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論學習(1 / 3)

洪承疇的擔心跟事實非常接近。

曆史上,祟禎七年時的皇太極已經確立了在後金的絕對權勢,同時,又因為先後三次西征察哈爾,將林丹汗的勢力徹底打壓,收服了漠南蒙古,又派阿敏出擊,收拾了一向不太老實的朝鮮,同時,又因為大明朝廷自己的無能,使得孫承宗等一群能臣被罷黜,南部明軍的威脅也越來越小;另有孔有德、尚可喜、耿仲明等一幹漢奸的投靠,帶去了先進的火器製造技術,使得後金軍隊的攻堅能力越來越強。孔有德投降後金之後,還順便坑了一把東江軍,使得讓東江總兵黃龍兵敗身死,東江軍再不成威脅。再加上皇太極自己的超卓眼光,在內部進行改革,製訂官製,緩和了滿漢矛盾……一係列的事情,使得後金整體形成了一個緊攥的拳頭,又四境平安,自然可以空出手來狠狠地打擊大明。

可是現在,許多事情都變了。

雖然林丹汗早在數年就已經被他打落荒而逃,本人更是早已經逃到了青海,加上後金這幾年的拉拉打打,察哈爾部早就已經遠遠不如以前,但原本應該投靠他的孔有德、尚可喜和耿仲明三人卻被小北荒的人拉了去。這樣一來,上萬人馬和大批的火炮就成了空,而因為小北荒的態度,這支軍隊反倒成了他的敵人,在他的後方形成了巨大的威脅。其次,北方的索倫部接連受到不明來曆的色目人的進逼,急需他的救援;第三,朝鮮因為原本就心向大明,現在受到小北荒的“恐怖襲擊”威脅,許多已經有心轉向後金的官員開始噤若寒蟬,使得他們對朝鮮的控製力大減,而小北荒在朝鮮大肆移民,還有其他許許多多的活動,也讓他們不得多多派兵前往朝鮮壓製,這無形中又牽製了他們不少的兵馬……

雖然,這些問題暫時還沒有顯現出太過危險的信號,但皇太極等人卻還是感到了其中巨大的威脅。尤其是小北荒對建州左衛的侵占,使得他們不得不再次大量調動八旗兵丁,在大冬天翻山越嶺,長途跋涉,去阻擋對方前進的步伐。

本來,在這一戰開始之前,皇太極並沒有料到小北荒會在這個時節大肆進逼建州左衛,所以首批援軍的人數並不多,隻有兩千人左右。因為在他們看來,縱然小北荒得到了孔有德和尚可喜近兩萬人馬的補充,可八旗兵戰鬥力一向遠勝漢人士兵,兩千人加上阿巴泰原有的一千八百餘人,近四千人的兵力已經足以打退上萬漢人軍隊的進攻,自然也可以讓小北荒斷絕對建州左衛的妄想。事實上,這批援軍的目的也並不是為了保衛建州左衛,而是實實在在的防止小北荒的突襲……這次調兵,其實隻是皇太極和代善等八旗高層出於對小北荒收留了孔有德和尚可喜的近兩萬人馬的驚訝之餘所做的一個較為謹慎的禦防舉動罷了。

可是,這兩千人的援兵卻被擋在一個叫做灰幕洞,也就是北荒軍自稱為“圖們要塞”的地方。

那個要塞是按照皇太極看過的《三國演義》上曹操對陣馬超的時候所用的“水澆泥土,凍土成牆”的方式匆匆建造的。雖然那方法很便捷,可築出來的簡易城牆卻不比正式的城牆差不多少。尤其是在經過寒冷的天氣加持之後,更是難以對付。偏偏那要塞還地處要衝,難以繞過。沒有準備攻城器械的後金援軍被擋在要塞之外,不僅要忍受北方寒冷的凍氣,還要不時的麵對敵軍的突襲,可謂是相當難過。這還不算,敵人竟還一再地增兵,最後,竟開始突出要塞,反撲他派出的援軍。援軍領軍將領,也就是他的另一個兄弟湯古代意圖與之野戰,結果卻發現對方由一開始的兩千餘人竟已猛增至七千多。結果,一場野戰之後,湯古代被對方打得抱頭鼠竄,兵馬損失大半不說,還連失開山、會寧、茂山、延吉、六道溝、和龍峪等多處地方。

此戰,後金損失慘重之極。從父輩的努爾哈赤起兵開始,他們建州女真還沒有被打得這麼慘過。皇太極一怒之下,將湯古代罷去所有職務,連爵位也削了,差點兒就拿起來砍頭。可是,一下子失去了那麼多地盤兒,又豈能不奪回來?但從湯古代嘴裏,他們知道了北荒軍的不同,對方不僅擁有大批的火器,單兵做戰能力甚至也不輸於關寧軍,而對方最擅長的,卻是協同群戰,在野戰之中占盡優勢。對方的主力兵種,更穿有護住要害的板甲,在裝備上比他們八旗軍中裝備最好的兩黃旗還好……所以,皇太極隻得派多爾袞和濟爾哈朗兩人再次合作,率領二十個牛錄和勒索來的七千朝鮮“義軍”前去收複失地。

但是,這一次重兵出擊的結果卻再次讓皇太極大失所望。多爾袞和濟爾哈朗都是後金將領之中的年輕俊傑,也都是深有智謀之輩,卻在收複了和龍峪、六道溝、延吉、茂山等地之後,再次被敵軍阻於圖們要塞。兩人多次組織猛攻,都被對方擊退。擔任炮灰的七千朝鮮兵足足死傷一半,六千八旗兵丁也傷亡小一千。久戰不利,多爾袞兩人上書請罪,並請求休戰,意圖等到春季雪化之後再與敵交手。皇太極雖然很生氣,這一次卻也隻有無奈地答應了兩人的請求。然而,戰事持續到現在,湯古代部、留在建州左衛以內一直沒有消息,據聞早就已經被敵軍消滅的阿巴泰部,還有多爾袞兩人這次損失的,他們八旗軍居然已經被北荒軍吃掉了將近四千餘人。

四千多人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