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62 章(2 / 3)

末了,她又微蹙雙眉,道:“先前熙王爺派人去府裏……故而家裏已經允了這門親事了,以後隻盼淩弟步步高升,我也於願已足。”

少年隻是應允,麵無表情起身相送,目送她背影離去,眼底一片漠然。

淩絕站在遠處,依舊不動聲色地。

忽然之間,滿目素白轉作喜氣盈盈的紅,鞭炮聲中,新人進門。

淩絕夾雜在眾人之間,細看這幕場景,兩人拜了堂後,送入洞房,他明知新人是誰,然而親眼不得見,卻仍不能信,在旁看著那紅通通地喜服,極想掀開蓋頭親自瞧上一瞧,卻又無法動手。

而新郎官醉醺醺入內,衣不解帶,直接便睡倒了,令他甚是焦急。

淩絕有些驚奇、又有些惶惑地望著這一幕,發怔中,卻見新娘子悄悄伸手,竟是自個兒把喜帕揭了起來,——果然露出底下一張他朝思暮想的臉,滴溜溜的眼睛,掃向沉睡不醒的新郎官,眼中有微微慌張的喜色。

淩絕心中喜歡起來,不由自主坐了過去,抬手輕輕地撫在新娘子的臉頰上,而她並不知情,隻是低下頭,自顧自地絞弄喜服的一角。

——原來他竟然娶過應懷真,不管是真,還是他的幻覺,然而這一幕如此真實,卻絕不會是他自個兒做夢想象出來的。

他本以為美夢如斯,從此便可以才子佳人,長相廝守,誰知接下來發生的種種,卻令他後悔身臨其境,如此真切的親眼目睹。

不覺一個月已過。期間,淩絕仍是在鎮撫司中,多半是昏迷不醒,且喜雖然氣息微弱、每每險象環生,卻總是仍有一口氣在。

竹先生原本以為保不住幾天,不料竟然是這個情形,心中大為驚疑,因寸步不離,身邊又有兩名宮內太醫相助。

而淩府之中,淩夫人因久不見兒子,不免便驚慌失措起來,先前淩絕歇在翰林院內,雖也有三五七日的不著家,可卻不曾有這樣整整十天半個月的時候……且偏偏淩景深也不見回來,淩夫人便叫人四處打聽消息。

因景深匆匆離京,家中諸事也不曾交代料理,幸虧郭建儀知道大體,知道別人倒也罷了,明慧卻是不能瞞住、也瞞不過的,便先叫人把明慧請來鎮撫司,同她說了所發生之事。

明慧大驚,這才知道淩絕重傷昏迷不醒,淩景深卻已經趕去了浙海。

郭建儀盡量溫聲道:“太太那邊兒,能瞞且仍瞞著,一來為了老人家好,二來如今小絕這個情形,也禁不得被人打擾。”

明慧提心吊膽,親去看了一眼淩絕,見果然枯瘦憔悴的令人心驚,也自心酸。

因淩絕雖看似麵冷,卻是個最懂事的,家中淩霄淩雲見不著淩景深倒也罷了,獨獨一日見不到他,便要念叨,且自打明慧嫁了,也多虧他在淩夫人跟前兒給明慧說話,如今也才能夠順利分家,比先前更舒心不少。

因此明慧見淩絕這般,不由也落了淚。

竹先生見是淩絕家裏之人,便道:“如有至親之人陪著他說說話,倒也是好的,尤其是他所最惦念的人物……”

於是明慧雖然在家中仍瞞著淩夫人,卻時常把淩霄淩雲兩個帶來,兩個孩子見了淩絕,自然萬分喜歡,然而又見他總是“睡”著,始終不做聲,兩個人好奇,一邊兒喃喃低語,一邊兒不時拉拉扯扯,想要二叔起來陪自個兒玩,卻總是不能夠。

明慧又怕兩個小孩兒回頭亂說,便仔仔細細叮囑了一番,叫他們萬萬不可在太太跟前兒泄露機密,自個兒隻在淩夫人跟前說翰林院事多,淩絕才不得閑回來,而淩景深又出去外府公幹了。

誰知淩夫人早就隱約從外頭聽了些風言風語,竟不肯就信這些話。

因明慧紋絲不透,淩夫人便詐問淩霄淩雲,淩霄人小鬼大,知道支吾,淩雲卻生性乖巧聽話,不免說了出來。

淩夫人聽了,正心驚之際,偏林明慧過來接兩個孩子,淩夫人便抓住她,含淚怒道:“天大的事兒,你竟也瞞著我,竟是想怎麼樣?莫非是想等他真的不好,便要擺布我老人家了不成?他到底又是怎麼出的事兒,他哥哥是堂堂的鎮撫使,怎麼竟偏叫他出了事兒?”

明慧聽淩夫人說的不大像話,隱約還有疑她們之意,她因連日來見淩絕的慘狀,心裏很不受用,又擔心淩景深浙海一行有些危險,明慧心裏也自窩火。

如今被淩夫人一通指責,便道:“瞞著太太,也是怕您著急傷心,對身子不好,且這難道是我們願意的不成?小絕從來是那樣好的人,隻怕他哥哥寧肯自己送命,也不舍的傷他一根兒頭發,他們兄弟和睦如此,太太又何必呢!”

淩夫人從不曾見她頂嘴,偏又是在淩絕出事的當兒,當下氣的走上前來,不由分說便甩了明慧一個耳光,道:“作死的娼/婦!婆婆訓話,你隻聽著就是了,誰讓你跟我強嘴了?還是你覺著我兒子必然有事,你便仗勢起來?”

淩霄在旁見了,忙撲上來叫道:“不許打我娘!”

淩夫人將淩霄推開,道:“沒教養的小崽子!”淩霄畢竟人小,猝不及防,跌在地上。

明慧看到這裏,不覺大怒:“先前鬼鬼祟祟的倒也罷了,如今是要怎麼樣,當麵兒要害了他們不成?”

淩夫人喝道:“你說什麼!”

明慧道:“您老人家做過什麼,心裏自然有數,先前我不肯說破,是因為知道景深至孝,而這種家醜若外揚出去,對誰也麵上無光,後來小絕又料理,倒也罷了。如今您老人家不好生思量,反又拿他們來出氣,難道他們不也是淩家的人,隻有小絕才是淩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