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4 章(2 / 3)

成帝也笑了一聲,眼底複泛出幾分柔情,道:“此刻,也隻有你陪在朕身邊了。”

淑妃挑唇笑道:“是啊……連臣妾也是沒想到,我們三個當中,卻竟是我陪著皇上到如今……”

成帝點頭不語,握著淑妃的手,說道:“這些年來,也多累了你了。”

四目相對,淑妃笑道:“多謝皇上,能為皇上養育皇子,又伴駕至今,也是臣妾的榮耀。”淑妃說著,就看了含煙一眼。

含煙忙順勢道:“臣妾暫且告退。”

成帝一怔,差點兒忘了她還在,聞言便一點頭,含煙忙後退幾步,匆匆地出寢殿而去。

等含煙退後,淑妃便緩緩靠在成帝肩頭,道:“臣妾陪著皇上到如今……肅王也是這樣的年紀了,偏偏太子出了事,皇上也該早點再立太子呢。”

成帝垂眸看她,說道:“你是說,讓朕立肅王為太子?”

淑妃道:“皇上如此寵愛臣妾,肅王又是二皇子,太子既歿了,自然是輪到肅王了,莫非皇上覺著肅王不妥當麼?”

成帝道:“肅王倒是不錯。”

淑妃轉頭看他,道:“既然皇上也覺著他不錯,如何不趁早立了?可知道滿朝文武都也在議論此事?江山社稷將交在誰人手中,早一日定了,人心也早一日安穩。”

成帝笑了笑,道:“愛妃連滿朝文武在議論都知道了?”

淑妃心中一凜,麵上卻仍笑說:“臣妾雖是在後宮裏,卻也常聽那些宮女太監們碎嘴,偶然聽了一些罷了。皇上可別疑心臣妾如何,臣妾不過是覺著立嗣要趁早兒罷了,何況肅王這些年來勤勤懇懇,沒有功勞,也有苦勞,皇上覺著呢?”

淑妃說罷,成帝若有所思地,問道:“你心裏巴望著肅王為太子?”

淑妃道:“肅王是我親生的,臣妾當然是想他承繼大統,何況肅王也很有皇上之風,三個皇子之中,他是最像皇上的,皇上不覺著麼?”

成帝沉默不語,淑妃端詳著,心中微冷,道:“臣妾陪伴皇上這許多年,難道……皇上連這個都不能應承嗎?”

成帝終於說道:“這件事,朕還要再細想想,並要同眾大臣商議,再做定論。”

淑妃驀地起身,瞪著成帝,一言不發。

成帝被她這般狠狠看著,任憑是九五至尊,心中也有些森然之意,道:“朕知道你心中不快,然而這不是等閑之事,不能憑你說了,朕便依從。”

淑妃微微眯起眼睛,道:“皇上心裏,並不屬意肅王,是不是?”

成帝道:“都是朕的兒子,朕一視同仁罷了。”

淑妃道:“如今不過是肅王跟熙王,論資曆,論長幼之序,總也該輪到肅王了,皇上尚且推三阻四,是何意?”

成帝有些不悅,便道:“放肆。後妃不得幹政,立誰為太子,朕自有計較。”

淑妃看了成帝半晌,竟笑起來,道:“我好歹陪了皇上一輩子了……皇上的心總不在我身上,倒也罷了,如今,連區區皇位也得不到麼?”

成帝聞言色變,喝道:“你是瘋了不成?胡說什麼!”

淑妃斂了笑,默默看著成帝,終於說道:“最是無情帝王家,我本來早該明白這個道理,卻用了一輩子才明白過來。早知道這樣,我就像是皇後一般,從一開始就看清楚皇上的心不能指望……趁早兒絕情棄愛的,倒也好過些,不至於白巴望這許久,什麼都落了空。”

成帝擰眉,垂眸片刻,歎道:“罷了,你退下罷,朕想一個人歇息。”

淑妃聞言後退兩步,終於說道:“皇上這輩子,可真正喜歡過什麼人?”

成帝越發皺眉,一聲不吭。淑妃又定睛看了他片刻,本想再問一句,卻隻長長歎息一聲:“臣妾告退了。”轉身出殿而去。

寢殿靜寂森冷,成帝抬頭喚道:“來人……良妃呢?”

楊九公匆匆進來,躬身道:“皇上,良妃娘娘才回宮去了。”

成帝道:“傳她來……”

楊九公才領命欲走,成帝忽又道:“且住,不必去喚良妃,出宮去……到應公府裏,把懷真宣進來。”

楊九公怔道:“皇上說的是唐三少奶奶?”

成帝這才記起來,懷真如今是嫁到唐府了,悵然道:“不錯,速速派人前去,朕要見懷真。”

且不說成帝派人去唐府,隻說在唐府中,這日,小唐中午回府,吃了中飯後,便同懷真一塊兒午後小憩。

兩人在裏屋,相依相偎,一時睡不著,懷真就問道:“你部裏可不忙了?怎麼晌午竟有空回來?”

小唐撥弄著她的青絲,道:“才過了年,自然事情少一些,隻怕過一陣兒,又要回來的晚了,讓你獨守空閨的,可別怪為夫。”

懷真便捂著嘴笑道:“好極了,你這幾日又不規矩了,我倒是盼著你們部裏忙些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