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北遼入侵,蕭離出征(1 / 2)

金碧輝煌的殿堂之中,此時卻是嘈雜聲不斷,所謂的百官,議論之間卻是相比於那街上小販處,並沒多大差別。

不過隻是議論的內容從討價還價變成了所謂的國家大事,例如,現在的北遼入侵一事。

對於戰爭,自古以來都有一個慣例,文官主和,武官主戰。而這大梁自然也不例外。隻見朝堂之上有著三種現象。一者唾沫橫飛,滿嘴的之乎者也;二者怒目圓睜,滿嘴的汙言穢語;三者閉目養神,仿若神遊天外。

“砰”一聲巨響,百官看去,隻見朱鴻鐵青著臉,冷冷地說道:“朕叫你們來,是來商討如何對付北遼大軍的,不是讓你們吵架的!誰再給朕多說一句廢話,直接滾出去!”

朝廷百官如此的作為,也難怪朱鴻會這麼大火,換誰麵對這種場麵,恐怕都壓不住那股火氣吧?

隻見朱鴻話剛落,朝堂頓時一片寂靜,與剛才完全是雲泥之別。

不得不說,這就是新王朝的悲哀,朝堂之上的百官,大多都是當初跟隨朱鴻起義的人,說好聽點是從龍之臣,但,就算他們此時穿的再如何華麗,頭上帶著再高的烏紗帽,都掩飾不了他們鄙陋的農民出身。

現在,他們大多數人之所以能站在這個宮殿中,不是因為能力有多高,而是因為他們站對了隊伍,粘了點功績,如此而已。

所以,指望這些人能想出什麼好的禦敵之策,那還不如指望公雞下蛋呢!

而那些有能力的,譬如丞相蔡陽,此時正閉目養神,一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模樣。

譬如戶部尚書裴建林,正抬頭看看天看看地,一副俺啥也不知道的模樣。

再譬如吏部尚書孟修,正緊皺著眉頭,一副深思的樣子,頗讓人有些欣慰,但,仔細一看,卻見他眼神都有些渙散,估計離睡著都已經不遠了。

至於那些真的有去思考的,無非隻有武官那群人,然而,一些大字不識幾個的兵蛋子,就算想也也肯定是想出硬打硬,直接開幹這些有跟沒有一樣的餿主意。

朝堂沉默了許久,以手扶額,輕輕歎了一口氣,直接點名:“蔡陽,你有什麼好的主意嗎?”

蔡陽走了出來,一雙眼睛半眯著,躬身一禮,說道:“北遼入侵,對我大梁確是國之重事,臣亦想為國盡一份力,然,臣對於軍事可謂是七竅通六竅,一竅不通,實在想不出什麼辦法,還望陛下見諒。”

朱鴻臉色已經有些鐵青,但卻也找不到什麼理由發火,畢竟蔡陽隻是一個文臣,對軍事不通也實屬常理。

然而這時,裴建林眼珠子一轉,站出來說道:“陛下,軍事戰略一事,朝中誰敢言能勝於幽王。故,臣建議,退敵一事,可交由幽王蕭離來負責。相信以幽王的本事,定能守住我大梁的江山的。”

朱鴻眼中閃過一絲隱晦的笑意,不過臉上還是看向了蕭離:“裴卿所言倒是事實,不知,風揚肯接這個軍令嗎?”

蕭離走了出來,臉色肅然:“這個軍令,臣接了。臣雖不敢保證一定打退北遼軍隊,但,隻要臣還活著,便不會讓北遼踏入我大梁半步!”

“好,既然風揚你有這等報國之心,朕十分欣慰。蕭離聽令,朕許你十萬大軍,即刻調兵遣將,後日出發!朕,相信你能打退敵軍!朕,等著你凱旋歸來!”聽到蕭離接下了軍令,朱鴻心頭一陣興奮,按捺不住,猛地站了起來,大袖一揮,說道。

“臣,接旨!”蕭離低頭應道,眼中閃過一絲落寞。

……

“來,看著我的動作,這一劍,應該這麼用。”一位黑衣少年手中拿著一把沒有劍格的白色長劍,手腕一抖,手中長劍迅猛刺出,在院中的大榕樹的樹幹上連點數下。

“看明白了嗎?”黑衣少年轉頭看著身後那一襲長裙的少女,眼中帶著明顯的愛意說道。

那少女使勁搖了搖頭,從小就沒怎麼接觸武功的她,對於這些本就是一頭霧水,再加上,蕭寒現在所演示的劍術,也不同於一般人,畢竟,換作別人,早就一劍刺到透底了,哪會這樣一點即離?

蕭寒收劍而立,說道:“雪顏,對於武功,你是初學,所以我挑了比較容易的劍法來教你,但你底子還是太差,又不過初學。而這對劍和這套劍法,都是我為你量身定做的,這對劍細長,又帶有血槽,哪怕隻是刺破皮膚,都會血流不止。而這套劍法也是隻求傷敵,不求殺敵,以快為主,隻要能刺中別人幾次,流血都能流廢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