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1章 孩子貪玩不顧學習怎麼辦(1 / 1)

貪玩是孩子的通病,沒有不愛玩的孩子。一位家長曾憂心忡忡地說:“就這麼一個孩子,真是像祖宗一樣供吃供喝,要什麼給什麼。可孩子就知道玩球、上網、看電視……就是不知道學習。每天就知道玩遊戲、聽音樂,一點都不上進,真不知道將來會是什麼樣子。”這些話也正是許多貪玩孩子的家長的心聲,他們為自己孩子的貪玩著急、為孩子的未來擔心並不是沒有道理。做什麼事都要有個度,超過這個“度”好事也變成壞事。很多孩子正是因為貪玩虛度了學習的最佳時光,荒廢了學業,甚至虛度了人生。

孩子貪玩是令絕大多數家長撓頭的事情。由於貪玩,功課馬馬虎虎是一方麵,同時還會染上撒謊、曠課等壞毛病,甚至走向犯罪。比如一些孩子過分迷戀遊戲機或上網,他們一開始隻是玩一玩而已,後來越來越上癮,向父母要錢,父母不給,向同學借錢也借不到了,就想辦法去騙、去偷,從而走上犯罪道路,這是貪玩造成的惡劣後果。即使沒有犯罪,過度貪玩也會不同程度地影響他們的學習及身體健康。

要改變孩子的貪玩狀況,必須找準孩子貪玩的症結,改變家長不正確的教育方法,在正確的引導與強製下,改變孩子貪玩的不良習慣,把孩子的學習引向正確的軌道。

1.讓孩子嚐到成功的滋味。大多孩子不愛學習的原因,多是因為學習成績不如他人,久而久之,產生一種自卑心理,於是開始遠離課本,逃避課堂。因此,要從孩子的實際出發,為孩子確定恰當的學習目標,並幫助他通過努力實現目標,同時給以切實支持和鼓勵,使孩子獲得成功的體驗。成功的體驗會增強孩子的自信心及積極性,使他不斷地努力、進步。

2.教育孩子學會自我管理。培養孩子愛學習、好學習的習慣,使孩子在學習中找到樂趣,逐步地形成自我約束力。同時,讓孩子勞逸結合,把玩耍當做對孩子點滴進步的鼓勵。當孩子在自我約束玩耍時,應及時地給以表揚,循序漸進地對孩子進行正麵的強化教育,進而使孩子學會自我管理。

3.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為了讓孩子愛好學習,家長應以說教方式讓孩子遠離那些貪玩的孩子,切忌強令禁止,以免使孩子產生叛逆心理或影響其社交能力。家長還要注意啟發和引導孩子玩,通過玩來激發孩子的求知欲,同樣的遊戲和玩具能玩出多種不同的花樣,這樣使孩子從單純的貪玩轉入對知識的渴求之中,使孩子在玩中增長知識和才幹。

4.可以為孩子選擇一些安靜的遊戲。為了開發孩子的智力,培養和鍛煉孩子的毅力和耐挫力,可以根據孩子的興趣和愛好選擇一些較為安靜的遊戲,如下棋、繪畫、做手工等,這些活動可以改變孩子好動的性格,加強孩子的注意力。

5.要有正確的育兒態度。“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孩子是一項需要有足夠耐心的工作,家長一定要循序漸進,點滴滲透,切忌打罵。事實證明,懲罰的教育方式是被動的、消極的,隻能帶來暫時的、表麵的變化,治標不治本。家長應該從孩子的實際出發,嚐試著成為孩子的朋友,注意發現孩子的優點、特長及積極方麵,予以真誠地讚揚,逐步從根本上改變孩子的思想行為習慣。

家長應該幫孩子製訂合適的計劃,如什麼時候玩、什麼時候學習等,並參與監控,使孩子做到學玩結合,玩有節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