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皇後出使(1 / 2)

皇上的眉頭皺得更緊了,他心知肚明齊羽所指的是誰。

隻是瑞安王不解其意,有些好奇地追問道:“我大燕國還有這樣的大才,不知此人身在何處啊?”

皇上掃了眼齊羽,有些不滿地道:“你好大的膽子 ,皇後是女子怎麼能作為譯官出使,萬一出了差池,是不是你來擔待。”

齊羽大驚失色,慌忙跪在地上,請罪道:“皇上恕罪,隻是眼下譯官之事迫在眉睫,微臣不得已才出此下策。”

瑞安王明白齊羽所指之人竟然是皇後娘娘,忍不住跪在齊羽的身側,求情道:“皇上息怒,皇後娘娘在對丹族的大戰中立下了大功,可謂是巾幗英雄,俗話說兩國交兵都不斬來使,這出使定然是要比行軍要少幾分危險的。”

皇上臉上的慍怒更勝,直接回絕道:“此事不可再議,朕決不允許皇後充當譯官出使。”

皇上來到麗陽宮,剛邁進宮殿,皇後便跪倒在他的麵前,皇上有些驚愕地道:“出了何事,皇後要行此大禮。”

皇後低垂著眼簾,語調極其堅定地道:“臣妾有一事,如若皇上不答應,臣妾就長跪不起。”皇上倏然蹙了眉,看著皇後楚楚可憐的樣子,忽然心疼地道:“皇後快起來,無論何事,朕都答應你。”

皇後的唇邊勾起一抹滿足的笑意,爽朗地道:“這話可是皇上自己說的,君無戲言。

臣妾聽說今日早朝,大臣們為出使黎族的事情憂心忡忡,皇上也沒有決斷出良謀。臣妾知道皇上眼下正在為黎族譯官而發愁,臣妾在南山的兩年熟讀兵書和各個族落的史料,恰好也有些語言底子,如若學習黎族語用不了半月的時日。求皇上恩準臣妾作為譯官出使黎族,來解我大燕國當前之困頓。”

皇上將皇後扶起來,動情地道:“皇後如此為朕,朕的心中萬分感動,隻是黎族是蠻夷之邦,此去又路途遙遠,朕終是不放心。”

皇後莞爾一笑,有些撒嬌地道:“皇上已經答應臣妾了,不可以反悔,再說此行再凶險,也不會比帶兵打仗更加凶險吧。皇上定然是要派齊羽作為出使人,有他保護臣妾,皇上請放心。”

溪瑩在旁側聽著兩個人的對話,聽到齊羽的名字的時候,唇邊忍不住勾起一絲暖暖的笑意。

大燕國到黎族部落路途遙遠,千裏迢迢,齊羽雖然帶了大燕國最出名的畫師所繪的圖紙,主幹路是清楚明晰,不會出任何差錯。

但是大路分出的小岔路特別的多,齊羽作為年輕的少將軍首次出使,經驗尚淺,對道路十分不熟悉。出行已經有七日,這天接近晌午的時候,士兵向皇後與齊羽請示,如果按圖紙走大路,要多行兩日,這樣很可能延誤與黎族的約定之期。

於是齊羽提議大隊人馬抄小路前行,小路又岔分出兩條小路,初次出使大家的方向感都不強,幾條小路分下去,就轉了方向。士兵趕到馬車的窗前,有些慚愧又焦急地稟報:“娘娘,少將軍,我們貪近繞遠,這條路分叉太多,我們繞來繞去,又回到原地,應該是迷路了。”

皇後從馬車上下來,溪瑩也隨著走下馬車,前麵分出三條岔路,皇後沉思片刻,堅定地道:“黎族在我們大燕國的南麵,隻要我們一路向著南方就不會有錯,隻是逼近晌午,天卻陰沉沉的,沒有陽光,難辨南北。”

齊羽聞言有些自責地道:“如果我們天黑之前趕不到驛站,今天就要在這荒郊野地裏露宿了,本來想著省些時間,這下卻事倍功半了,是末將思慮不周。”皇後卻淡淡笑著,她似乎並沒有把眼前的小問題放在心上,而是胸有成竹地道:“齊少將軍無須自責,分清方向並不難,本宮手中有條指南魚,不管以後走什麼樣的小路都不用擔心迷路。”

皇後說著從袖子裏拿出一個青瓷碗,青瓷碗的碗底有根釘子似的圓柱錫鐵,錫鐵頂部是個魚形狀的指南針。

齊羽看那指南針簡陋小巧,心裏就敲起了邊鼓,三軍出行為了安全都會安排指南車,但是這次行程十分匆忙,,指南車部件極其複雜,一時半會不能裝備,他不太相信碗裏的東西能分辨出南北,臉上浮現出質疑的神色。

皇後看出他心裏的疑慮,她吩咐溪瑩將車上的水袋取出來,清水倒進碗裏,指南魚竟然快速轉動起來,不一會就朝著一個岔路的方向定下來。

皇後的手平行著指南魚的方向,信心十足地對大家道:“少將軍,這邊就是南,沿著這條路走下去不會錯的。”

齊羽帶領隨行將士沿著皇後指定的小路前行,不到半日的功夫竟然柳暗花明,走到大路上,很快就到了驛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