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鍾南已經預料到一場遭遇戰可能會使得後金國內暴發了一場政治鬥爭。但他並不知道這場鬥爭會如此的激烈,甚至還遠遠超過他原先時空所發生的那場汗位爭奪戰。後世之中,皇太極奪得汗位,首先做的就是借口努爾哈赤要其殉葬,用弓弦絞殺了大妃阿巴亥。其原因,除了有阿巴亥為兒子爭寵而詆毀過他們的原因之外,又何嚐不是真的忌憚那個精明的女人?可現在,諸大貝勒誓要滅殺的阿巴亥已經搶得先手,以為努爾哈赤報仇為名招集八旗貴胄……擁有兩黃旗在手的阿濟格與多鐸兄弟,還有八貝勒之外擁有兵力是最多的多爾袞這個台吉,再加上女真人並不看重,但在努爾哈赤“被害而死”,八旗部眾義憤填贗的時候,他們也不得不循序而來的所謂“大義”,四大貝勒即便是有心,也隻有暫時按照阿巴亥意願行動。畢竟,那是努爾哈赤的大妃,相當於皇後,而且努爾哈赤又是橫死,沒有所謂的遺詔留下,他們就算想殺人也暫時沒有理由。而很顯然,殺人的決定既然已經下了,又親眼見證了阿巴亥的舉動,皇太極等人自然不可能就此收手。戰功卓著的他們又豈會任由一個女人帶著三個小孩子擺弄?
……
大明天啟四年,後金天命九年,夏。
中國東北的某條河邊上,某個不知名的山嶺下的坡地上,亂七八糟的立著十幾個帳蓬。
這當然就是楚鍾南一夥兒。
自從知道不小心宰了努爾哈赤,楚鍾南當場就險些嚇暈過去。別人不知道,他還能不知道皇太極那一幫兄弟的凶殘狠辣?他回來的時候,也曾經打過一點兒主意,想著如果萬一有麻煩,又逃不回西方,就投靠皇太極或者多爾袞,然後找機會再跑。可現在殺了人家的老子,他還能投誰去?
他幾乎連猶豫也沒有地就下令跑路。當然不敢往南邊兒跑,就算再不了解曆史,他也知道南邊是辮子兵跟明軍對峙的前線,他這麼一大批人不明不白的跑過去,根本就是找死沒商量。可往西呢?更加不行。來的時候得罪了蒙古人,雖然已經跑到了後金國的轄區,可誰知道那些蒙古人還有沒有在後麵追著?往西走如果碰上了怎麼辦?往東倒是可行,可走著走著,楚鍾南卻突然想起皇太極是征服了朝鮮的。雖然按照某些說法,到朝鮮之後還能坐船回到大明的轄區,可現在是天啟年間啊。政治黑暗,閹黨橫行,楚鍾南孤孤單單的一個人帶著一大筆錢回去,也是很不安全的。而且,就算回到明朝又能怎麼樣?他這一行又有白人,又有黑人,可說是非常顯眼,等到哪一天滿清韃子打進山海關,誰敢保證多爾袞一夥能找不到他?
當然,還有一點是很重要的,那就是楚鍾南真的怕了。人就是這麼矛盾。沒回來的時候,總覺得應該回來看看,可回來並且遇到了麻煩之後,他卻又覺得一陣陣心虛。這種擔驚受怕的日子哪比得上在歐洲當文豪的時候過得愜意?
所以,在他的強行堅持下,隊伍在向朝鮮方向進發了一段時間之後,改而向北,沿著哈達嶺與龍崗山,威虎嶺與老爺嶺之間的縫隙,拚了命似的往北跑路,直到到達了一條大河邊上。楚鍾南一開始以為這條大河就是傳說中的“黑龍江”,決定沿河溯流而上。可是,在碰到幾個語言不通卻也都留著鼠尾小辮兒的小部落,並且連蒙帶騙的繞過去之後,他卻發現這條河的流向似乎與記憶中的黑龍江並不相符。因為他記得黑龍江是中國與俄羅斯的分界線,是沿著黑龍江省的邊緣一直注進大海的,流向應該是從西北到東南。可他沿著的這條河的流向卻是從西南往東北。回西伯利亞應該是往西北走,往東北走的話,穿過大海不就直接到北美了嗎?萬一不小心,說不定直接就過了北冰洋了呢!
於是,他隻好當機立斷,轉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