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打一場(1 / 3)

對付沒怎麼見過世麵,但性格比大多數歐洲人都更加直接,也更加貪婪的俄羅斯人,最有效的手段當然就是拿錢砸。絲綢、茶葉、瓷器雖然不是錢,但比錢更加有效。事實上,在渡海城才呆了不到兩天,阿莫斯一幫人就急呼呼地帶著自己得到的“贈禮”離開了。因為,楚鍾南承諾他們,如果小北荒與俄羅斯的交易可以進行,他們將還將得到額外的饋贈。不過,這些俄羅斯人並不知道,其實,這些庫房裏的箱子,隻是裝滿了不到三分之一。而且大多數都是比較低劣的貨物。當然了,即便是再低劣的東西,也還是屬於絲綢、茶葉和瓷器,如果販到俄羅斯,依然會非常的值錢。至於這些貨物能不能通過廣袤地西伯利亞運到莫斯科,楚鍾南對此沒有任何的懷疑。

當年,他在葉尼塞斯克的時候,就曾經親眼看到無數的鹿拉雪撬在大冬天的時候,拉著數不清的商人來往於東西兩地,穿越半個西伯利亞去販賣那些珍貴的皮草。如今,比皮草更加珍貴的絲綢、茶葉和瓷器就擺在麵前,那些俄羅斯人一定不會放棄的。而且,西伯利亞水路縱橫,小北荒的貨物又沒有什麼季節限製,俄羅斯人絕對不會畏於這份艱難。楚鍾南甚至已經可以預見到,不久之後,一宗宗對外貿易在小北荒展開的情景,以及,得知消息之後的女真人北上與俄羅斯人交戰的場麵。

不過,楚鍾南的美好展望很快就在幾個月後被現實的消息打擊的支離破碎!

……

祟禎二年的時候,皇太極就率軍開始了對關內的劫掠,甚至還兵圍京師,使得明軍數員大將,包括袁祟煥與滿桂在內盡數身死。巨大的壓力通過大明朝廷的中轉,更加強橫的壓到了遼東諸軍的身上,使得原本隻是防禦的遼東諸軍不得不開始謀算著如何才能北進。

遼東巡撫邱禾嘉建議重築廣寧、義州(不是朝鮮的那個,遼東還有一個)、右屯三城以禦後金進犯。督師孫承宗卻認為“廣寧道遠,當先據古屯,築大淩河城(今遼寧錦縣),以漸而進”,此議受到了遼東諸將和兵部尚書梁廷棟的讚同。於是,崇禎四年七月,孫承宗命令祖大壽、副將何可綱以四千兵據守大淩城,征發班軍一萬四千人築城。然而,大淩城即將築完的時候,兵部尚書梁廷棟被罷。梁廷棟被罷之後,那狗屁不通的大明朝廷又改了看法,認為“大淩荒遠,不當城,撤班軍赴薊。”

於是,邱禾嘉撤去了大部分邊防軍,隻留祖大壽率萬人把守。皇太極得知此事,於八月初四發傾國之兵,進逼大淩城。采用掘濠樹柵、四麵圍合的戰術,將大淩城團團圍住,另外還派軍隊截斷錦州大道。城中軍隊出城野戰,意圖打退敵軍,結要無一勝績。邱禾嘉得知消息,與總兵官吳襄、宋偉糾集兵馬前往支援,結果三人再次被後金軍打敗,不得不趁夜渡過小淩河,前往長山駐紮,結果被後金軍追到,再次戰敗。監軍道張春、副將祖大樂等人被俘,張吉甫等人戰死。

祖大壽突圍不得,援軍又被擊退,隻能閉城堅守。皇太極不斷地送信勸他投降,他都不予理睬。堅守了三個月,城裏糧食吃完了,開始殺馬吃。馬殺完了,傳聞他們又開始吃平民百姓。平民百姓吃光了,就開始吃軍中的老弱病殘。軍中的老弱病殘也吃光了,接下去就該是健壯將士的互相殘殺了。但是,後金依舊圍城不撤!城內堅守的決心也終於開始鬆動。

而就在祖大壽艱守大淩城的時候,山東也發生了暴亂。

前文說過,前薊遼督師袁崇煥殺平遼總兵官毛文龍,不久皮島將領劉興治等人又發動兵變,殺繼任者陳繼盛。此亂平定後,部分皮島舊將又與新任東江總兵黃龍發生矛盾,東江軍內部分裂,許多人先後離開遼東。與楚鍾南有舊的孔有德也與耿仲明、李九成、李應元等將領離開皮島,前往山東投靠了山東巡撫孫元化。孔有德被任命為參將,耿仲明則被派往登州要塞任遊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