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奇怪的皇帝(三)(1 / 2)

“當曆史的腳步穿越昔日的武王行轅大帳,這一時刻的歡樂足以激蕩大漢的四千年塵封的先祖的記憶;當祝福的聲響震徹十月的神州九天,這一時刻的歡樂足以激蕩今日我大漢384萬萬畝豐饒的土地。

英雄的大漢軍隊在這裏集結,自豪的大漢臣民在這裏歡聚。

曾幾何時,為了這個值得紀念的慶祝,多少誌士仁人奔走呼號、殫精竭慮。

曾幾何時,為了這個值得慶祝的紀念,多少英雄豪傑前赴後繼、浴血奮戰。

今天,我無比欣喜地看到,不但老一輩的將軍們老而彌堅,不減當年之勇。而且更多的年輕人已經把安定繁榮大漢的大旗抗在肩上,把祖國的重托抗在肩上,把未來的希望抗在肩上。你們堅挺的脊梁足以讓你們的列祖列宗欣慰安然。

英雄的血肉凝成大漢軍人的錚錚鐵骨,英雄的精神聚起大漢軍隊的赤膽忠魂。光榮傳統,世代相傳,大漢軍隊,威名遠揚!時光流轉,歲月如梭,大漢軍隊的英雄氣概是奔騰不息的滔滔江河,激越澎湃,浩浩蕩蕩!

……

展望未來,大漢的發展前景無限美好,全軍、全國各族人民要更加緊密的團結起來,與時俱進、銳意進取,繼續朝著建設富強、開放、和諧的國家,為大漢王朝創造出新的輝煌這一宏偉目標奮勇前進;繼續以自己的辛勤勞動和不懈奮鬥,為大漢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偉大的皇帝陛下萬歲!偉大的大漢帝國萬歲!”

劉宏很滿意的看著下麵狂熱的軍隊士兵,顯然他對於這一次自己的講演非常滿意。當然,更令他滿意的是站在一個不是很起眼的角落裏一直用古怪的神色看著他的一群人,一群在狂熱的士兵中顯得那麼冷靜,那麼的格格不入的人,也是一群令他他頗感興趣的人。

是的,這群人就是李書實和他的那些個“笨蛋”手下。雖然劉宏留下了不少的破綻,但是因為這位大漢的最高統治者在街頭巷尾的傳言中實在不是什麼好貨色,即使是李書實這個從後世的曆史書上覺得這家夥似乎在某些地方也不太壞,所以大家都不自覺的避開了這種猜想。

於是,當所有官兵被召集起來聆聽大漢最高統治者發表的訓話的時候,他們所有人看著台上那個年輕的身影集體陷入到石化當中,直到熱烈的歡呼聲將他們喚醒。

之後是宣布對士兵以及低級將官的犒賞,包括了爵位、金錢以及肉食。至於那些有資格參加皇帝的宴會的人顯然不會和這些普通士兵們一樣,他們所追求的東西也遠比這些士兵複雜得多,甚至某些表現比較突出之輩還要受到皇帝的親自接見,所以就不參與這種犒賞了。

“我說公偉啊,我可聽說昨天晚上有個小家夥給你送了不少的好酒,不知道我這禦酒是否能夠與之相比呢?哎呀,就連我這九五之尊也經常在宮裏感慨好酒太少啊。”

時至晌午,漢帝的犒賞隊伍已經押送著大量的物資來到了軍營,其中還包括了十數名禦廚。這些家夥不愧是專業人士,不到一個時辰,一桌相當華麗的飯菜就準備的差不多了。也正是在這個時候,李書實知道了當時那個看向自己眼神不善的老仆從的名字——趙忠。

感到自己似乎從鬼門關前轉了一圈回來的李書實不禁出了一身冷汗,話說當時如果自己叫囂什麼除奸臣斬貪官之類的激進言辭的話,名聲估計應該會提高不少,不過那些得到的名聲恐怕就隻能刻在自己的墓碑上供人瞻仰了,而且前提那塊碑至少要是張超這樣的書法家或者是盧植這樣的當世名臣所題寫的碑文才有可能。嗯,還要保留個幾十年幾百年才行。

宴會的席次很有講究,皇帝坐北朝南,而他右手邊第一個位子坐的便是右中郎將朱儁。第二位坐的竟然是南陽太守劉焉,第三位則是荊州刺史徐璆,第四個位置也出人意料的給了前南陽代理太守秦頡。由此可知劉宏對於前後兩人南陽太守還是觀感不錯,所以在宴會的座次上給予褒獎。雖然李書實對此有些迷糊,但是大多數官場老油條卻對此看的非常清楚。

至於李書實,他沒資格去混右手那一趟,不過左手邊倒是混到了一個和孫堅相鄰的座位,而且還比孫堅更靠近皇帝。不過孫堅似乎對李書實的戰績還是比較服氣,所以對於這個安排倒是沒啥抵觸的情緒,而且還主動與李書實聊起了雙方今後的打算。

而我們的劉備童鞋,則完全不知道跑到哪個角落裏去了。雖然他也算是屢立戰功,頗有建樹,可是終歸還是出身問題限製了他。但是他又不像李書實這樣認了個不錯的祖宗,又獲得了一個雖然實際利益不大可是名聲好聽的太守,所以從李書實目測來看,朝中頗有人望的蔡瑁的位置都比劉備要好很多,至少李書實還能看到蔡瑁其人,而且和他遙遙的點了點頭。

因為身在軍營,沒有什麼樂隊舞女助興,所以劉宏也就讓所有人自己愛吃吃愛喝喝,還顯得氣氛熱烈點。同時劉宏也饒有興趣的提起了朱儁頭天夜裏的飲酒問題。這既是一個閑聊的好話題,同時也隱晦的透露出,劉宏在軍營之中的眼線是何等的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