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 聯姻?(1 / 2)

楚鍾南記得一句歌詞:不是我不明白,這個世界變化快。

雖然,從他被人在頓河冰層下麵用魚鉤釣上來開始,這個世界就已經開始變化了。可是,從帶人創建小北荒算起,十多年便將滿清圍困起來,讓其不得不由猖狂的進攻轉而龜縮防守,楚鍾南依然覺得這個變化太快了。曾幾何時,二十萬八旗子弟便殺得中原大地群雄束手,萬馬齊喑?以至於,數萬萬的中原百姓不得不用了三百多年的時間一直供奉著這群凶神和他們的後代。而這些八旗子弟的頭目們,像努爾哈赤、皇太極、多爾袞,以及後世的康熙,都被人們稱作英雄。雖然許多人恨他們,但是,更多的人祟拜他們。認為他們創造了一個讓人目瞪口呆的曆史。

可是現在呢?楚鍾南發現,原來,隻需要有幾十萬人真真切切地去對付這些強盜,一切都可以改變。就像他現在所帶領的,至多不過三十萬人口的小北荒,不僅征服了朝鮮,還把威風赫赫數十年,正處於最強橫時期的滿清八旗給圍困了起來。他相信,隻要小北荒還在一天,皇太極就絕沒有膽量再像先前那樣派人越過長城,進犯中原。事實上,自從征服了朝鮮,擁有了絕對的人口和財政優勢之後,楚鍾南就知道,這一戰,皇太極已經輸了。他隻需要不停的派兵騷擾,滿清八旗那隻能靠搶劫維持的財政體係就會很快崩潰。而沒有了財政支持,連飯都吃不飽的滿清八旗子弟們,就算再能搶,再能打,又能撐得了多少時間?

……

“當年大明屢次派出大軍,每一次也都讓人看到了徹底滅亡努爾哈赤和滿清八旗的曙光,可最後卻無不以失敗告終。由這些例子,我們必須明白,八旗兵不僅野蠻凶殘,也很有韌性和耐性。我們現在要跟他們做的,就是‘耗’!一直這麼耗下去,耗光他們的糧食,耗光他們的人口,耗光他們所有的耐心……所以,勝利還很遙遠。戰略上我可以藐視他們,但戰術上,我們絕對不能掉以輕心,要對八旗軍重視,重視,再重視!……”

統治一個國家不僅要在政治方麵,在精神方麵也要如此。朝鮮投降後不久,楚鍾南便開始下令發行《朝鮮日報》,用報紙深刻的揭露那些地主士紳階級的醜惡麵目,宣揚朝鮮族與漢族的兄弟關係,甚至於,他還不惜讓人為朝鮮族找到了炎黃二帝的某個後代做了祖宗,以此證明中朝原本是一家。……而現在,經過了一年多發展的《朝鮮日報》在朝鮮的許多地區都成了人們的必讀刊物。那些識字,家裏也有點兒錢的,就自己買了看;家裏沒錢的,就喜歡跑到茶館、酒肆等地聽茶博士讀報,連進出城的城門口,也每天都貼有一份日報,供來往的人們閱讀。

“唉,當年八旗軍殺過鴨綠江,頂多兩個月就打到漢城,可如今換了第四方麵軍,怎麼就成了滿清害怕咱們打過去了?”平壤某茶館,一名頭戴尖帽的朝鮮中年人搖頭對同桌歎道。

“這還能怪誰?官府腐敗不堪,將不為將,就算士兵再厲害,也抵不過那些女真人。”中年人的同桌搖頭歎道。

“士兵也不願打才對。”旁邊桌子上有人插話過來,“你們也不想想,原來軍隊裏的士兵都是怎麼來的?都是被各地的官府強拉過來的。本來就不願意打仗,還要錢沒錢,要餉沒餉,連飯都吃不飽,誰願意拚命地去跟那些女真人打,那不是白白送死?所以啊,要我說,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土地的關係。”

“這倒是。”中年人一臉讚同,“這土地改革雖說不為那些士紳所容,可卻讓窮人都有了過活的資本。大家為了保住自己的家業,為了以後的日子,自然要拚命地打跑敵人。”

“哼,一幫馬屁精。爾等還算什麼朝鮮人,竟如此落力為那小北荒說話?難道爾等不知,那楚鍾南乃是侵吞我朝鮮國土的賊人麼?” 這邊幾桌說的正熱鬧,旁邊的雅間裏卻突然躥出一個穿著不錯的年青人,同樣的朝鮮服飾,卻顯得氣勢洶洶。剛一出來,便指著剛剛說話的幾個破口大罵。

“朝鮮本就是中原的藩國,朝鮮人跟漢人也是同祖同宗,小北荒來的人讓咱們這些窮人過上好日子,咱們為什麼不能說他們的好話?”剛剛那中年人反駁道。

“區區蠅頭小利,便讓爾等賣國求榮?”那年青人叫道。

“哼,看這位少爺穿著華貴,想必不知道咱們這些小商小販的苦處,更加不知道鄉間百姓的日子是什麼模樣。難怪會這麼說。”另一桌剛剛插話的那人冷笑道;“你可知道,在一年多前,鄉間百姓每年種下的糧食大多隻夠半年之份,還要去掉穿衣燒火之用……可自從土改之後,他們不僅能吃飽,還有了盈餘。這些,對閣下來說或許隻是蠅頭小利,但對我們這些平民百姓來說,卻是活命之恩。我們為什麼不能為小北荒說些好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