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4 章(2 / 3)

因為導致應佩被打被逐的原因,隻能是應蘭風已經知道了,應佩曾經下手害過應懷真。

比如那一年她的無端落水,曾見過水層之上應佩的臉……還以為是幻覺。

應佩曾想她死,故而動手,是以犯錯。

而淩絕也想做的“錯事”,同樣也是:讓她死。

彼時他的手將落未落地攏在她的頸間,想象的怕是隻消一用力,就能達成所願。

真相真是……讓人苦苦思索追尋,但當真相出現眼前的那一刻,卻又讓人無法承擔。

在應懷真記憶中關於應佩的最後一個消息則是:他死在邊關一場騷亂之中。

她聽了這消息,驚愕之餘落了些兒淚,後來每每想到那個“哥哥”,微微有些傷心,如此而已。

倒是她那位妾室所生的姐姐應蕊,曾失態地指著她大罵:“是你害了哥哥!都是你!”

那時應懷真並不明白這句沒頭沒腦的話從何而來,也不曉得為何先前應蕊每次見著她時,皆有掩飾不住的滿眼恨意。

如今她在這偏僻縣城的小縣衙中,趴在桌上看燈火昏黃,聽外頭時而遠遠傳來幾聲犬吠,腦中淩亂的碎片一一拚湊起來,勾出前生今世各人的命運遭逢。

如經曆醉夢一場。

入夜時分,應佩被找到了。

原來他竟跑出了城,因山路崎嶇加他心慌意亂,不慎跌在溝裏崴了腳,幸好被一個過路的農戶所救。

恰好這農戶的鄰居從縣城回來,因這大半天的功夫裏,應知縣的大公子跑丟了的事兒傳得沸沸揚揚,除了衙門的公差跟府內的下人們在四處找尋外,許多百姓們也自發開始找人。

故而這鄰居一看應佩的形容相貌,便猜是應蘭風要找的人,奈何問應佩些什麼,應佩隻悶聲不答。

那農人便笑嗬嗬說道:“是賭氣了不成?父子兩個又哪裏又隔夜仇,何況似應大人這般的好官,作為他的公子,很該也氣度寬宏不凡才是,我看小公子生得倒是跟大人十分相像,若將來也能考取功名,做一個應大人似的英明能幹的好官,便是我們的造化了。”

應佩見這些農人衣衫襤褸,形容委瑣,住處且又狹窄簡陋,地上走雞跳狗地,顯得醃臢……又加上他心中懷怨帶恨,便打定主意不理會這些俗人,然而聽到這裏,卻忍不住,便問:“怎麼他很英明能幹麼?”

這會兒周圍的農戶們聽聞應知縣的公子在此處,紛紛地都圍了來看,正是吃晚飯的當兒,有人還端著碗筷,邊吃邊看,聽了應佩問,便紛紛道:“這是自然!”

當下七嘴八舌地,把應蘭風向來的事跡都說了一遍。

有幾個湊得太近,加上吃得不甚利落,菜葉子也掉在應佩身上,應佩正聽他們講應蘭風袒身求雨的故事,講的自然繪聲繪色,活靈活現。

應佩聽得出神,竟也沒發覺異樣,一直到那隻走地雞探頭探腦地過來,伸出尖嘴來他身上啄,才嚇了他一跳,急忙手舞足蹈大呼小叫地把那隻雞趕走,惹得農戶們哈哈大笑。

應佩倍覺氣惱,待要走開,怎奈腿腳不便,隻好嘟嚕著嘴坐著,聽那些農夫在旁邊談天說地,又說應蘭風如何如何,正熱鬧時候,衙門的公差來到,便接應佩回縣衙。

大家夥兒簇擁著應佩,也不管他連聲說“不願意回”,你一言我一語,七嘴八舌,眾星捧月般抬了出來,公差謝過村民們,便用竹子製成的輕簡軟轎抬了應佩,往縣城趕回。

應佩一路忐忑,有幾次便想中途逃走,然而夜色沉沉,身體疲累,腿上又有傷……念頭轉來轉去,終究還是隨著進了城,回了衙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