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對症下藥,平穩渡過更年期(1 / 1)

對症下藥,平穩渡過更年期

身心健康

作者:李祥雲

專家簡介:李祥雲 主任醫師

李祥雲,上海中醫婦科學會顧問,第五批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指導老師,從事中醫藥臨床醫療工作47年。

擅長治療:不孕症,子宮內膜異位,輸卵管阻塞,婦科雜病。

專家門診時間:周二下午,周三、周五上午(龍華醫院)

更年期通常被稱作“七七之年”,即婦女在49歲左右,經水漸絕。在絕經前後,會伴隨著諸如月經紊亂、煩躁易怒、關節酸痛、神乏力疲等症狀,稱為“更年期綜合征”。中醫認為更年期綜合征是腎氣不足,天癸衰少,以至陰陽平衡失調造成。因此在治療時,以補腎氣、調整陰陽為主。

專家谘詢台

Q:今年我47歲,即將步入更年期,最近我感到自己睡眠質量不高,睡得很淺,還老失眠,搞得白天精神不振。我想了解更年期女性的一些病症的表現以及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A:從中醫上講,婦女在絕經前後由於腎氣漸衰、陰陽失調、髒腑功能紊亂而導致諸多症狀,然而大多數婦女由於卵巢功能減退比較緩慢,機體自身調節和代償足以適應這種變化,或僅有輕微症狀。這些症狀一般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麵:月經紊亂、量多淋漓、頭暈耳鳴、口幹舌燥、五心煩熱、腰膝酸軟、大便秘結、尿少色黃等。

這些症狀都是婦女在經曆更年期所麵臨的一些正常情況,但也不可小覷,首要的是要正視它們,許多婦女認為自己月經紊亂無所謂,往往引起許多惡化。當出現白帶異常、帶下有血等症狀時,應立即去醫院做檢查,這樣才能有效杜絕宮頸癌、子宮內膜癌的發生。

其次,生理上的不適也容易引起心理上的變化,陰虧陽亢,陰虛火旺,所以更年期的婦女會變得易怒不好惹,可選擇一些滋陰降火藥,如六味地黃丸等補充腎陽,使體內陰陽平衡。此外,自身對心理調適的注重也十分重要。

Q:我今年54歲,和兒子兒媳住在一起,最近我經常和兒媳吵架,我知道自己正處在更年期,所以脾氣才會這麼暴躁。我想知道如何應對更年期心理上的變化,有什麼方法可緩解我的情緒?

A:年過四十,陰氣衰半,腎氣不足。處在更年期的婦女,容易出現易怒情緒失常的症狀,這時候,自我控製情緒的作用不可小覷,心情應樂觀,正確看待更年期的症狀,善於自我控製,自找樂趣,生活有條理,注意勞逸結合,同時自身積極尋求心理治療。

在這裏介紹一種方法應對更年期的症狀,叫桑椹膏:取桑椹子2500g,砂糖1000g。將桑椹子加水煮爛去渣,加砂糖熬膏,每日2次,每次2匙,開水衝服。

TIPS:

更年期前的預防工作

注重食療:正確調攝飲食,頭暈心煩常吃枸杞、女貞子、菊花等;血壓高吃海帶、芹菜、銀耳等;脾胃虛弱者吃淮山藥、白扁豆、紅棗等。

平時多鍛煉:常打太極拳,練氣功,增強體質與意誌,增強抗病能力。節製性生活,注重保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