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母親的開心事
海外之窗
作者:楊益萍
老廠同事見麵,聊起贍養老人,不約而同地說到了精神生活問題。顯然,今天,很多老人不愁吃不愁穿,卻為生活的孤苦而苦惱。在衣食無憂的情況下,老人尤需精神關愛。
談話間,程唯唯說起母親晚年最開心的事,給我留下了難忘印象。“母親曾是一位紡織女工,含辛茹苦一輩子,活到93歲離開人世。她晚年最開心的時刻,莫過於在老年合唱團度過的時光。那時,我父母居住在長風公園後門,老兩口在公園裏散步時,母親找到了自己的最愛——長風地區老年合唱團。”
“那年,母親77歲,是合唱團裏年齡最大的一個,大家都親切地叫她趙媽媽。許多歌,母親不會唱,父親找來歌譜,幫她一一抄寫,再買個早已淘汰的錄放機,讓母親看著歌譜,聽著歌聲,一遍遍地學。回到家裏,兩人都有關於唱歌的話題可以說。母親對父親說,原來以為老歌好聽,其實新歌也蠻好聽的。《走進新時代》、《春天的故事》唱起來都老有精神的。不相信,我唱給你聽。”
“進入合唱團後,母親更愛美了,喜歡穿顏色鮮豔的衣服,每天都要換行頭,頭頸裏係上一根漂亮的絲巾,有時還抹上一點點口紅,父親戲稱她‘老妖怪’。母親還更愛管閑事了。見一位中年婦女因患病而產生厭世情緒,母親不斷開導她,還陪她去中醫醫院。合唱團團友聚餐、旅遊,母親也積極參加,興奮得忘記了自己的年齡。”
“最讓人不可思議的是,她堅持要我去合唱團跟大家見見麵。我對母親說,我怎麼能去?我算什麼?我又不是你們的領導。母親堅持說,怎麼不能去!你是我兒子,你想怎麼說就怎麼說。我實在拗不過,被她拖進了合唱團。”“那一天,麵對合唱團五六十個老人,我定了定神,首先對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後我說,今天,我專門來這裏感謝你們。因為是你們,給我母親帶來了歡樂。你們充滿激情的歌聲、奮發向上的精神,感染了我的母親,使我母親對生活充滿了愛,充滿了希望。自從加入你們的團隊,她變得精神了,變得年輕了,變得更愛美了。老實說,這是子女再孝順、再努力也做不到的。我代表我的兄弟姐妹,衷心地感謝你們,真心地祝大家身體健康,萬事如意!最後,我對著他們深深地三鞠躬。說實在的,那天,我緊張得出了一身汗,而母親在人群中舒心地笑了。”
唯唯的講述,使大家深受感染,也使我聯想起自己的母親。我母親今年86歲,除了看電視、聊天,最開心的一件事,就是參加裏弄讀報組活動。每逢星期二清晨,她總是拄著拐杖,緩緩而行,準時進入活動室。老人們讀一段報紙,議一陣時事,唱一首老歌,真是興奮不已。回到家裏,母親總要一一述說給我們聽。顯然,老人多麼需要精神生活!人間最貴是真情。作為子女,要關心老人的衣食住行醫,也要關心老人的精神生活。別的做不到,多抽點時間,和老人聊聊天,給老人一點精神慰藉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