說道:“連夫人果然是見的不凡。要知當時飛來峰上群豪中,有不少是江湖上成名已久的大俠人物。聽他一聲咳嗽,已知端倪。忽的台下人影聳動,渡如大師、呂道長以下八大掌門一齊飛身邀擊!這九人在台心也隻一瞬,一擊即退。李瑛奮起全力揮掌齊擋,雖然擋下了八大掌門的一擊,但再也忍耐不住,竟爾口中鮮血狂噴,一膝拄地,再也站不起來了!”
白炎聽了大笑道:“好!八大掌門果然名不虛傳。李瑛武功再高,合群豪之力倒也絕沒脫身的道理。”
“隻聽君先生道:‘慚愧慚愧。殿下,直到今日,我才知道了怎麼勝你。’李瑛心有不甘,道:‘胡說!你這般以多為勝,算什麼英雄好漢!’君先生默然良久,道:‘非也。殿下心性浮躁,殺氣畢露。我之前十年一直在想怎麼抑製你的殺氣,卻不曾想過改變自己,因而三戰皆北。如今君某心如止水,以不變之身,應萬變之氣。由是得勝。’李瑛道:‘你我兄弟多年,如若勠力同心,做下千秋萬代的大事業,豈不美哉!你看看這些所謂的武林群豪,也值得你與之為伍麼?’君先生聽了這話,卻不再說了。”
“良久渡如大師才說道:‘居士多造殺孽,今日既來寶峰,恐怕輕易離開不得。’李瑛道:‘素聞少林方丈以慈悲為懷,怎麼今日要違背菩薩本願,大開殺戒麼?’渡如大師道:‘殺一人,救千萬人。實是大慈大悲、挽救天下蒼生的正道。’李瑛‘哼’了一聲,又望向君先生道:‘武林盟主既已在此,還當有他先發號施令。’渡如大師道:‘此言甚是,倒是老衲僭越了。’他年紀遠較君先生為長,又是江湖第一大派的掌門,聽到‘武林盟主’四字後仍然是謙卑如斯。”
“渡如大師說完這話退在一邊,群豪見他如此,又轉而望向君先生。君先生向四圍躬身一禮,道:‘在下無德無能,忝居武林盟主,實是想以我派大道普渡天下。既蒙諸位見愛,君某不自量力,還想先請大師將三支武林大令交付了,以免落個有名無實的閑話。’渡如大師道:‘這個自然。’說著上前將三支大令交給了君先生。又自少林派隊伍中取來一柄寶劍,道:‘此劍是百年前我派曇宗大師助秦王平定王世充,後來秦王登基賜予我派的。此劍名曰‘卻邪’,意在斬盡奸邪,以報君恩。今日居士當任武林盟主,驅除武林敗類、為國為民謀福祉的大任也與此劍一同轉交於居士。’君先生點了點頭,對渡如大師道:‘我與李瑛昔日往從甚密,方丈可是知道的?’渡如大師道:‘此事老衲怎能不知。隻是居士公私分明,更是見信於天下。’君先生轉而又對太乙呂道長道:‘以大德化大惡,可是道家的道理?’呂道長道:‘不錯。’君先生道:‘那便是了。’說著向二人欠身一禮,收了卻邪劍。他看了看台下群豪,取出那支金字大令道:‘武林盟主金字大令在此,群豪接令!’這聲音如虎嘯龍吟,實在與君先生一貫的恭謙作風大相徑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