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人間乃是商湯第三十一代帝王帝辛在位,又名紂王。紂王文有太師聞仲,武有鎮國武成王黃飛虎,文足以安邦,武足以定國。
中宮原配皇後薑氏、西宮妃黃氏、馨慶宮妃楊氏,三宮後妃皆德性貞靜,柔和賢淑,紂王坐享大平,萬民樂業,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四夷拱手,八方臣服。
八百鎮諸侯盡朝於商,有四路大諸侯,率領八百小諸侯,東伯侯薑桓楚,居於東魯;南伯侯鄂崇禹;西伯侯姬昌;北伯侯崇侯虎。每一鎮諸侯,領二百鎮小諸侯,共八百鎮諸侯屬商。
紂王七年,春二月,有戰報急到朝歌,原來是反了北海七十二路諸侯袁福通等,太師聞仲奉敕開始北征。而聞仲不知,此去征伐朝歌少了他坐鎮,禍亂從此生!
一日,紂王升殿,有首相商容出班俯伏金階,高擎牙笏,山呼稱臣奏道:“臣啟我王,明日三月十五,乃是女媧娘娘誕辰,臣請陛下駕臨女媧祠降香!”
紂王問道:“卻是不知女媧有甚功德,要孤輕萬乘而往降香?”
因為九州結界的出現,使得曾經的兩大人族聖地也是有了影響,人族的變遷,也沒有了人族上古之時的,前往伏羲城女媧祠朝拜。
當然朝拜女媧祠的習慣人族還是有保留的,不過女媧的名頭已經不複以往了,就連昊天廟也是如此。
商容作為殷商執掌禮樂的大臣,自然是了解,而紂王武功激進,雖然不是暴君,但亦是人傑,商容一直試圖用禮樂教化紂王,聽得紂王這般問,自然是清楚的回答。
商容答道:“王上當知,女媧娘娘乃是上古神女,生有聖德,曾於不周山上造人,乃我人族之生母也!上古之時,共工氏頭觸不周山,天傾西北,地陷東南;女媧乃采五色石之,以補青天;更是降下凡塵,於伏羲聖皇一同教化人族,故有功於百姓,黎庶立祀以報之。今朝歌祀此福神,則四時康泰,國祚綿長,風調雨順,災害潛消。此福國庇民之正神,大王當往行香!”
紂王點頭道:“準卿所奏!”
待到女媧誕辰,有武成王黃飛虎開道,眾臣子相隨,禦駕來到女媧祠前。
在朝歌也是有著女媧祠,不過相較於伏羲城的女媧祠的規模自然是不可同日而語。
殷商王上當臨,女媧祠中的祭司也是紛紛前來迎接,朝拜。
而其中領頭者乃是一白發白袍的祭祀,正是伏羲聖城分配至朝歌的祭司。
“見過王上。”其他祭司紛紛跪倒在地朝拜,隻有這主祭躬身行禮。
“爾等是誰,見到本王,竟然如此怠慢行事。”紂王看到這祭司的舉動有些不滿,不過當看到這主祭的臉麵之時,語氣倒是放緩了下來。
還是商容出麵來回答。
“啟稟大王,這位乃是女媧祠之主祭,乃是由伏羲城分配至此,乃是侍奉女媧娘娘的祭司,朝拜女媧娘娘,不可朝拜人間帝王。”
聽到這話,紂王竟然沒有生氣,反而是有所思的看向這主祭。
本來按照紂王的性子,肯定不會滿意這回答,反而還會不滿,其剛愎自用的性子,雖然知道有著許多神話,但是卻未必敬之,反而覺得自己也不差。
但是看到這美貌的主祭,雖然是一頭白發,但是這白發卻不像老人那般枯竭,反而散發著銀光,反而有著一種特殊的秀美,加上這精致的麵龐,自然是有著賞心悅目的姿態,對於對方的“冒犯”,紂王也就不放在心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