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李自成率農民軍在河南東部連克城邑十餘座,於四月二十四複圍河南開封。祟禎起用侯恂為兵部侍郎,負責山東、河南、湖北軍務;令陝西總督孫傳庭迅速出關增援河南;又令督師盧象升,丁啟睿、總督楊文嶽及總兵左良玉等率師約二十萬、炮車萬輛馳援開封。六月下旬,盧象升等率領的明軍到達開封西南四十五裏的朱仙鎮。李自成留小部兵力繼續攻城,鉗製城內明軍;自率主力占領朱仙鎮西麵的有利地形,打擊明援軍。雙方激戰數日,候恂懼戰,率軍留於外圍,不敢前來支援;丁啟睿、楊文嶽,以及左良玉等人農民軍勢盛,漸漸膽怯,左良玉更是率部乘夜逃遁,使得明軍防線出現漏洞。李自成抓到機會,對明軍展開猛攻,盧象升雖極力奮戰,但麵對近百萬的李自成主力,終究是獨木難支,在各路明軍也相繼潰退之後,力盡戰死。
在戰敗了盧象升部之後,李自成不顧麾下將士疲敝,抓住機會派精銳部隊繞道截擊左良玉。左部剛退走八十裏,李自成即揮軍前堵後追,繼而發起猛攻,左良玉本就怯陣,受到攻擊,立時陣勢大亂,相互踐踏,死傷慘重。農民軍獲降卒數萬。
此戰,李自成臨機應變,圍城打援,不僅擊敗了明軍最後的主力,還使得祟禎最倚重的大將盧象升戰死,可說是為奪取中原奠定了基礎。此戰之後,左良玉逃到了襄陽,隻是因為麾下依然有著不弱的兵力才被祟禎免於追究。而除去左良玉,導致官軍大敗的其他幾人,總督楊文嶽被免職,督師丁啟睿被捕下獄。
官軍戰敗,李自成繼續圍困開封。九月二十四日,開封城被圍已經超過半年,城內糧盡。巡撫高名衡等人議決在朱家寨口決開黃河,水淹李自成大軍。可惜,事機不密,被李自成知曉。農民軍移營高地,同時,李自成先行派遣數萬難民決開黃河,河水自開封北門入灌,從東南門而,水聲奔騰如雷。開封城中百萬民戶,盡皆被淹。惟有周王妃、世子及巡按以下,不到兩萬人在這場大難之中得以逃脫。就連主動決河的李自成軍也被淹死萬餘人。
開封佳麗甲於中州,剛被圍困之時尚有百萬民戶,後來被圍半年,因為饑餓或者疾病而死者達兩三成,但是,李自成決河淹城,卻使得滿城盡墨!李自成見開封已無價值,拔營而走。十月二十四日,開封失陷後,孫傳庭整頓軍馬進入河南,在南陽與李自成軍大戰。李自成軍剛剛經曆大戰,又受到決河影響,不敵孫傳庭,戰敗而逃,孫傳庭率軍追至郟縣。李自成軍在道路上遺棄甲仗軍資,官軍忙於拾取,不戰自亂。李自成抓緊機會,乘機攻擊,官軍大敗,孫傳庭敗走。
十一月十四日,李自成率諸將,連營五百裏,進攻汝寧。總兵虎大威中彈而死,城被攻破。前總督侍郎楊文嶽、兵備僉事王世琮、知府付汝為等人全部死於此戰。此時,河南郡邑殘破,大明朝廷也不再在此設官,百姓無奈之下,大多結寨自保。各處民寨,要麼投降義軍,要麼接受朝廷任命,卻又互相吞並。李自成見河南已經亂成一團,百萬大軍難以就食,遂發兵襄陽。其時左良玉正於襄陽召集兵馬,聽聞李自成已經殺到白馬渡,急忙將大營移往南岸,意圖阻止李自成。李自成率十萬大軍搶渡,左良玉不敵,拔營而逃,遁往武昌。李自成渡過白馬渡,長驅直入,進至襄陽。襄陽官吏盡逃。李自成軍遂殺往宜城。
而就在李自成大殺四方之機,張獻忠也再次召集兵馬,先克舒城,再克廬州,重新複起。
同時,在這一年,與左良玉等人齊名的明廷大將賀人龍因為與在接到軍令之後,遇到農民軍後卻不戰而走,引起了祟禎的憤怒。祟禎生恐賀人龍生變,奪其將職,並密令孫傳庭將其誅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