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章 幫孩子矯正口吃的毛病(1 / 1)

現在很多孩子說話不流暢,是許多家長擔心的問題。孩子說話不流暢,常常說出第一個字後即刻停頓,或重複第一個字,或拖長第一個字的發音,出現結巴的現象,醫學就稱之為口吃。

六歲的瑤瑤,從三歲上幼兒園至今,學習成績在園裏是名列前茅。可從三歲開始,瑤瑤間隔一段時間就有口吃的現象,但是他讀書和唱歌時,就沒有口吃的現象,主要是在日常生活對話中比較明顯有口吃。媽媽很擔心:瑤瑤的口吃現象和他的性子急、脾氣倔強是否有關係?怎麼改善呢?

對有口吃現象的孩子,正確的矯治應從心理治療入手,父母千萬不能讓孩子產生心理壓力,否則,口吃現象就會發展成口吃病。父母還要注意孩子因出於好奇而去模仿口吃的成人說話,發現孩子口吃時,一定不要厲聲責備,否則會加重孩子的口吃現象。對於口吃的孩子家長應該鼓勵孩子慢慢講,把話說清楚,或者是換一句話,改變他的語言習慣,誘使他動腦筋去想好了再說。也可加強對孩子的口語訓練,教孩子唱歌、講故事,采取多種方式鍛煉孩子說話。

1.應耐心和孩子交流。父母一旦發現孩子有口吃的現象,最好先不要急於指責孩子,自己也不要緊張,就當沒有發現他口吃一樣,也不要任意打斷或糾正,應該耐心地聽孩子把話講完。講完後再做糾正,要有耐心,語氣要溫和。當孩子有一點進步時,就應給予鼓勵和獎勵。總之,要使孩子說話時不感到有心理壓力。

2.對於有口吃的孩子應給予心理上的支持。父母要以正確的心理對待口吃的孩子,一定不要在眾人麵前譏笑或嘲弄他,而要給予心理上的支持,孩子隻有在心理上得到安慰,才能逐漸消除口吃的因素。

3.讓孩子多聽聲音優美、表達流暢、內容合適的語言。家長可以讓孩子多聽一些好聽的故事、幼兒詩歌等,等孩子聽熟後,家長可以讓孩子跟著一起講,一起念。

4.嚴重的口吃需就醫治療。對嚴重的口吃患兒,需在醫生的指導下,配合服用抗焦慮藥物,以減輕情緒和呼吸肌緊張,增強矯正口吃的效果。

家長與孩子說話時,要特別注意說話的語氣要比較慢,口齒清楚,聲調溫和親切,為孩子語言能力的發展提供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