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懂初中孩子的心靈
這天,一位家長朋友找到我,開口就訴苦:“您說,我這兒子是怎麼回事?怎麼越來越讓人勞神?可讓人頭疼了!你說往東,他非要往西,越來越不聽話了。這不,暑假裏你越說該起了,他越賴在床上不動;你越說該寫作業了,他越要往外跑;你越說電視看多了不好,他越盯住電視不動彈;你越想給他講講道理,他越說不用你管……直到快開學了,我說你該寫寫作業,做做預習了,他卻直言寫作業沒勁。我說當學生不寫作業哪行,他說要不我就不上學上班得了。我說你年齡小上班還不行,總不能閑呆著,他說要不就死了算了。您說,多氣人!孩子頭兩年還不是這樣,挺聽話的,現在,他怎麼這樣了?真是急死人……”
“孩子讀幾年級?”我問。
“初二。”
我笑了:“您別急,這很正常。”
“這還正常?”家長朋友一臉的不解。
我跟這位朋友做了很多交流,談了在初中校園裏老師們的感受,談了初中的孩子們是怎樣讓老師感到更勞心費力。最後我說:“您瞧,並不是您的孩子如此,大多數孩子都如此。要不,民間怎麼有‘人嫌狗不愛’的說法呢?初中的孩子們,正是這的歲數,初二就更突出一些了。”
“為什麼這個歲數的孩子‘人嫌狗不愛’?為什麼初二的孩子更突出?”家長朋友還是困惑不解。
麵對家長朋友的困惑,我開始條分縷析:
一是因為心理上處於關鍵期。少年時期,在個體心理發展中,正值心理斷乳期。他們一麵有獨立要求,一麵有依賴心理,他們試圖擺脫成人,卻又不能完全自立,他們的心理處於半幼稚半成熟、半獨立半依賴的狀態。國外心理學家叫作人的“第二次誕生”。這時,兒童時代的“平靜的內心平衡”被破壞了,掉入了暴力性的不安之中。這些心理特點構成了這個時期的特點:多事之秋。少年時期,大致相當於初中階段。因而整個初中階段都是一個人心靈成長的關鍵期,國外有心理學家稱之為危險期。而這個時期的特點在初二時最集中的表現出來,可說是關鍵期中的關鍵期。因而初二的孩子最勞神。
二是因為學習上處於突變期。從小學升入中學學習上已經有了很大變化,初二時的變化更為明顯。最突出的是數學課出現了代數和幾何,而且新開設了物理課和化學課。在學習方法上,要求有更多的抽象概括能力,小學及初一時的學習方法已經不太適用了。在學習負擔上也比初一時增加了許多。對這些學習上的突變,如果不及時自我調適,沒有足夠的心理準備,不能改變相應的學習方法,就會出現學習上的落伍。學習一旦落伍,心理能量就會在學習之外的活動上找宣泄渠道,因而最是多事之秋。
三是因為生活上處於適應期。從小學升入初中,好像劉姥姥進了大觀園,麵對一個陌生的世界。在小學,自己是大哥哥大姐姐,到了初中,一下子成了小弟弟小妹妹。對這一切,孩子都不適應。到了初二,已經過了一年的初中生活,環境適應了,夥伴熟悉了,老師的底也摸的差不多了,再沒有初來乍到的生疏感。於是,紛紛要“登台表演”一番了。這時,稍不留神,就會由點到線,由線到麵,形成群鴉噪林互相感染的局麵。如果不能及時采取措施,班級很可能成為亂班,孩子也很容易在這多事之秋出事。
四是因為發育上處於青春期。有資料表明,女孩十一二歲時開始第一次月經,到13歲左右時,有46~95%的女孩都來了月經,同時出現第二性征;男孩十三四歲,在夢裏發生遺精,開始了由小男孩向男子漢轉變過程。這年齡也大致正值初二。就是說,初二時大多數孩子進入青春期。男孩的初次遺精和女孩的初潮,孩子們自己都會產生“嚇了一跳”的驚慌心理,驚慌之餘又迷惑不解。就是說,生理上性的發育,必然帶來心理上的動蕩不安;動蕩不安的心態又很容易表現為行為上的紊亂。這也使得初二的孩子最“勞神”。
“看來,初二的孩子的確處在關鍵期的關鍵期呀!怪不得讓人這麼勞神。”朋友有了很深的領悟。
“說的對。”我肯定說,“所以,我們對初中特別是初二的孩子要多費點心。一般說來如果能讓孩子平穩渡過初二,初三就沒有太多的麻煩,少年便可順利地走向青年。因此,該抓住關鍵期,對初二的孩子多做些教育和指導。除了學校老師工作外,您也該多幫孩子一把。”
“是這個道理。”家長朋友很有同感,“我們應該怎樣幫孩子一把呢?”
我想到了一個實例。曉滸到了初一第二學期的時候,就不再如先前那樣聽話了。曉滸的父母敏銳地發現了這一點,就此,與我進行過大致如上的交流。之後,曉滸的父母意識到,孩子這兩年是需要要多花點心思的時候。於是,他們首先在教育態度教育方法等方麵進行了調整,統一了認識。隨後還專門召開了“家庭會議”,對孩子的成長表示了祝賀,同時進行了較多的溝通。曉滸感到父母對自己有了更多的尊重,感到自己長大了,長大了就該為自己擔起一份責任。從此,曉滸的父母對孩子少了簡單命令,多了交流溝通。同時,他們還經常和曉滸的老師保持聯係。正是和老師的及時聯係,他們知道曉滸進入初二增加了物理和化學兩門課程,忽然之間曉滸有點不適應,於是,及時請了鄰居的高中男孩幫曉滸很快對兩門新課入了門。也是和老師的聯係,了解了曉滸的交友情況,知道曉滸開始願意和女孩交往了。他們意識到孩子進入了青春發育期。他們沒有驚慌,沒有打罵,而是和孩子坦誠自然地交流,並且給孩子提供了兩本有關青春期指導的書,讓孩子懂得了自己,躁動的心有了一份安寧。後來,他們告訴我,曉滸比較順利地度過了初二。
“曉滸父母的做法不錯。”朋友讚同地說。
“是的。”我說,“他們的做法給我們很多啟示。一是對孩子的變化應早有心理準備,認識跟上來,多些理解,這是關鍵。對於孩子心理的發展如果有了足夠的理解,就會在對孩子的教育方法上更有針對性,不至於再拿對付小孩子的那一套,在教育態度上,也會給孩子多一些平等。二是增強與學校老師的聯係,早發現苗頭及時采取措施。這段時間的確是需要父母多費心的時候,如果能在早期發現苗頭,及時做好工作,就可以免遭更大的麻煩。三是多想辦法幫孩子抓好學習,力爭學習不掉隊。四來密切關注孩子的夥伴交往動向,消除不良誘因。最後是在家庭來點科學的性教育,幫助孩子順利走過青春期的困擾。如此,孩子也就順利度過了初二這個人生的關鍵期。”
“沒錯,咱也這麼辦。”告別的時候,家長朋友不再愁苦。
讀懂高中孩子的心靈
這是一個曾經震驚國人的不幸的信息:一個17歲的男孩,浙江省金華市中學生徐某,親手殺害了自己的生身母親!今天我們痛定思痛,為的是避免以後悲劇的重演。為此我們忍痛再一次走進這一幕現代悲劇。
2000年1月17日午飯後,徐某看見母親在房間裏一邊繡花一邊看電視,也想去看電視。母親卻說,馬上就要期末考試了,你要考前10名,還不用功點。接著又不停地講學習、考試成績、考重點大學一類的話。
徐某後來說,聽了這些話,感到壓力很大。從小學開始,母親要求他必須考97分以上,如果低於這個標準,不是打就是罵,要不就去找老師;有時甚至作業錯了,也要拉著他到老師那裏說清楚,很傷自尊心。進入高中階段時,他在班上大約居於40名左右,第一次期中考試後升到了第22名,第二學期期末考試就名列前10名。本學期期中考試降至第18名,他的母親知道後就拿皮帶、棍子打了他一頓,並說如果期末考不到班上前10名,就要打斷他的腿。想到母親打自己的情景,他很害怕。他說他學習已盡最大努力了,但同班同學都特別厲害。因此,他感到很壓抑,很委屈,很痛苦。
在這種極端痛苦的情緒下,當時患了感冒的他背起書包準備上學去。這時,他發現門後有一個木柄榔頭,就把它放進書包。隨後返回用榔頭朝母親頭部猛擊一下,母親痛得大叫,他繼續擊打,直至母親不動。當時,他也曾想過把母親送到醫院搶救,但是又害怕如果母親活了就不要他了。
徐某父親在外地工作,回家發現妻子屍體後及時報了案。l月26日,逃到外地的徐某被警方抓獲。
在看守所裏,徐某回答了下麵的問題。
——你為什麼恨母親?
他沉思片刻,眼圈發紅,低聲回答道,當時很糊塗,她總是為我的學習操心,在班上學習名次後退一點就打我罵我。真有點害伯,她總是沒命地打。
——母親從什麼時候開始打你?
這個問話勾起了他遙遠的回憶。他說,從小學開始,母親要求他考試成績不能低於97分。低了就打,打腿,打臉,用皮帶打,用棍棒打。
——母親打你是一種愛的表示?
他立即回答,對這種愛,有時能理解,有時不理解。不可能每次考試都考好,但是母親絕不允許我學習的名次有一點點後退。
——心中的苦惱向誰傾訴?
他哼了一聲說,平時和母親交流很少,也不好把家裏事跟別人說。
……
徐某是一個壞學生嗎?徐某的老師、同學、校長都反應說他是個好學生。一個好學生怎會親手殺害了自己的母親?
人們比較一致地認為,造成這幕悲劇的根本原因是由於學生課業負擔過重。從教育的角度看,是切中時弊的。但是,徐某從小就承受著沉重的課業負擔,從小母親就對他期望過高,而且又打又罵。為什麼這慕悲劇卻在徐某17歲時上演?其中的心理緣由何在?我們一起對此進行一番心理透視。
從心理學上看,這慕悲劇首先源於高中生的心理年齡特征。下麵我們看到的便是高中生心靈世界的圖景:
——心理狀態的躁動和不安。
高中生正處於從孩子到成人的過渡期,心理學上叫做青年中期。在以第二性征為代表的包括內分泌機能和神經機能等急劇的生理變化的同時,他們內心世界也發生了劇烈的變化。他們產生了以往沒有體驗過的內部欲求,他們對自己和周圍變得更加神經過敏。他們不僅對異性的興趣增加了,而且,在思維、情感、動機等等方麵也發生顯著的變化。這種內心世界的劇烈的變化,破壞了心理上的平衡狀態。因此,他們陷入躁動不安的心態之中。就是在這種躁動不安中他們開始要求獨立。這種心理上的獨立,不是都能順利進行的,特別是升學競爭的激烈,加劇了這種不順利。於是,他們就在沒有很好地準備和適應的情況下,向周圍的人們提出很多要求,而他們的要求又往往缺乏現實性。因此往往不能被周圍的人們所接受。這種矛盾又大大加劇他們內心的動蕩不安。
——自我意識的覺醒和混亂。
隨著青年期的到來,自我意識覺醒了。因而有時便意識到自己這個人已脫離了周圍世界而獨立存在。青年開始發現自我,這在自我意識的發展中是可喜的,但這時的自我又不是完全成熟了的自我。因此,青年從自我中發現的是內部劇烈的動搖和混亂。他們有時既把周圍作為自己的對立麵,又不完全認為自己是脫離他人存在的。於是,出現了與他人拉大距離的體驗和不能徹底分開的體驗這種雙重感情的交織和矛盾。同時,主客觀的相互作用,一方麵給了青年自信心,形成了他們自主性和自律性的生活態度,另一方麵,他們還不能很好地適應現實生活,還不能完全地獨立。這又使他們陷入各種各樣的矛盾狀態之中。
他們的自我意識的發展也可說是自我充實的時期。他們發現了自我,注意到了自我的脆弱性,因此很想充實強化自我,但是往往很難如願以償,於是他們的態度就變成防禦性的。之所以如此,也許就因為在他們從無意識和有意識兩個方麵認識到了自我的劣勢和脆弱。為此,他們的行為不穩定,動搖性很大,煩惱嚴重,陷於激烈的恐懼與不安之中。如果再遭受到考試競爭等社會壓力,就會越來越表現出防禦性的態度和行為。防禦性 行 為的一種變相表現有時候便是對人的攻擊性。就是說,有時候他們的攻擊性 行 為的背後不是強大的自我而是一個脆弱的自我使然。
——情感體驗的不穩和易怒。
由於內心世界的動蕩以及自我意識的覺醒,他們的感受性和興奮性增高,所以他們內心情緒的緊張程度一般較高,一個很小的刺激也容易引起很強的情緒反應,容易表現出衝動、反抗、粗暴。而且,情緒易變,極為不穩:一會兒沉浸在身體發抖的狂歡中;一會兒又陷入被打敗似的悲痛裏;一會兒由於有希望而昂首挺胸;一會兒又由於失意而俯首頓足;一會兒對人滿懷熱情;一會兒又對人怒不可遏。情緒體驗如此強烈如此不穩定,是青年心理的又一個特征。
容易發怒是他們情感的一個顯著特征。他們意識到自我,珍視自我,想拚命地保護自我。同時,感受性銳敏,有很強的獲得承認的要求。因此,壓抑自主行為或傷害自尊心的事,對青年來說是難以忍受的,自我被不安所籠罩,由此就容易產生恐懼和憤怒的情緒。當自我要求不能獲得滿足時,就表示出更強烈的憤怒。憤怒是欲望和需求被阻抑時產生的情緒。兒童在身體受攻擊時,在渴望的東西得不到時,都表現出憤怒的情緒。到了青年中期,由於自我覺醒,自尊心增強了,他們正試圖保護自我。所以在當自主行為被阻抑和自尊心受到傷害時發怒,是極為常見的。
——親子關係的矛盾和緊張。
對自我的發現和與他人對立的姿態,增強了他們對周圍的人和事的不滿情緒。不滿情緒的積蓄,會帶來怎樣的行動呢?一般說來,他們選擇的兩極是逃避和反抗,逃避的極端形式有時甚至會選擇死;反抗的極端形式便是與人為敵以及讓人不可理解的各種惡性事件。
這種人際關係特點很容易首先表現在與父母的關係上,使親子關係陷入矛盾和緊張之中。親子關係的變化,常常表現為他們不再經常與父母說話,從學校回家後就關在自己的房裏。這是心理閉鎖性的表現。所以閉鎖自己,原因之一是為了獲得獨立。可是,自我意識發展使他們處於獨立性和依賴性的矛盾之中,使他們既不願意失去對父母的依存,又想從父母那裏獨立出來。因而陷入苦惱之中。這種狀況便是“心理斷乳”。與父母在心理上的斷乳當然要經曆比生理斷乳痛苦得多的體驗。由於這種苦惱,常常導致了對父母的反抗。不難理解,由於上述諸多的心理特點的綜合效應,他們的對父母的反抗常常表現為攻擊性 行 為,甚至采取極端的形式,從而導致惡性事件。
上述這一切心理特點在高中一二年級表現明顯,與女生相比在男生身上的表現又往往更為外顯而強烈。
透過17歲男孩殺母的悲劇,我們看到的就是這樣一幅心理圖景。
當然,這樣的心理年齡特征並非必然會釀成悲劇。但是在一定的外部心理誘因的作用下就較容易釀成悲劇了。
麵對高中生的這些心理年齡特征,如果成人特別是父母對他們給予起碼的理解,給予恰當的指導,就不會引燃他們躁動失衡的心靈的爆炸,就會使他們嚴重失衡的心理逐漸地獲得新的平衡,也就使他們走過生命的躁動的季節,走向心靈的真正的成熟。絕大多數高中生正是獲得了這樣的幸運,才平穩地走過了躁動,走向了成熟。
然而,徐某沒有這種幸運。他遇上了一個個性心理很不健康的母親,遇上了一個把對孩子的愛畸變為病態心理的母親,遇上了一個對孩子的心理年齡特點全然不知全然不顧的母親。這對孩子的心理健康發展是極為有害的心理氛圍。於是,這種有害的心理誘因引爆了一顆劇烈躁動著的心靈,釀成了一幕現代家庭教育的悲劇。
但願這慕悲劇留給我們永遠的警醒!
孩子厭學的根源在哪裏
心理谘詢室裏,一位家長朋友找到我:“馬老師,說這孩子厭學怎麼治?”
不少家長為孩子的厭學而頭疼,這又是一位為孩子厭學感到頭疼的家長。我一麵心裏想著,一麵笑著請他坐下:“說說看,孩子怎麼個表現?”
“就是不喜歡學習。從小這樣,升入中學更嚴重了。老師說上課不願意聽課,回家更不願寫作業。去過少年宮,去過特長班,寫大字,拉提琴,畫畫,電腦,都學過,去幾回了,學費都白扔了!你問他,他說上課沒意思,看書沒意思。”家長朋友一臉的愁苦不堪。
“那麼,他覺得什麼有意思?他喜歡什麼?”
“隻要不說學習,什麼都行。”家長列舉出孩子的愛好,“愛看電視,電視劇看起來沒完沒了;玩電腦遊戲簡直是一絕,有時候大人都玩不過他;還好打麻將,昨天晚上還贏了200塊呢……”
“孩子有這麼多愛好,就是不喜歡學習,您看孩子的問題到底出在哪裏呢?”我想和家長朋友一起來探討。
“是啊,我就愁的這一點。”家長求救似地說,“您看毛病在哪裏?”
“您說孩子厭學,這看法有點不準確。他不單是厭學,而是厭惡勞動,厭惡一切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學習不過是他厭惡的勞動中的一部分。他喜歡的東西都屬於娛樂消遣的範圍,沒有一樣是創造性建設性的活動。而勞動的本質就在於其創造性建設性。現實生活中,我們可以看到一些年輕人,他們隻會玩,隻會享受,隻會消費自我,而不會做,不會創造,不會實現自我。這是令人憂慮的。您的孩子雖沒有那麼嚴重,可鬧不好也將成為一個隻會玩的人。因為他厭惡的不隻是學習,而是一切創造性的勞動。”我分析說,“最近,接觸了解了一些厭學的學生,情況固然不盡相間,但相當部分厭學的學生,都是花錢如流水,隻知享受玩樂,對任何創造性的腦力勞動或體力勞動都感到沒意思。這是有點普遍性的。”
家長朋友有所悟:“我真沒想得這麼深,我隻覺得他不愛學習……”
“是的,為什麼許多家長把孩子厭惡勞動隻看成厭學,把孩子全局性的缺點隻看成局部毛病,把全麵發展上綜合性問題隻看成智商問題甚至僅僅看成分數問題呢?這是因為,這些家長的眼睛隻盯住了一個分數,別的東西就還不見了。‘一葉障目不見泰山’這句話正好用在這兒。”
“的確如此。”家長很有感觸地說,“我也犯了這個毛病。”
所以常遇到這種情況:家長急急火火地找到心理谘詢師,愁苦萬狀地說孩子如何如何厭學,恨不能立刻討一付藥,拿回去給孩子吃,吃了馬上考個前三名。要問他孩子別的情況。有的家長甚至說,您別管他別的,他什麼都不幹,什麼都不好,隻要拿來好分數就行。這些家長忘了一點,孩子的成才不是單單一個分數就可以的。
心理學研究認為,一個人成才與否不完全取決於智商高低,而取決於其智慧行為中的兩種心理機能係統的相互作用。其中,認知性心理機能係統在智慧活動中,具有直接參與對客觀事物的認識及處理各種內外信息具體操作的機能。人們把具有這類機能的諸多心理因素統稱為智力因素,它們包括感知、記憶、思維、想像等。非認知性心理機能係統對智慧活動具有動力和調節作用,它們不直接參與對客觀事物的認知及處理各種內外信息的具體操作,而對於智慧活動起始動、維持、強化、定向、引導和調節作用。人們把具有這類機能的諸多心理因素統稱為非智力因素,它們包括動機、興趣、意誌、性格等。研究表明,一個人成才的過程是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相互影響,又以非智力因素起決定作用的過程。近年又有人提出情商概念。所謂情商,就狹義說包括情緒的自我認識、自我調控、自我激勵的能力和認知他人情緒,協調人際關係能力五個方麵。就廣義說指智力之外的興趣、情感、意誌、氣質、性格等心理因素。有人認為智商決定人生20%,情商主宰人生80%。且不論百分比是否準確,這確實從一個角度說明非智力因素對孩子發展的重要作用。一句話:成才先成人。孩子的家教首要的是教孩子做人。
談了上麵的意思,我說:“回到厭學的問題上來,孩子很少有單純厭學的,厭學隻是孩子性格弱點的部分表現,就好像發燒是某種疾病的症狀一樣。光吃退燒藥有時去不了病,光抓厭學,也解決不了問題。”
家長朋友一個勁兒地點頭:“在理,在理。那麼您說我該怎麼辦?”
“您孩子的問題,主要是一個怎樣做人的問題,是生活態度問題。生活的主要內容到底是創造進取還是享受玩樂,這條路不能讓孩子走歪了。”我懇切地說。
“可現在許多成人活著不也是在享受玩樂嗎?他們活得挺好的。對這麼個十幾歲的孩子談生活態度,是不是……”家長又生疑問。
“是這樣,吃喝玩樂的人的確不少,他們在社會上也沒有找到自己的位置,並沒有都進了監獄。”我說,“這是因為他們是成年人,知道在關鍵處把握自己,掌握分寸。孩子可不行,他們還沒有足夠的把握自己的能力,一旦認準享受玩樂的人生,輕者變成什麼也不能製造的‘廢物’,重者則可能成為社會的‘害蟲’。因此,我門應該看到孩子厭學後麵的帶有更大危害的問題”
“給孩子講人生的大道理他聽不進去多少,真不好辦。”家長有些為難。
“您不必非給孩子講多少做人的大道理,或者您不會講幹脆不用講道理,您隻要少給孩子錢,少帶他進商店,少讓他看電視,少讓他玩,少跟他談論抽煙、喝酒、打麻將、穿皮爾卡丹、吃滿漢全席、坐豪華汽車、住總統套間的樂趣,就是最好的人生的教育。家庭生活自然是舒適輕鬆好,但如果超出一定限度,讓家裏充滿著一味追求享樂的氛圍,那將是孩子厭學毛病的溫床。因為這種家庭氛圍本身就是厭惡勞動,厭惡一切創造性的體力和腦力勞動的氛圍。”說到這兒,我笑對家長朋友,“也許我說的重了一點,但真心地希望幫您找到孩子厭學的病根,治好這毛病。”
“謝謝您,要治好厭學這個病,是應該從做人入手。”家長朋友真誠地說。
我們能達成共識,對他們的家庭生活,對孩子的成長將是一件幸事。我想。
教子成人的“基礎工程”
電話約定之後,一位女士坐在了我的麵前,開始講述她的教子難題——
我們的兒子今年14歲,可麻煩了,讓人不知怎麼辦好了!孩子原本在市裏讀書,老師說腦子挺好,就是不努力,成績很糟,還和幾個外麵社會上的男孩混在了一起。一次我們外出,回家後發現了家裏的煙頭。經詢問證實是他的幾個小哥們來家裏抽煙扔下的。我們剛批評幾句,孩子就借口出去了,一走一天。我們很是著急。晚上,他的幾個小哥們把他送了回來,讓我們不要打他。後來,又有幾次孩子對我們說謊,離家出走。也不知是怎麼回事,他越來越沒有滿意的時候,越來越不拿父母的話當回事,越來越誰也不怕,常常說“我怕誰!”而且還要挾父母,你越怕他不上學,他越拿不上學嚇唬你,你越怕他離家出走,他越拿離家出走嚇唬你,一不高興就說:不行,我就不上學,不行,我就走……
我們真怕孩子形成反 社 會人格。為了切斷孩子和那幾個小哥們的聯係,我們就把孩子轉學到了姥姥家所在的縣城。可他更不好好念書,不好好聽課。更嚴重的是前些天又打了同學,惹了很大的麻煩。這幾天在家裏倒是老實一些……
我這個人脾氣急,可以說是爭強好勝的那種人,是恢複高考自己考學來到城市的。孩子的父親在機關工作,特別老實誠懇。我們對孩子可沒少教育,總是教育孩子學好,對孩子的期望很高,真的費心不少。可是孩子怎麼這樣?我感到我所得到的和我所付出的太不相等了……
“不,在教育孩子這件事上,哪一位父母都不會蒙冤——你得到的東西一定是對你的付出的回報。”麵對這樣素養較高的女士,我直言相告說,“就是說,孩子長成個什麼樣子,一定是他所受到的全部影響因素的結果。在這些因素中,家庭教育首當其衝,而母親的影響又是重中之重。作為孩子的父母,可能是個很好的人,很出色的工作者,但不一定就是一位好父親好母親。不錯,沒有幾個父母專門教孩子學壞。但這隻是教育的一般方針和原則問題,家庭教育的效果往往不是由此就簡單決定了的,常常取決於具體而細微的教育措施、方法、策略以及教育藝術,等等。我的意思是,孩子發展成這個樣子有其必然的因果規律,究竟是什麼原因讓孩子變成這樣的?在家庭教育上特別是早期教育上有沒有應該反思的東西?”
孩子的母親陷入了深深的回憶中:
“孩子從小在姥姥身邊長大。姥姥對孩子非常溺愛,凡事都由著孩子。孩子想要什麼就哭,即使見身邊沒人止住了哭聲,一見到姥姥也會繼續狠命地大哭。隻要他一哭,要什麼姥姥就給什麼。當時孩子小,我們也沒在意。孩子上小學了,才和我們一起生活。我對孩子要求高,性子急,孩子已經六七歲了,什麼也不行,我就對孩子一百個看不上。我就一麵和孩子沒完沒了地講道理,一麵又替孩子做好多事。比如,剛上學那會兒,我看孩子係鞋帶那麼慢,總是急得趕緊給他記好。三年級的時候,我看孩子寫作文磨磨蹭蹭地就著急,於是,孩子的作文都是我來口授,孩子記錄。就這也不行,孩子還是一無是處。我就更經常地講道理,可是我們的話越來越不靈了。我們居住的樓房是一個封閉的小世界。家裏沒有夥伴,我們就最大限度地滿足他物質上的要求。可是誰知父母卻成了他的頭號敵人。我還想到了和孩子寫信的辦法,也不管用……”說著,孩子的母親遞給了我一封寫給孩子的有十多頁的長長的信。
至此,孩子的病根基本明了——家庭沒有為孩子打好人格基礎。具體說來,一是“隔代教育”給孩子碼歪了最初的人格基石。事情就是這樣,孩子還是在不會說話的時候,就會找到牽著成人鼻子走的“法寶”了。那是成人親手交給他的。這個男孩要挾成人的法寶就是不良的隔代教育賜予他的。孩子學會要挾成人,實際上是在孩子心靈上碼歪了人格的最初一層基石。比如,孩子不知什麼叫克製欲望,因為在他的生活中不曾有過欲望不能滿足的時候,比如,孩子不知什麼叫有所規範,因為在他的生活中一直可以為所欲為,比如,孩子不知什麼叫關心他人,因為他的生活中從來都是別人來滿足他……教育科學與心理科學的共同結論是,孩子六七歲之前,已經為他後來的人格奠定了基礎。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很有道理。二是“包辦教育”加劇了孩子人格基礎的傾斜。為孩子人格奠基不是單靠耳提麵命,重要的是給孩子生活的機會。母親從給孩子係鞋帶到給孩子口授作文,如此許許多多的包辦代替,剝奪了孩子在生活中必須經曆的磨煉的機會和汲取必要的精神養分的機會,也就是剝奪了孩子學習做人的機會。這樣,必然使孩子已經偏移的人格基礎更加傾斜。三是“過度教育”進一步扭曲了孩子的人格基礎。家庭教育的理想境界是最大限度地淡化教育氛圍,是讓孩子在沒有覺察到受教育的情境下受到教育。可是,父母對孩子學業的急功近利和期望值過高,母親急躁爭強好勝的心態,沒完沒了的講道理,必然地導致了過度教育。而且,心理谘詢中經常碰到這樣的案例,父母對孩子的所謂教育,常常是一種自我宣泄,是為了自己,不是為了孩子,這根本不是真正的教育。給孩子寫信,原本是親子交流的一個渠道,但是,母親為了滿足自我宣泄的需要一寫就是十來頁,心態情緒化和語言成人化的長篇說教,也是一種過度教育。過度教育隻能適得其反,讓孩子排斥和抵觸。四是“環境教育”也不利於孩子的人格健康。現代化的鋼筋水泥的高層建築,封閉的生活空間,對孩子人格健康的不利,正如缺乏陽光空氣水份的生存環境對人的生命的不利一樣。孩子幼年和童年生活中這諸多原因,讓孩子的人格基礎傾斜了,孩子的人我關係觀念出現了偏差,於是父母對孩子失去了應有的影響力,於是教育陷入了困境。
“真是‘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過去我們一直找不到在孩子的教育上哪裏出了問題,現在看來真是不冤枉,孩子所以成了這個樣子,確實是對我們的付出的一種‘回報’。”聽了我上麵的分析女士十分感慨地說,“那麼,您說我們怎樣才能把孩子的人格改造好?具體說,是讓他和姥姥在一起還是和我們在一起?是把他鎖在家裏免得和外麵的人學壞了,還是送他去一個學校?孩子已經十來天沒有上學了,現在我們都急死了,您給我們出點主意好嗎?”
“心理谘詢師不能開出一個簡單的藥方,保您照方拿藥就可以讓孩子成才。”我說,“但有些問題是肯定的:一是孩子已經出現了成長障礙,隻能由父母來承擔這樣的麻煩,所以,孩子還是和父母在一起好。二是學校是孩子生活的最好的環境,所以不能把孩子鎖在家裏。三是給孩子汲取心靈養分的機會。比如現在就該給孩子一個好好的反思的機會,父母不必為孩子的上學先急死了,應該讓他先著急,讓他心靈有所觸動,心靈的成長單靠口頭說教不行。這是孩子的人格得以矯正,人我關係得以理順,父母的影響力得以恢複的契機。當然,這一切都需要當父母的要好好地反思過去,才能辦好現在的事情。雖說沒有靈丹妙藥,我們今天的溝通,肯定對孩子以後的人生會增加一份幸福。”
“別說以後,現在對我們就是最大的幫助,謝謝您!”女士告別的時候對重塑孩子的人格有了幾分信心。
麵對無所規範的男孩
又一個周六晚上,到了就要結束電話心理谘詢服務的時間,我的心理谘詢專線022-29228042鈴聲再一次響起。一位中年父親訴說了他們的親子故事:
“我看了您的關於心理學的書,知道您很懂得孩子們的心,請您來救救我們的孩子。我們夫婦在一個軍隊的企業工作,單位在一個山區,我們就住在這裏。孩子讀高一,今年17歲了。開始在我們這裏的子弟學校讀書,中考後自己去臨近的一個城市上學。他第一學期在學校住,後來他說不願意住校了,說要住招待所,我說不行。後來他自己也沒有把錢給學校,也沒有給招待所,問他也不說實話。也許是我們相信孩子相信的太多了,他習慣了騙我們。孩子讀書的地方和我們相距近100裏,每周六才回家一次,很少和家長溝通。最近老師通知我們說孩子迷上了網吧,每周的夥食費都花在了網吧裏,而且已經曠課20來天了。我們批評後,孩子不上網吧了,可還是不能堅持上學,學校要給他一個處分。現在他還是沒能按時回家按時上學。我們怕他和別的孩子一起學壞,幹出別的事,就想把他弄到我們這裏。可是他還嫌這裏的條件不好,嫌丟人。現在,我們焦頭爛額不知如何是好,就要期末考試了,我能不能請您和他見個麵?我們可以給他您的那本書看看嗎?”
我請他談談家庭情況和從小對孩子的教養情況。
“我們家庭條件還是可以的。”他說,“就是孩子從小身體不好,一歲多胳膊就斷過,學前班的時候得過肝炎,腎炎,跑了幾個地方治療。入學晚了一些。因為身體不好,在教育上,我們雖然也經常給孩子講道理,但是要求不嚴,總有點不忍心再讓他受苦。從而使孩子從小就太任性,根本就不聽我們的。”
現在看,男孩的問題應該說是家庭教育失誤的結果。第一,孩子小時候對他的要求不夠嚴格。對幼年孩子的教育不是單單講道理的事,重要的是行為養成教育,是長期嚴格的行為訓練的結果。家庭心理谘詢的個案一再證實,孩子鬧病,往往成為孩子心靈的成長的一個極為不利的因素。因為父母往往心太軟,稍不留意就會縱容了孩子的一些壞毛病。第二,孩子長大後與他缺乏溝通。孩子到了中學的時候,正是心理斷乳期,有人叫做危險期,是最需要溝通指導的時候。恰在此時,從小沒有養成自控能力的孩子離開父母單獨生活,應該說是一個不利的因素。這等於完全失控,就更多了一層危險。於是,孩子的心理和行為出現了一係列的混亂。
“那麼,我們現在該怎麼辦呢?”他表示了對上麵分析的理解之後問道。
“任何家教問題都沒有什麼立刻見效的靈丹妙藥。孩子的問題是17年的生活過程中形成的,當然也就不可能一個早晨全部解決。需要父母付出很多的心血。不能再放鬆,再大意,再掉以輕心了。”隨後我提出了建議。
我的第一點建議是強化孩子的規範訓練。孩子的問題就是為所欲為,無所規範。往往一些孩子沒有形成規範意識,小時候表現為在學校和家庭生活中沒有規範,但他還是未成年人,是可以得到原諒的。但是,他長大後也會無視社會規範,而這時社會就不會再原諒了。社會要求人必須遵從社會規範,輕者是製度的約束,重者是法律的強製,甚至對極端無視社會規範者,不惜淘汰一個人的生命的方式也要維護社會的規範。試想,一個沒有形成規範意識的孩子,到了社會上豈不是要處處碰壁?所以,必須對孩子進行規範訓練,讓孩子知道什麼叫規矩。現在雖然晚一點了,但還是可以奏效的。比如,孩子是回到父母身邊來上學,還是繼續獨自一人在外地上學,這件事就沒有什麼可商量的,隻有遵從父母的安排。因為你要靠父母來供養,你怎麼能為所欲為?你隻有服從的份兒。這就是規矩,這就是必須遵從的。現在有人提出了一個“子職教育”問題,說的就是教孩子學會遵從當兒女的規範。
現在,當務之急是讓孩子到父母身邊來上學。家長要明確告訴孩子,你怕丟人不行,就是要讓你體驗一下什麼叫丟人,什麼叫痛苦,這不是你願不願意的事,這是你必須承擔的一份責任。讓孩子對自己的行為的後果承擔責任是基本的教育。
聽到這裏,家長朋友說:“可是孩子說過,如果你讓我回去上學,我寧願不上!”
“那麼家長就可以說:我寧可不要你這個兒子!你不要跟我示威,你不要要挾我。這樣的問題,你可以自作主張,但是,你必須自食其力。否則,你沒有權利對我發號施令。父子再平等,你也必須知道要尊重你的爸爸!”說到這兒我笑了,“您看,心理谘詢師的建議原來也不夠溫柔啊?”
作為心理谘詢師,我主張必須要建立家長的權威。這是第二點建議。這與家教的民主化一點也不矛盾。在家庭教育中,作為教育者的家長,在子女心目中有權威,這是家長有效地教育和影響子女的重要條件。家長的權威主要體現在:家長的教誨,孩子能夠聽從;家長的批評,孩子能夠接受;家長的意圖,孩子能夠領會;家長所希望的,孩子能夠努力去做;家長所反對的,孩子能自覺地努力不去做,或是能克製自己的欲望。家長越是有權威,對子女的要求和教育越有可接受性,教育的效果就越有深刻性和持久性。如果家長在子女心目中沒有什麼權威,說了話,孩子不聽,提出要求,孩子不接受,表揚沒有激勵作用,批評沒有扼製作用,孩子根本不把家長放在眼裏,隻把家長的話當耳旁風。那麼,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效果隻能是個零。作為父母沒有足夠的威信,那麼教育上說一千道一萬什麼都不靈。在這方麵,父親的權威作用更是重要的。家教谘詢的不少個案都表明,由於家長特別是父親沒有權威,導致了家教的失敗。
對此,這位父親是有同感的,但是他說:“我跟孩子說過要尊重父母……”
“這不單是‘說’的事,而要讓他在生活實踐中學會尊重父母。比如說,在哪裏上學,上不上學,就不能完全由著孩子。”
“我就怕他會弄出點什麼麻煩事來。”他說出了心中的憂慮。
“任性的孩子往往是在他可以要挾的人麵前才有本事。如果父母不交給孩子要挾的辦法,孩子永遠不會要挾父母。父母最關愛他,他偏偏對父母來了要挾的本事;別人不吃他那一套,他就一點本事也沒有了。當然,事情還有另一麵。作為心理谘詢師,我也特別主張要理解孩子,尊重孩子,和孩子好好交流。就你們家庭的情況說,更需要增進和孩子的溝通。當然可以把我那本書給孩子看看,以便於溝通。這是解決你們家教問題的第三點建議。”
最後我說:“帶孩子來訪當然可以。問題是心理谘詢師不可能扮演管教孩子的角色,許多長期艱苦的訓練教育,還是要父母認真給孩子補課的。”
“謝謝您,我們一定爭取補好家庭教育的課。”
我知道他們的家庭教育還會有很多麻煩,因為“補課”比及時的教育要困難的多。但是,隻要堅持“補課”,他們的孩子就會逐漸有所規範,他們的家庭就會逐漸找到溫馨。
讓孩子學會對自己負責
“我剛剛看了您的書,就急切地來向您求助了。”一位母親見麵後就這樣開始了她的傾訴,“我們的兒子今年19歲,本來讀高三。但是他對高考製度很不滿。我感覺他是想考得好一點,但是又沒有把握,不想參加今年的高考,到明年再考。所以,從去年寒假裏放鬆了學習,今年開學了他在學校裏坐不下來,就提出了想休學,我和老師商量不想讓他休學。慢慢地他在教室裏就坐不住了,總是很煩躁,下課就往廁所跑,睡眠也不好。這樣,還是從今年春天開始休學了。暑假後開學他提出換一所學校重讀。可不久又說學校質量太差,沒有堅持下來,就繼續休學。休學之後,他就放棄了高中課程的自學,就在家裏玩電腦,隨便看一些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