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4 章(1 / 3)

小唐聽了,忙問緣故。

梁九道:“屬下領命前去暗中保護應公一家,一路無事,隻昨兒在滄州七裏客棧發現不妥,我跟張瑉趕到之時,發現兩個假扮客商入住的蒙麵人已然死在房中,手法幹淨利落,且絲毫沒有驚動他人。”

小唐聞言挑眉,原來之前一日,林沉舟尋了他去,道:“因先前說了應蘭風相贈的那首詩,京內內已是人人皆知,又因這次咱們斬了泰州知府,聽聞肅王大發脾氣,可巧應蘭風又聽調進京,兩下裏關聯,難免肅王不會以為應蘭風已是跟我們一夥兒的了。”

小唐問道:“恩師擔憂的也有道理,隻不過肅王縱然遷怒,也該不至於就直接對應知縣下手?”

林沉舟道:“你還不明白肅王?極是心狠手辣,我們給了他好看,他必然要立刻給予反擊,我素日不曾誇人,那日卻把應蘭風好生讚了一番,想來是有些欠考量了,雖然給他揚了名,但無意中卻也可能給他招了災禍,不管如何,行事務必萬無一失才好,應蘭風此番上京,安然無事自然是好,但若稍微有個閃失,豈不又是我們的罪過了?故而我想還是派兩個人暗中護佑著最為妥當。”

小唐肅然拱手道:“還是恩師所見長遠,是我目光短淺了。事不宜遲,那我即刻派人。”

林沉舟點點頭,又道:“此事萬別聲張,叫兩個老成又能幹的人悄悄地去,最好也別驚動應蘭風一家……本來我該親自派人,不過你也知道,多少人眼睛都看著我,隻怕人剛出京,就被有心人猜出是去做什麼了,打草驚蛇反而不美……”

小唐道:“恩師放心就是,此事交給我來料理。”

回頭小唐就派了手下的梁九跟張瑉兩個,梁九老成,張瑉謹慎,兩人的身手又是出類拔萃的,隻吩咐兩個,以“捉拿江洋大盜”之名出京行事,倘若不得已跟應蘭風照了麵,也隻說是緝拿大盜而已,務必做的不露痕跡。

梁九把那夜的情形詳細說了一遍,小唐也是疑惑不解,道:“我隻派了你們兩人,怎麼還會有人插手此事?且做的這樣隱秘,不像是敵人,反而也是護著應蘭風的。”沉吟至此,忽然問道:“那兩具殺手的屍身呢?”

梁九見他問到關鍵之處,便道:“屬下要說的正是此事!因看不出其他線索,那兩具屍身我便叫周圍的弟兄先行運回了大理寺,叫仵作勘查。我們則遠遠跟著應公一家,直到傍晚時候見他們進了城才回大理寺,因寺丞不在,我跟張瑉便思量明日再報,各自回家了……不料半夜,有人便去敲小人的門。”

小唐即刻明了,問道:“是屍身上發現了什麼?”

梁九微微點頭,雖然室內無人,卻仍是再度壓低了聲音,道:“起初我們隻看出死者是被人用重手法擰斷脖頸而死,然而驗屍的正是木師傅,他連夜叫了我去……說……”接下來的幾個字,聲音似有若無,小唐卻聽得分明,那微弱的聲音入耳,卻仿佛霹靂洪鍾似的。

小唐也不由麵露驚疑之色,默然片刻,才又問道:“可查驗清楚了?”

梁九道:“寺丞也該明白,若是別人經手的,還可懷疑,但是木師傅親自查探過的,確鑿無誤。”

小唐複又默然,室內悄然無聲,兩人麵麵相覷,頃刻,小唐慢慢說道:“若我沒有記錯,練這種獨門招式的,隻有昔日皇上身邊的……然而那個人不是已經……”他欲言又止,看著梁九。

梁九默默說道:“屬下也聽說那個人早就亡故了,故而覺著茲事體大,才急著來稟告寺丞……如今,究竟該如何料理此事?”

小唐不語,回過身走到窗戶邊上,靜靜地看著外麵夜色如墨,過了片刻,才又回過頭來,道:“木師傅素來可靠,不會對別人說及此事,你也記住,除了我之外,不可對任何人透露此事。”

梁九拱手遵命,忽然又道:“那林大人那邊……您該怎麼交代?”

小唐思索了會兒,道:“容我再想一想,你且先回去罷……”

是夜,小唐再也睡不著,腦中竟似有刀光劍影閃爍:宮內舊人的手法,怎會忽然出現荒郊客棧,這究竟是偶然,還是跟應蘭風之間有什麼牽連?

雖不知真相為何,但小唐心中隱隱明白:這世上本就沒什麼單純的偶然。

而在京城之中,睡不著的自然不止小唐一個,距離唐府隻隔著三條街的應國公府裏,今夜卻也還有更多人無法安眠。

原來先前應竹韻迎了應蘭風一家,十分歡喜,跟應蘭風兩個並轡而行,往國公府緩緩而行。

眼見將到了,應蘭風抬眸相看,遠遠地就看到兩個大紅燈籠懸在門首,兩邊小廝門人整齊站著,應蘭風一眼看到自個兒從小長大的地方,心中自然百感交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