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進取是一種人生態度,更是一種做事方法。積極進取主要強調每個人對自我的正確認識,對周邊環境的正確對待,對人生道路的信心和希望。一個人的改變,源自於自我的一種積極進取,而不是等待什麼天賜良機。隻有積極進取,才能贏得成功。
練字的秘訣
王獻之是王羲之的第七個兒子,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書法家,與他父親王羲之並稱為“二王”。王獻之從小跟著父親王羲之學字。
相傳,王獻之曾要父親傳授習字的秘訣,父親沒有正麵回答,而是指著院中的18口水缸說:“秘訣就在這些水缸裏麵,你把18口水缸的水寫完就知道了。”
王獻之心裏不服,覺得自己人雖小,字寫得卻還是不錯的,決心顯點本事給父親看看。他便從頭練起基本功來,他天天仿照父親的字體,練習橫、豎、點、撇、捺,足足練了兩年,才拿去給父親看。王羲之視而不答,母親在一旁說:“有點像鐵劃了。”
兒子又去天天練各種各式的鉤,足足練了兩年。拿去給父親看,父親還是不開口。母親說:“有點像銀鉤了。”
從第五年開始,王獻之才天天練完整的字,足足又練了4年,才把字捧給父親看。王羲之看了,這才在一個“大”字下麵加了一點,成為“太”字,因為兒子這個“大”字架勢上緊下鬆。王獻之把自己寫的字拿給母親看。母親對兒子寫的每一張都仔仔細細地察看,看了3天才看完,最後才歎了口氣對他說:“你練字練了整8年,現在總算有一點像你父親了。”王獻之這一下驚呆了。原來,母親指的那一點,恰恰就是父親在“大”字下麵加的一點!
王獻之感到很慚愧,悻悻地走出家門。走到城門口,看見一個老婆婆在賣烙餅。老婆婆烙好一張,就用竹筷挑起,順手一撩,就撩進背後的竹筐裏,而且張張都疊得很齊整。王獻之見了很驚奇,便上前請教老婆婆:“您頭也不回,怎麼撩得那麼準呢?”老婆婆回答:“這沒啥,也不過像王羲之寫字,熟練罷了。”這句話使王獻之猛然醒悟,大有啟發,於是回家繼續下苦功練字。
王羲之看在眼裏,喜在心上。有一天,他悄悄地走到兒子的身背後,突然間拔他手中的筆,沒有拔動,才高興地說:“這個孩子將來一定會大有作為。”他知道王獻之寫字有了手勁了,於是悉心教導王獻之。
後來,王獻之遵照父親的教導,完完全全寫光了院內的18缸墨水,終於了解了父親所說的秘訣所在,成了名震一時的書法家。
感悟與啟迪
所有的高超的本領或技藝,都是勤奮苦練至熟能生巧的結果。如果能付出勤奮去苦練,就一定會練就一身高超的本領。
比賽規則
虎大王的府邸需要一名守衛,虎大王決定采取公開招聘的辦法確定守衛由誰來當。
有關招聘的通知發出以後,動物們紛紛報名。經過層層篩選,黃牛、狐狸、老鼠勝出,進入最後的選拔程序。這三名動物各有所長,都身手不凡。黃牛力大無窮,且忠心耿耿;狐狸聰明絕頂,行動敏捷;老鼠十分機警,並善於打洞。總之,三位都是動物中的佼佼者,誰都有能力勝任守衛一職。然而,守衛的名額隻有一個,隻能采取公平競爭的方式進行淘汰。
最後的選拔采取現場比賽的辦法。比賽的內容是:三名競聘者從山底出發奔向山頂那棵老鬆樹,要求沿著山間那條羊腸小道奔向目標。這條羊腸小道彎彎曲曲,是老弱病殘者常走的道。
比賽開始了。狐狸沿著羊腸小道飛奔一陣後,心想,我能找到一百條通向山頂老鬆樹的路,哪條路都比那條羊腸小道近。它向四周望了望,沒有看到其它動物,於是,它迅速離開羊腸小道,沿著一條捷徑奔向山頂。老鼠沿著羊腸小道跑了一陣後,心想,傻瓜才按規定的路線跑呢。它很熟練地鑽進路旁的一個地洞,這洞直通山頂。黃牛則不然,黃牛也能找到通往山頂的捷徑,但它想,比賽規定是沿羊腸小道奔向山頂,如果走捷徑那就是欺詐行為,而黃牛的處世原則是不欺詐。這個原則,黃牛在任何時候都不會放棄。
老鼠第一個到達老鬆樹下,它的臉上露出得意的微笑,好像是在說,瞧,我贏了。狐狸第二個到達目的地,它看到老鼠先到了,臉上露出不服氣的神情。黃牛最後一個到達山頂,它看了看先到的老鼠和狐狸,心裏很平靜,它早已料到了這一結果。
虎大王早已等候在山頂。三名動物到達山頂後,它宣布比賽結果:黃牛勝利了,守衛一職由黃牛擔當。
大家對此結果感到莫名其妙。
明明是黃牛落在後麵,怎麼能認定它贏了呢?
老鼠、狐狸都表示不服,在虎大王麵前要討個說法。
隻見虎大王不緊不慢地說,這次比賽是規則測試,考的是誰能遵守規則,規則比速度更重要,你們懂嗎?
聞聽此言,大家如夢方醒。
感悟與啟迪
無論參加什麼比賽,都要遵守比賽規則,否則就會被淘汰出局麵。
一塊石頭的價值
有一天,一位禪師為了啟發他們的徒弟,給他的徒弟一塊石頭,叫他去蔬菜市場,試著賣掉它。
這塊石頭很大,很好看,但師父說:“不要賣掉它,隻是試著賣掉它。注意觀察,多問一些人,然後告訴我在蔬菜市場它能賣多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