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94 章(2 / 3)

郭夫人點頭道:“我也想到這一宗了,故而並沒有立刻答應他們,隻說等你回來,同你好生商議罷了。隻不過,以後的事兒,可以以後再說……隻是這親事,卻是無論如何不能再拖延了,不是肅王家的郡主……別的什麼人家的好女孩兒,也是使得的,橫豎趕緊給我去了這宗心事。”

郭建儀並不多言,隻有低頭答應,郭夫人又問了幾句在部裏的事,又叫他留意身子,才叫他去了。

如此,又過了兩日,這天,忽有人來到戶部,竟是肅王府內的一名長隨,來請郭建儀去肅王府一趟。

郭建儀見了,心中猜到幾分,有心不去,怎奈那長隨催得緊,又是在部裏,人多眼雜的,他心想躲也不是法子,便答應了,因一塊兒往肅王府來。

進了府內,便迎到堂中去。

郭建儀才坐了片刻,肅王便出來相見,郭建儀起身行了禮,肅王上下打量他一番,笑道:“怪道皇上時常稱讚你,說你很有昔日大司農的風範,真真兒是越發的沉穩能幹了。”

郭建儀隻稱“不敢”,肅王見他端坐著,身姿莊重挺拔,容顏且又出色,竟宛如那帶雪青鬆一般,巍峨清雋,令人傾慕。

如今放眼整個朝堂之中,後輩之中最最出類拔萃的,除了一個唐毅,恐怕便是郭建儀了。

肅王暗暗讚賞,看了片刻,便道:“郭侍郎是個再聰明不過的人,有些話,本王就開門見山,同你直說了罷。”

郭建儀垂眸,微笑道:“王爺請講。”

肅王點頭,便道:“小女貞娘,今年已經十五歲了,聰慧貌美,且又知書達理,正好郭侍郎也沒有良配,本王有意,招郭侍郎為貞娘的女婿,不知郭侍郎意下如何?”

郭建儀見他果然說的直白,因沉默片刻,才道:“王爺抬愛,微臣受寵若驚,然而微臣年紀大了,隻怕不是郡主良配。”

肅王笑道:“說的哪裏話?你再大,能比唐侍郎還大麼?唐侍郎跟應公府的……懷真,不也成了一對兒極好的姻緣了,如何你卻這般說?可是無理。”

郭建儀聽他這般說,便道:“話雖如此,然而建儀自忖資質鄙陋,何況如今戶部諸事繁瑣,因此竟無心兒女之事,隻怕並不是郡主的良配,王爺還請三思。”

肅王聽到這裏,便皺眉不語,半晌才道:“你一再推辭,莫非……是不把本王放在眼裏?”

郭建儀便起身道:“王爺明鑒,微臣自不敢有此意。”

肅王道:“那為何總是推三阻四?”

郭建儀垂眸沉默了片刻,終於說道:“王爺雖然一心抬愛,隻不過,請恕微臣大膽……微臣目下委實無心成家,隻想好生領受皇命,辦好差事為國盡忠罷了,郡主青春少艾,若真嫁了我,隻怕兩誤。王爺若是疼惜,還是另尋年年少青春之人,鑄成鴛儔,豈不是好?”

肅王盯了他一會兒,忽地冷笑道:“你總不會,是因為熙王的緣故,故而不想跟本王聯姻?”

郭建儀垂眸正色,答道:“王爺何出此言?建儀在朝中,從未有結黨營私之舉,雖說妹子嫁了熙王殿下,但微臣行事,也從來都是黑白分明,不敢有半分偏私,否則辜負皇命,皇上自也饒不得我,這個王爺怕也知道。”

肅王聽到這裏,才略笑了聲,道:“本王自然知道,正也是十分喜歡你這點兒……當初,廢太子……尚在之時,你被他百般威脅,生死刹那,卻仍是不曾畏懼絲毫,你所做的,本王也是極清楚的……故而才如此激賞,竟想把貞娘許配給你呢。”

郭建儀隻低著頭道:“微臣感念王爺之心,郡主雖好,隻怕我當真無福消受的。”

肅王思忖片刻,麵色略微緩和,笑道:“你不必立刻就說,隻管回去再細想想,你雖是個錚臣,卻也該知道,這大舜朝究竟是趙家的天下,如今廢太子已然,立刻就要出京城去了……皇上雖然還並未再立太子,然而,你是聰明之人,就不用本王多說了,要如何權衡,你好生想想罷了。”

這話,柔中帶剛,軟裏帶刺的,郭建儀怎會聽不出來。

肅王說罷之後,才叫送客,郭建儀行禮,便退了出來。

才出了王府,忽然看到有兩人迎麵而來,郭建儀定睛一看,略站住腳,行禮道:“先生有禮。”

原來這迎麵而來的兩位,正是竹先生跟張燁兩個,兩下相遇,竹先生上下打量了郭建儀一眼,道:“郭大人麵綻桃花,似是紅鸞星動,可喜可賀。”

郭建儀心中一堵,道:“先生莫要玩笑。”

竹先生又細細盯著他看了一會兒,望見他眉宇見一點愁緒,竟歎道:“唉,你這般的聰明人,當該知道……‘得放手時須放手’的道理,何必自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