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7 章(1 / 3)

隻因熙王妃郭白露說起,此刻去林府隻怕不妥。懷真心中一想,林沉舟是唐毅的恩師,林沉舟的事,小唐自然別人更清楚,何況兩人感情非比尋常,林沉舟乍然出事,小唐且不知會如何呢……因此索性便叫車往唐府而來。

到了唐府入內,果然丫鬟們說小唐不在家,懷真細看丫鬟們的神情,一概如常,便明白她們多半尚不知林沉舟之事,因此懷真便不聲張。

如此,進了裏屋拜見了唐夫人。唐夫人眉眼帶笑,把她接了,道:“我近來正想著你,虧得你有心,這會子竟來了。”握著手兒,就叫丫鬟拿些新鮮果品等物上來。

懷真見狀,便一句也不提林沉舟之事,隻說些沒要緊的罷了。

唐夫人因問起先前徐姥姥的事,懷真便道:“是老年人體衰,偏姥姥是個閑不住的性情,因此傷了腰,幸而有宮內的太醫照料著,前兒派了人去問,說是已經能下地了。”

唐夫人連連點頭,道:“這樣便好了,她年紀大了,行動處要多帶著幾個人才好。便是你們隔著太遠……何不叫她老人家進京內來住?”

懷真便笑說:“太太這話說的很是,何嚐沒叫過進京?我娘也說過幾回,但她老人家戀家,倒是舍不得那個地方,虧得我舅舅全家子也還在那裏,好歹有個照應,不然的話,定要讓她遷來京內住的。”

唐夫人聞言,也笑起來,道:“我卻明白這心,老人家既然不願離開故地,就隨她的意願罷了,一把年紀了,倒是不好折騰。隻不過你們隔三岔五地,少不得多回去看看……照料照料,也算是盡了孝心了。”

懷真連連點頭,唐夫人又打量著她,說道:“我聽毅兒說,你回去照料老人家,住了半個多月呢?”

懷真道:“是。因府內離不得我娘,我橫豎是沒要緊事的,索性多呆了些時日,好歹陪一陪。”

唐夫人聽了,眼圈兒竟微微地泛紅,道:“我看著你這孩子,心裏就忍不住又憐又愛的,這樣小的年紀,偏偏對我們這些老家夥們上心的很……我病了那幾遭兒,也是多虧了你,比親閨女還盡心呢,你姥姥這一次,你也又這樣兒……想來,你姥姥必然也是極疼愛你的呢?”

懷真便笑說:“可是呢,姥姥也如太太一般,都是偏心疼我的。”

唐夫人擦擦眼角,聞言也笑起來,道:“你是這樣可人疼的好孩子,我們恨不得多偏些心才好。”

如此說了會子話,丫鬟便捧了點心果子上來,唐夫人看了一回,見是金絲黨梅,香糖果子之類,還有兩碗荔枝膏,唐夫人估摸著懷真愛吃,倒覺著喜歡,因此便讓著叫懷真用了些。

懷真因先前在熙王府吃了東西,隻怕拂逆唐夫人的美意,就隻吃了個果子,喝了半碗荔枝膏便罷了。

丫鬟們把東西撤了,又另外奉上些幹果蜜餞等小食,重沏了新茶。

懷真吃了口茶,因記掛林沉舟之事,便問道:“太太,唐叔叔今兒還未回來麼?”

唐夫人聞言,道:“從沙羅回來後,隻起初那幾日稍有些空閑,後來不知又在忙些什麼……唉,若不是好歹每日裏能見上一麵兒,我還以為他仍是在沙羅呢,今兒一大早就出門去了,中午也沒回來,也沒叫小廝回來報信……多半又是部裏忙得不可開交呢。”

懷真道:“我聽說,近來在安排往沙羅回去的各色事宜,隻怕不清閑的。”

唐夫人皺眉說:“人人都說是兒女雙全,小時候,盼著他們長大,及長大了,又盼著他們有出息,隻是終究長大了又有了出息,卻反而寧肯他庸庸碌碌些,好歹每日還能母子們團聚……哪裏似是現在這個樣子,雖然看著是為國家社稷忙碌,但鎮日裏不著家,倘若遇上出使,又是三年兩載地不回來,竟像是個浪蕩子一樣……”

唐夫人說到這裏,惹了愁緒,因頓了一頓,又說道:“先前他那婚事,你也是知道的……又有那種狠毒傳言,弄得老大年紀了,至今卻仍每個妻子著落,你瞧瞧……別的人家,像是他這個年紀,早就兒孫滿堂了,如今他卻仍是孤家寡人,連帶我一個老婆子,每日裏冷冷清清地呆在府內。我每每想到這個,心裏就難過的很,倒不知將來他會如何?難不成要一個人孤單到老?”說到傷心事,便有些難過之色。

懷真聽了,忙安慰道:“太太別急,這是唐叔叔的姻緣不到呢,豈不聞:兒孫自有兒孫福,莫為兒孫做馬牛?橫豎唐叔叔如今大有才幹,又是好端端在跟前兒……太太且不必焦心,隻安安穩穩等著罷了。”

唐夫人道:“好孩子,難得你安慰我這些。隻是……素日裏我這些話,等閑又往哪裏說去,隻是悶在心裏罷了,隻因你不是外人,所以才說了……然而我愁歸愁,但看他這個模樣,又不免想:縱然真的是娶了誰家的女兒,成了親,可瞧他三天兩日不在家裏,要出使又是一年半載回不來,又有哪個好人家的女孩兒受得了呢?我私心裏謀劃,倒不如讓他別在禮部任職了,不拘到哪個部裏,謀一個差事,總比那整日裏奔來跑去漂泊著強些,倒是安安樂樂地過些好日子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