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酋長,現在戰局已經到了這種程度了,我們應該可以收尾了吧……”
看著眼前略顯膠著的戰局,克托有些不敢確定的向身前的石克樂詢問道。畢竟這是羯人第一次與擁有數萬守軍的漢人城池對撼,之前都是找一些守備鬆弛的小城撿撿便宜,所以打起仗來分外沒有底氣。或許也隻有石克樂這樣參與過鮮卑人與漢人大戰的老兵才能如此從容吧。
可是克托不清楚的是,他眼中鎮定自若的大酋長石克樂其實現在絕沒有他表麵上那樣的信心滿滿。因為他是大酋長,而他身邊是數萬羯族的中堅力量,換句話說,羯族的現在和未來都捏在他的手中,也都決定於他的一念之間。成,聲震草原;敗,百年之內再為奴仆。
是的,現在己方已經損失了接近八千人,如果不是在戰士之中夾雜了不少普通牧民和婦女的話,恐怕羯族的攻城部隊已經承受不住了。想到這裏,他覺得自己要好好感謝一些對麵城中的那位主將,如果不是昨天他徹底打殘了世嘞部的話,今天他石克樂還找不出足夠的炮灰。
可是現在,世嘞部帶來的婦女以及原本跟隨在世嘞部周圍的那些小部落的戰士,統統都成為了他石克樂野心的墊腳石。而自己部落引以為傲的七千王庭部隊可以完完整整的在後方等待戰機的出現,從而有機會成為那壓倒駱駝的最後一塊鐵秤砣。
這支部隊也是石克樂自信的來源,而這支部隊也的確能給他帶來這樣的自信——他們擁有羯族部落中最好的裝備,騎著整個羯族最好的戰馬,他們在曆次戰鬥中活下來的人數也最多,所以有著足夠多的善戰老兵成為整支部隊的骨幹進而讓更多的族人免於夭折。
這支部隊是石克樂的祖父留給他父親,而他的父親又將其交予他之手的寶貴財富,數代的積累已經讓這支部隊變成了一架非常出色的戰鬥機器,即使和現在如日中天的鮮卑部落的那些強軍相比,石克樂覺得己方最多也不過是人數無法與對方相比而已。
更何況現在,自己的身邊還擁有了一個極有潛力的薩滿祭司,可以為自己部落的戰士加持各種增益的狀態。雖然對麵的漢軍借助城牆的緣故抵抗的十分激烈,但是戰爭進行到這個時候,對方所擁有的地利優勢已經被羯族英勇的勇士們蠶食的所剩無幾。那麼,自己現在隻需要等待對方體力消耗殆盡的時候發動雷霆一擊,就能一舉擊垮對手,成就自己的又一個偉業。
當然,羯人手中握有自己的強力底牌,李書實這邊同樣也不是一點後手也沒有。
不說別的,光是那架威力十足的金火罐炮就讓李書實的底氣增加不少,隻可惜這個時代沒能發展出可以讓炮彈更為精準的彈道學,可以讓投石機成為指哪打哪的利器。隻不過使用散彈作為攻擊手段以後,覆蓋攻擊對於精準度的要求就下降了不少,而且因為金火罐炮發出的炮彈隻要沾到皮膚上就能夠讓敵方中毒。就算打倒敵方的鎧甲或者皮衣上,彈丸上附著的高溫毒性液體金屬也能夠將非金屬防具直接燒穿進而傷害到敵人。
同時李書實還有一張王牌就是那一直保持在八百餘人規模的西涼騎兵。
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在西北人的血統之中混雜了來自於羅馬鷹旗軍團士兵的血統,西涼騎兵這一職業即使是步戰也較之步兵強出了很多,完全沒有其他騎兵失去馬匹以後武功自廢N成的窘境。而經過呂布以及典韋的訓練,他們的紀律性和殺傷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尤其是經過幾次草原商隊的護送之後,這些原本成長性出眾但是苦於缺乏經驗的士兵們開始了爆發式的成長。這一次的作戰,考慮到西涼騎兵步騎兩用的特殊性,李書實最終還是將其留在了離石城內,作為城牆上出現較大缺口時填補窟窿的敢死隊。
這支隊伍一部分依然作為李書實的親衛隊,而另一部分則交給了戰場總指揮高順的手下。
其實李書實很希望把所有西涼騎兵都集中在高順手下,畢竟那“八百陷陣死士”的稱號實在是太拉風了,雖然不知道李書實高順麾下的陷陣營都是些什麼角色,不過李書實相信在高順的指揮下,這八百餘西涼騎兵一定會發揮出璀璨的作用的。
可惜,高順也好,程昱也罷,都反對削弱李書實身邊的防衛力量,更何況無論是典韋還是許褚帶領士兵進行反衝鋒的能力並不遜色高順多少。而且這兩位的武力遠高於高順,在局部的小戰場的爭奪上起到的作用很有可能反而要比高順強上一些。
第三張不能算王牌的底牌就是呂布。是的,是呂布而不是呂布所率領的騎軍。
因為輕騎兵們所經曆過的戰鬥的數量恐怕還不如西涼騎兵多,而且與從小就在馬背上成長的草原民族相比,農耕民族在騎兵的建設上天生就有劣勢,而經驗的差距又將兩方戰鬥力上的差距無限拉大。小股作戰的時候還能夠依靠將領的武藝抹平某些差距,可是規模一大……