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0章 孩子長了癤子怎麼辦(1 / 1)

癤是一種皮膚病,由葡萄球菌或鏈狀菌侵入毛囊內引起。身體多毛的部位及摩擦較多的地方,如鼻孔、腋窩、大腿和臀部之間等處,都易長癤。過度疲勞、營養不良,也特別容易患上此病。此病症狀是局部出現充血硬塊,化膿、紅腫、疼痛。

由於癤腫在化膿部分四周形成薄的泡狀壁,如果擠壓排膿就會使薄壁損傷,膿液進入周圍地區,使周圍再形成癤腫。最危險的部位是鼻周和上唇,稱為危險三角,若擠壓此處的膿癤,會引起腦海綿竇栓塞及腦膿腫,危及生命。擠壓也會引起膿液入血引起全身膿毒血症。所以一旦出現發燒及全身症狀應馬上到醫院治療。

平日要注意勤洗澡,保護皮膚清潔,不要抓傷皮膚以防引起感染。夏季防痱子,不要用堿性肥皂,以免去脂過多降低皮膚的保護作用。蚊蟲叮咬後及時塗上風油精或蟲咬水止癢,以防止抓傷。常患癤腫者要注意營養,多吃含維生素及胡蘿卜素的食物,注意鍛煉身體以增強抵抗力。

癤腫既痛且不雅觀,有時還會留下疤痕,偶爾甚至有危險性。但大部分的癤都可在家自行治療,下麵教你幾種在家治療的方法。

1.可以利用溫敷將膿逼出。癤腫一出現,立即用溫濕的毛巾覆蓋在癤上20~30分鍾,一天3~4次。毛巾涼了需馬上更換。溫敷對治療癤腫是極佳的方法,它可以促使膿頭形成並將膿逼出,加速複原。

2.也可將孩子的癤刺破。當癤腫出現膿頭,但不大,無感染蔓延的跡象時,可以用火將針消毒後,將此癤腫刺破,並將膿擠出。讓癤自行破裂可能製造更多麻煩,因為癤經常在睡眠時破裂。

3.癤尚未成熟破潰時,患處應盡量少活動。讓體內抵抗力發揮作用,並減低細菌向皮下擴散的危險。

4.勿使感染擴散。當癤在排膿時,應保持周圍皮膚幹淨。洗澡時應采用淋浴,以減少感染蔓延至其他部位的幾率。治療癤之後,應徹底洗淨雙手後才可接觸食物,因為葡萄球菌會引起食物中毒。

5.不要在皮膚上塗軟膏或消毒劑。因為這些藥物並不能滲入皮膚內,沒有治療效果。

6.如果遇到以下這些情況,則需要到醫院就診:

(1)癤有劇痛;

(2)患處發炎蔓延,而膿頭仍未形成;

(3)膿頭雖然形成,但是不排膿。

癤可傳染,患此病的小朋友應避免與他人共用毛巾。流膿時用過的東西(如手帕)及身上的衣服,應該放在沸水或消毒劑中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