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縱橫中原的一代梟雄李密,弱冠時牛書騎讀,為楊素識其風神,乃命諸子從其為友。魏征在寫給李密的墓誌銘裏,稱頌楊素是「崖岸峻峙,天資宏亮,壁立千仞,直上萬尋,嗣關西之孔子,追陝東之姬旦,深謀遠鑒,獨步當時。
所以也不能單純說是他喜歡做紅娘,但是這個愛才卻是沒錯的。
所以說,這個時候說楊素看上了樊梨花要收她做兒媳婦,孟海公就看不懂他的想法了。
“你怎麼看?楊素也是一代名將,為何會在這陣戰之上提出這等不著邊際的要求?”孟海公疑惑道。
“末將也曾聽聞破鏡重圓,紅拂夜奔等故事,素知楊素此人頗為心胸開闊(不是政敵的前提下),不似這等會如此行事的人物!”樊梨花也是不明所以,“再者我觀那楊玄感亦非是等閑之輩,大丈夫何患無妻?”
“楊玄感?”樊梨花一提這個楊玄感,孟海公心中一動,卻是有所猜測。
楊玄感此人勇則勇矣,政略計略之類完全無法與其父相較,說一句虎父犬子都不為過。
曆史上楊玄感起兵造反,當然是楊素死後的事情了。有當年楊素提拔的李密自長安應召至軍,為楊玄感謀主。李密認為:北據幽州,斷隋煬帝後路,為上策;西入長安,控製潼關,為中策;就近攻洛陽,勝負難測,為下策。楊玄感以下策為上計,將引兵從汲郡渡河,圍攻東都洛陽。
不得不說,謀士提出上中下策那完全是裝逼,你特麼真不選上策那隻能說是腦殘。
結果自然不出所料,就那樣的身份背景,底蘊勢力,分分鍾被剿滅的,也是沒誰了。
而現在,因為說《說唐》背景,楊素雖然沒死卻是命不久矣。別人還會被楊玄感的勇武迷惑,楊素還能不明白自己兒子的成色嘛?要是不想辦法約束他,恐怕他還真能在楊素死後就上天。
當然,《說唐》描寫卻沒說楊玄感如何不堪,為父報仇拿下李密還要送去京城,結果半路被程咬金砍死了。
所以在孟海公看來,這就是找個管家婆照顧兒子的了。這就像楊宗寶,薛丁山之類有老婆壓製著就不那麼肆意妄為,甚至很多時候還都可以依仗老婆成事。甚至還有韓世忠、戚繼光等也有這種案例。哪怕是當朝先帝也頗有依仗獨孤皇後之處。
孟海公也沒絕對把握,便對樊梨花說出自己的看法,讓樊梨花這個親曆者分析分析楊素是不是有這個心態。
“大王這麼一說,還真有幾分可能性!”樊梨花略一思索,遍有所驚覺,“數日來的交鋒,雖然雙方各自忌憚,忽悠勝負。如今想來,更多的恐怕是在考驗末將的能力,甚至是在某些時候頗有幾分提點末將不足的感覺。”
“也就是說,如今與你旗鼓相當的表現還不是他的全部實力?”孟海公沉聲道。
“末將也是隱約的感覺。”樊梨花皺眉道,“楊素畢竟是當朝碩果僅存的幾名開朝名將之一,僅僅與末將旗鼓相當或許的確是略有手下留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