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知道了,其他的呢?叫你在各地官衙安插的人手呢?”
“除了皇宮和西藏、新彊、蒙古外,安排到其它各地官衙的三日前便已經全部就位,用的是都是您給我的人偶,昨日您讓我送去給他們做接班人的那些人也都按您的要求送去了。”
“皇宮不必再進人,西藏、新彊和蒙古不急,半年內安排好就行。另外,吩咐進了各處官衙的,跟同僚打好關係,上心栽培有能力的同僚和有上進心且肯學的後輩,仔細培養接班之人,平時做事更要仔細小心,莫讓有心人看出什麼來。”
“是。”
“叫你查的全國各地官紳和幫派的事,全都查清了?”
“全部查清了。”
“異族和修行者的事查的如何了?”
“大清境內的都查清了,其它地方的還沒有。”
“監視好境內的,其它地方慢慢查,不急。暗中監視探查時要小心。對於修行者和異族,隻要有隨意為惡傷及普通人族的,便安排人手全力將其滅殺,並做到除惡除根,永絕後患。”
“是,我會注意。”
“這裏的那幾個已經變回了原形的木偶,腦中的玉簡讀了麼?”
“都讀過了,一個是您,身份是林海原配嫡子,漢名林珣玉小名灩玉,滿名斡亦喇惕敖登兒,名字是紫曦聖人起的。去年便已經在揚州考過了文舉和武舉的院試,過了童生試,成了秀才,且不論文舉還是武舉,都是小三元的三案首。另外幾個,是道祖安排給您的親衛人偶,身份都是剛出生便失了雙親的孤兒,選的是在災役中舉族盡滅,鄉鄰盡亡的人家,都是自小便跟著您的化身的。您不但是武林之主,醫毒聖手,黑白兩道都怕的鬼見愁,更是暗中掌控大清經濟命脈的大清最富的人。”
“怎麼現在考?太早了吧?”
“在此地,大清開國皇帝留了一道聖旨,凡科舉入仕者,不問種族,隻要滿足三個條件,隻要入仕便可官居正三品不說,若家中長輩在朝為官且官聲不錯,還會因之而升官;若十歲前便能有功於家國,更能得到一個能惠及家人的入八分的王爵爵位。”
“噝,好重的恩賞,條件怕是也很苛刻吧?是什麼條件?”
“年齡小於十歲,且十一歲前便能有無人能及的功勳;文武雙全且文舉武舉都是六首狀元;琴棋書畫、詩詞歌賦、天文地理、農田水利、經濟兵略無一不精,精通君子六藝,精通機關術數五行八卦,精通儒道佛諸子百家全部經典,醫術高絕,武學修為已臻化境,武功高絕當世無人能及,格物致知,博學多才,善容止,美姿容,風儀清古,言談舉止儒雅有禮,行動坐臥自有風儀,身淨無穢氣惡形,口淨無濁氣汙言。”
“噝,好苛刻的要求啊。重賞苛求,那開國之君可有相應的措施保證選撥公正?以貌取才,終是不公。”
“有的。而且,主子錯了,隻年幼的王爵要美姿容。”
“是麼?保證公平的措施是什麼?”
“文舉的所有考試,場場皆是謄卷糊名,以圈閱的方式閱卷取士,張榜時同時公示所有參試者的答卷及所有帶有考官批語的謄卷,差別隻在於文舉的童鄉會試,有五位主考和十五位副考,而文舉的殿試,主考為君,閱卷的是家中無參試者的無須避嫌的朝中眾文武。武舉的所有文試與文舉一般無二,武舉的所有武試均嚴禁傷人害命,且是所有參考者在同一個場地考,考試公開且開考時允許當地所有人前去觀看;差別在童鄉會試主考九人,副考二十七人,武試時所有考官不可下場,而殿試主考為君,副考官卻是家無考生的滿朝文武,且殿試武試時副考官是可以下場的。”
“圈閱?不論文武,謄卷糊名,考卷謄幾份?”
“主考和副考官有幾人謄幾份,等都批閱完後再彙總取優。”
“如此,倒算公平公正。隻是,琴棋書畫、詩詞歌賦、天文地理、農田水利、經濟兵略、君子六藝,機關術數五行八卦、儒道佛諸子百家全部經典,醫術精通與否以何為憑?武學修為已臻化境,武功高絕當世無人能及以何為證?格物致知,博學多才,善容止,美姿容,風儀清古,言談舉止儒雅有禮,行動坐臥自有風儀,身淨無穢氣惡形,口淨無濁氣汙言,又以何為標準來衡量?”
“琴棋書畫、詩詞歌賦、天文地理、農田水利,經濟兵略、君子六藝、諸子百家全部經典、醫術精通與否通過考試以答卷為憑,由百姓評定;格物之道、機關術數五行八卦、武學修為同樣是以考試為證答卷為憑,由百姓評定;姿容美醜本是天授,美貌與否,以畫像為憑,由百姓評定;言談舉止儒雅有禮,行動坐臥自有風儀,身淨無穢氣惡形,口淨無濁氣汙言的衡量是以普通大眾日常行為為標準,殿試前一年內的所作所為為憑據,所有認識他的人為證,百姓為評;兵略以軍功為憑,在殿試後半月內以不暴戾的手段得到與滅國之功相當的軍功,便算過關,功勞大小及手段是否暴戾由所有滿朝文武和所有百姓評定;相關測試在科舉殿試放榜的次日舉行,地點與殿試相同,先文後武,答卷公示天下,一月內無異議為準。評定姿容美醜的畫像畫成於鄉試張榜次日,並於同日公示天下,殿試後一月後收榜,期間無異議便算過關。”
“嗬,好苛刻的條件,隻是,如此一來,那條聖旨怕是沒什麼人能得到了吧,知道從開國至如令有幾人得到過麼?”
“確實,開國至今,隻有兩人得到過,一為大清入關前皇太極時道祖所化的林海祖父,一為大清入關後順治十年紫曦聖人所化的林海林大人的嶽父,兩位聖人是在十歲時憑真本事得的世襲罔替的入八分的親王爵位,道祖得的封號是和碩定國岱欽親王,紫曦聖人得到的封號是和碩逍遙護國隱親王。道祖這支是洪荒時人族五祖之首天皇火祖的後人,以風為姓,周武王時因無嗣而過繼了與文王左相結親的女兒所生的第二子承祧,於是為表感恩並示並非原嗣,便以母名為姓,改成了林姓,從那以後世代一夫一妻一子,如今全族隻有林大人一人;紫曦聖人這支是周文王左相周武王相父的嫡脈後人,以敖為姓,隻傳到紫曦聖人所化的敖曦,敖曦無後,敖家的族譜上寫的最後一人是您。道祖傳下的林家這一支,現享親王爵的是林大人,世子是你,皇上去年已經準了的。紫曦聖人那一支,原享爵的是紫曦聖人所化的敖曦,現享爵的是您,您一出生紫曦聖人便親自麵君,將他名下的爵位傳給您了。”
“這樣啊,知道兩家祖上之事,知道兩家現況,知道林海身上有爵位,知道我身上有爵位的人各有多少?”
“林家的族譜是兩份,隻有資質根骨極佳能稱天授的人才有資格知道真族譜的內容,林家其他人和外人看的那份族譜上,林家祖輩姓林是比幹後人。林家真族譜在人偶腹中,林家假族譜在林大人手裏,真族譜上林大人隻有林敖氏一妻名下隻有你一子,林家假族譜上林大人有三妻名下子嗣也並非隻您一人。敖家的族譜也是兩個,都在人偶腹中,兩份族譜的篇首都有一份關於敖家子嗣來曆的說明,真的上寫的很詳細,假的上隻以一句家族秘法借腹而生蓋過;還有就是假族譜上的隻記人名,人物生平半點沒有,第一人是隋末的南玥灩,真族譜上不光有人名,還有人物生平,第一人是周文王左相。林家族譜是兩個的事、紫曦聖人一脈的所有事和林家真族譜上的內容當今隻您一人知情。知道林大人的曾祖,知道林大人是滿人且身上有爵位的,有太皇太後,康熙帝、宗室宗正和同級的老一輩的鐵帽子親王,全大清不過雙十之數。知道您剛出生便得了紫曦聖人的親王位的,隻有林大人、太皇太後、康熙帝和宗正。”
“這樣啊,知道了,還有事麼?”
“憑林家或敖家的身份,你輕易就能再得一個鐵帽子親王的爵位。您明年虛歲才八歲,以您的能力,便是不參加科舉,要憑功勞受封親王也是易事,這文舉武舉,旦參加,更是必中的,而你已經是親王,且已經過了童生試了,明年的恩科,今年的八月的鄉試,明年的二月的會試和四月的殿試,您還考麼?”
“嗬,明知必中,幹嘛不去考?爵位沒人會嫌多,林海身上麻煩不小,單憑救駕之功,要保住他的性命都難,要保他一生官高爵顯,富貴榮華,平安富足,且一生無災,若沒有足夠的砝碼,單憑敖林兩家的真實身份可不行呢。你去安排吧。記得把道祖和師傅留下的玉簡裏關於科舉考試的內容及人偶參加過的科舉的考試內容先整理出來,和林敖兩家的族譜一起拿來,我隨後要看。”
“是。”
“還有事麼?”
“那些人偶現在要如何安排,以後還繼續用人偶麼?”
“用還是用人偶,不過要換成新的。原來的這些個人偶等級參差不齊,高的很高,低的很低,且大多為啞偶,雖然能力都不錯,但等級低的那些對上修士或異族隻會成為拖累。師傅給我的戒指裏有很多頂極的人偶,等級很高,都是斬三屍修成的聖人修為,此地修行之士不少,我不在林海身邊時,有他們貼身保護林海,我也能安心些。而且這些人偶在用時隻要在注入造化之力前將其放在太清淨水中泡上三日,便會變得與活人無異,保證除了鴻鈞道祖和恩師外沒人能看出它們的真身。師傅給我的戒指裏給了我無數這樣的人偶,太清淨水也給了很多,如今隻管取來用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