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

城事

作者:許如果

曾經,無法理解想家這種情緒,更加不懂故鄉的涵義。

如今,當我在離家千百公裏的異鄉求學,我才體味到想家的心酸,明白了故鄉的涵義有多厚重。

我的故鄉是一座小城鎮,她太渺小,在中國地圖上是找不到的。

天光微亮的時候,小城早早蘇醒。

早點攤支起來了,炸得色澤金黃的油條,熱熱的豆漿,早市也熱鬧了,吆喝聲,還價聲是最通俗的樂章。

三三兩兩的學生迎著晨光上學,道路兩旁的店家陸陸續續的開門迎客。

太陽正當中時,小城正是熱鬧的時刻,馬路上可以看見好多放學回家的學生,車輛來往不息,偶爾也會出現微微的交通堵塞。

夕陽西下,晚飯後偶有人在街上散步,直到殘陽墜落。

小城是沒有夜生活的,九點多鍾小城的燈火已經闌珊,偶有一輛車駛過,刺眼的光芒照亮路麵,瞬間重回黑暗與安靜。

我的小城就這樣日複一日的天亮,天黑,不夠富饒,也不算貧困。

小城有著她的曆史,有著小城人引以為傲的古跡。

孤竹古國,伯夷叔齊,她的曆史也算是漫長。

東西南北四個城門,把小城圍繞起來,古老的經幢,太山石敢當,青灰色的城牆……

小城人也為這些古舊的曆史添了新的生機,城門旁的農家院落在夏天開了滿牆的金銀花,太山石旁有古稀老人在午後對弈,城牆旁有著許多人家的炊煙……

小城有山,鬱鬱蔥蔥的山林,有水,或湍急或平緩的河流。

分明的四季,沒有纏綿的雨天,也沒有漫長的冬季。

有的人世世代代在這座小城生活,有的人不甘一生平淡,離開小城,去大城打拚。

無論怎樣,小城依舊是小城,不管多少人在這裏,多少人離開這裏,她都不言語,隻是靜默在那一方土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