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豐收年(1 / 3)

第一麵玻璃鏡子,是在威尼斯誕生的。據今已經300多年了。那時候,人類已經基本完成了地理大發現,屬於大航海時代的末期。

威尼斯的鏡子轟動了歐洲,成為一種非常時髦的東西,王公貴族,闊佬富商,都以擁有一麵威尼斯的鏡子為榮。鏡子頓時身價百倍。一麵小小的鏡子看起來並不多麼了不起,在當時卻是極為昂貴的東西——價值十多萬金幣。

那時候的鏡子是這樣製成的:在一塊玻璃上放一張錫箔,上麵澆上水銀。水銀能溶解錫。形成“錫汞齊”,緊緊的粘附在玻璃上。成為一麵鏡子。把整塊玻璃都塗上均勻的一層錫汞齊,要花整整一個月時間,製造起來真夠麻煩的。

根據威尼斯政府的命令,所有的玻璃工廠都要搬到姆拉諾孤島上去,外國人不準到那裏去。製鏡業興旺時期,這個島上有40個大工廠,有幾千工人在這些工廠裏做工。僅一個法國,每年就要200箱鏡子。這裏製造的不隻是鏡子,玻璃製造的各種各樣珍貴器皿,都是名聞全球的。威尼斯酒杯和花瓶製作的精巧尤其令人驚歎。很難相信所有這些錯綜複雜的花瓣、葉片和莖幹都是用這樣脆的材料製成的。姆拉諾島上的熟練工匠在威尼斯裏受到極大的尊敬。玻璃工匠稱號的光榮不比貴族稱號差。管理這個島的議會就是由玻璃工匠自己選舉出來的。所有威尼斯人都懼怕的警察,卻沒有權力來管姆拉諾的居民。

現在看起來好像不是什麼很奧妙的工藝,可是在300年前,這可是威尼斯人最大的秘密。誰要是膽敢把製造鏡子的秘密泄露給外國人,就要被處死刑。

可是,威尼斯人注定是保不住自己的秘密的。按照正常的曆史,1666年,法國人將會把玻璃鏡子的製作方法從威尼斯人那裏弄走。可是,楚鍾南這個異類的到來卻加速了威尼斯人倒黴的進度。同樣是法國,隻是得到了楚鍾南的一句話(工藝太簡單了,根本就用不上兩句話),就平白的早上幾十年賺到了大筆大筆的金錢。

當然,楚鍾南也隻是大致知道玻璃鏡子之所以能夠清晰的照出人影,主要是因為其中一麵被鍍了一層銀的緣故。可隻要有了一個切點,對一個國家來說,剩下的哪裏還是什麼難題?不過,玻璃鏡子的產生,也使得楚鍾南終於想起了一個問題:從當農奴開始,他就已經好幾年沒照過鏡子了。

***************************

1622,在後來的法國曆史上被記載為楚鍾南在歐洲的豐收年。能夠被一國曆史鄭重的記下來,可見楚鍾南到底做了多少事情。四月份,他將小約翰·施特勞斯的另一首名曲《春之聲圓舞曲》交給了安茹公爵加斯東,再一次名震歐洲樂壇。之後,八月份,新式鋼琴調試成功,楚鍾南依據記憶“創作”了《月光曲》、《安魂曲》,同時,他與普羅迪、維格納科特,還有霍拉索尼以及科隆納四人又共同完成了劇本《大鼻子情聖》,小說《基督山伯爵》、《茶花女》,歌劇《浮士德》、《卡門》、《蝴蝶夫人》以及《圖蘭朵》。這些作品之中,《茶花女》出版之後,盡管上流社會惱怒地批評道:渲染**生活,是“淫蕩墮落”、“低級下流”。但更多的人們,甚至包括路易十三也偷偷地對楚鍾南說,他被小說真切感人的故事征服了。**瑪格麗特的悲慘命運,她的靈魂悲號,以及男主人公阿芒痛徹肺腑的悔恨,都強烈地打動了讀者的心弦,令人“心神飛越”。這部小說被改編成歌劇上演的時候,直接造成了劇場暴滿,萬人空巷的局麵。此外,《圖蘭朵》因為是寫的西方人想象的東方故事,所以,楚鍾南在其中添加了大批的中國元素,一時間風行程度還要勝過當初的《泰坦尼克》,楚鍾南根據先前的了解所設計出來的中國古代服裝更是吸引了大批的歐洲貴族競相模仿。隻是,在這許多作品的輝煌光環之下,楚鍾南所翻譯的,已經去掉了很多內容的簡化版《三國演義》卻受到了西方人的冷遇,人們隻是認為那是東方版的騎士故事,且大多數人根本就不認可其中那種“舍生取義”的行為。隻有少數人看到了裏麵的謀略計策方麵的閃光點,這其中就包括黎塞留。為此,新任的紅衣大主教甚至從楚鍾南這裏逼出了一本丟三落四的《三十六計》,並從此為東方的謀略驚歎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