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說出兵不出兵的事情!”上官婉兒接口道,“西南方汴州一有前朝諫議大夫時德叡,世居尉氏,起兵主要是響應瓦崗那邊。更有瓦崗勇三郎王伯當兄長王要漢在汴州興兵。”
“那瓦崗大魔國還真是兵強馬壯,既要胃口極大的多線作戰,還要邀請各路義軍幫忙。”孟海公搖頭笑道,“這徐茂公倒不愧是瓦崗智囊,打得一手好算盤。就算是看在他們西進東都的麵子上,各路反王義軍也要幫襯一二。”
“也不盡然,徐茂公還是有些分寸的,梁郡(宋州)民韓相國起兵響應,瓦崗就沒有派人過去。”上官婉兒笑道,梁郡在曹州南方,不屬於瓦崗西進的路線,“韓相國的信件也已經送達,名義上是請求大王協助,基本上就算不是直接投效,也是作為附庸追隨,這也是接下來商討的議題!”
“東麵有魯郡兗州徐圓朗聚眾起兵,號稱魯州淨秦王,聲勢不小。”上官婉兒繼續說道,“這家夥本來已經在鄆州東平經營關係了,沒想到王上聲勢熾烈,使得鄆州全麵歸附。他也是不甘屈於人下,跑到魯郡聚眾起兵。”
“不過,魯郡臨近曹州的任城縣有徐師順起兵,當是為我大宋政策所服,或許是覺得徐圓朗侵入了他的地方,遣使來書說明願意歸附,請大王解救魯郡萬民於水火。”
“徐圓朗?”孟海公微微鄂首,這還是除了大名鼎鼎的程咬金之外,第一次聽到其他十八路反王的消息,沒想到就在他隔壁。
“一會再說,其他消息繼續說完。”
“再有就是與鄆州接壤的州縣了。”上官婉兒點點頭,繼續說下去,“齊郡目前是壓根不用考慮的。可以說除了瓦崗、東都等地之外,齊郡也是隋軍重點征討的地方。”
“那長白山知世郎,濟寧王王薄起兵齊郡,數度與隋朝名將張須陀交鋒,雖是敗多勝少,卻是屢敗屢戰。而隨著瓦崗寨崛起,張須陀領兵討伐瓦崗,給了王薄休養生息的機會,如今擁兵十餘萬,反王之中亦是一時之雄。”
“是以,黃河兩岸乃至是更北方,博州張君特,平原劉霸道等多是以王薄為首,結成聯盟,並不會來我大宋求援。”
孟海公點點頭,王薄在說唐畢竟沒有主角瓦崗那群人出風頭,但是結合其他版本來說,終歸在山東那片也是頭號人物。
“基本上四周的情況就是如此。”上官婉兒說道,“主要就是兩方麵的合兵請求,需要大王定奪。”
“既然瓦崗軍西征隋朝東都,我等自是不能坐視不理。”孟海公想了想,還是要把這個關係維持下去。雖然說徐茂公這家夥不管是演義還是正史,都是那種足智多謀外加節操下限很低的類型,但是畢竟有秦瓊,程咬金等義氣深重之輩,李密也還在楊廣身邊陪駕,瓦崗節操還是有保障的。
“另一方麵來說,梁郡、魯郡的義軍既然找到我們這邊,那我們自然不能把到嘴邊的肉讓出去。”孟海公笑道,“本身義軍和義軍之間還不怎麼好意思相互攻伐,想要擴張隻能啃隋朝的硬骨頭。既然有機會送上門,那自然要好好把握住。”
“梨花,咱們現在軍勢如何?”頓了頓,孟海公目光轉向武將之首樊梨花,“這一次分兵作戰,對於我們來說壓力很大,你怎麼看?”
“有背嵬軍作為基礎,精兵帶家兵,家兵帶鄉勇,實在不夠鄉勇再帶百姓,哪怕不怎麼訓練,搭建起來的框架也能組成一兩萬戰兵。”樊梨花開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